山东霄云煤矿陷落柱突水治理实践

2021-03-25 03:44武程亮滕子军张瑞廷牟海萍
钻探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盖帽导水突水

武程亮,滕子军,张瑞廷,牟海萍

(1.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山东济宁272000;2.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9;3.山东省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山东济宁272000;4.山东省非煤矿山事故防范技术中心,山东 济南250109)

矿井突水是掘进或采矿过程中揭穿导水断裂、陷落柱、富水溶洞、积水老窿,大量地下水突然涌入矿山井巷的现象[1-3],是矿山的主要灾害之一。矿山突水后,综合分析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准确判断突水水源和突水通道,并采取快捷有效的手段根除水患是不二的选择。本文以山东霄云煤矿一次较大突水事故的治理为例,探讨自地面钻井、建造井下混凝土帽、注浆封堵导水通道,从而治理陷落柱导水的方法。

1 基本情况

霄云煤矿2008 年建设,2013 年7 月投产。井田面积23.4251 km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 万t/年。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地质类型均为中等类型,矿井正常涌水量226 m3/h、最大涌水量339 m3/h。

2018 年9 月10 日22 时45 分,1313 采煤工作 面底板渗水,出水量约10 m3/h。后水量逐渐增加至1500 m3/h 左右,峰时突水量达到3673 m3/h,至9 月11 日21 时56 分,矿井中央泵房失守,造成淹井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566.14 万元,无人员伤亡。

突水工作面为1313 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翼,为条带综采面,开采煤层为山西组3 号煤层,工作面标高-595.00~-674.00 m,煤层平均倾角21°,煤厚0.60~5.50 m,平均煤厚3.80 m,工作面走向长度1240.00 m,倾向长度64.00 m。1313 工作面已回采90.00 m,南与1309 工作面之间留有70.00 m 保护煤柱,北与1307 工作面留有4.00 m 保护煤柱(见图1),1307 工作面和1309 工作面均已回采完。

图1 工作面示意Fig.1 Working face sketch

根据1313 工作面附近79-4 钻孔揭露的地层情况,结合井田内其它资料,矿区地层如表1 所示。

工作面水文地质特征:

新生界虽然含水层较多,但新生界中单层厚度>5.00 m 的粘土隔水层占总厚度的76%。同时在新生界底部有厚达十几米的粘土层,回采范围内新生界底部也不具有天窗。3 号煤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性极弱,系统连通性较差。三灰抽水成果反映为弱含水层,且3#煤距三灰42.00 m,之间有数层泥岩,大于安全隔水层厚度。工作面揭露的9 个断层导水性含水性亦较差。工作面与1307 工作面老空区相邻,在1307 倾向上方。1307 老空水积水线在1313 垂直标高5.00 m 下。位于1309 老空区倾斜下方,两者间隔70.00 m 煤柱,满足防水煤柱要求。奥灰含水层是公认的区域性强含水层,区域厚度>460.00 m,井田内3 号煤底到奥灰顶的全段距约202.00 m。工作面内揭露3 条岩浆岩岩脉,受其影响,在采动影响下易形成导水裂隙沟通3#煤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2 突水水源与突水通道判断

1313 工作面无地面钻孔,且两顺槽掘进中已揭露的9 条断层均不导水[4]。

矿井突水后,矿井的奥灰水位长期观测孔水位急剧下降,达到每小时下降1.5 m,累计下降215.0 m,证明矿井突水水源为奥灰水。

通过对突水水质化验的各项指标分析,突水水源为奥灰水。

表1 井田地层情况Table 1 Strata in the well field

通过测量突水的水温,发现稍高于老空渗水的温度,说明为煤层底板以下地层来水。

综上,突水水源可以明确为奥灰水,突水通道为隐伏性未探知的地质构造。

3 钻探与堵水设计

3.1 钻探方案

总体方案:对工作面突水点进行盖帽封堵,对突水通道进行注浆封堵。设计定向钻孔4 个,2 个盖帽孔,2 个突水通道注浆孔。孔型均为定向孔。盖帽孔穿至采空区,通道孔至3 号煤底板下115.00 m。钻孔位置布置见图2。

2 个盖帽钻孔XY-3、XY-4:钻孔钻穿突水点附近上方的采空区顶板,通过向突水点附近的采空区注入石子、砂子、水泥等建造混凝土柱,封堵出水点。同时兼作顶板导水裂隙带、顶板垮落带高度的探测孔。XY-3、XY-4 钻孔结构见表2,设计深度分别是712.63 m 和707.17 m。

图2 4 个钻孔轨迹平面Fig.2 Trajectory plan of the four bore holes

表2 盖帽孔XY-3、XY-4 钻孔结构Table 2 Structure of capping holes XY-3 and XY-4

2 个突水通道注浆孔XY-1、XY-2:施工的目的是钻寻突水通道,发现钻井液漏失量>5.0 m3/h 时,加密观测钻井液的漏失量,当钻井液的漏失量>10.0 m3/h 时,停止钻进,注浆封堵导水通道[5-10]。同时探测3#煤层底板下三灰层位、厚度及下伏岩层层位情况。XY-1 孔的第一靶点位置位于出水点以下垂直距离25.0 m 处,终孔于3#煤底板下115.0 m。XY-2 孔的第一靶点位置为出水点垂直向下的三灰层位,终孔于3#煤底板下115.0 m。XY-1、XY-2 钻孔结构见表3,设计深度分别是827.65 m 和857.76 m。

表3 注浆孔XY-1、XY-2 钻孔结构Table 3 Structure of grouting holes XY-1 and XY-2

3.2 盖帽注浆方法与工艺

3.2.1 盖帽方案

盖帽注浆材料有石子、砂子及水泥,水泥、砂子和石子用量参照常规混凝土,质量比为1∶1∶2.5。

石子:采用米石,粒径5 mm 左右,最大粒径不超过10 mm,石子应选用一次成材的坚硬灰岩,颗粒均匀,呈棱角状。

砂子:应选用干净的中细河砂,含泥量不应超过3%。

水泥:标号为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变质,不过期,水泥浆按水灰比1∶1。

3.2.2 盖帽工艺

3.2.2.1 注骨料

(1)骨料要用筛子筛选,并按要求比例混合均匀。

(2)注骨料时,在孔内下入Ø50 mm 钻杆,钻杆底口必须在所填充层上部0.50 m 左右。采用加料漏斗水冲式下骨料。定期开泵通过钻杆往孔内压水,并不断串动钻具,探测骨料堆积高度,并将骨料排入采空区内。

3.2.2.2 旋喷注浆

采空区填满后,要用比其上孔径小两级的无心钻具下钻进行扫孔旋喷。水泥浆液密度控制在1.70 g/cm3左右。水泥候凝6~8 h 后,扫孔到底,进行第二次旋喷,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孔口返浆为止。

3.2.2.3 扫孔探孔注水

等混凝土凝固48 h 后,扫孔探孔深并做注水试验,当吸水量>20 L/min 时,应重复注骨料和旋喷注浆。

3.2.3 注浆压力

第一次旋喷注浆,不做注浆压力要求;一次或多次注浆后,漏失量明显减小或有明显起压后,注浆终压可逐步提高(每次2.0 MPa),直至设计终压,证实盖帽成功。

盖帽成功后,钻穿帽体,向下钻进,寻找通道,转为封堵通道注浆[11-14]。

3.3 通道钻孔注浆方法与工艺

3.3.1 注浆方法与工艺

封堵突水通道钻孔,采用下行式注浆,逢漏(漏失量>10.0 m3/h)注浆封堵,采取间歇注浆、复扫、复注的方式,达到注浆终止条件为止。凝固24 h后,继续钻进,遇漏重复注浆,直至设计终孔深度为止。

3.3.2 注浆材料

通道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单液浆,水灰比根据实际漏失量选择由2∶1~0.7∶1,对应浆液密度1.29~1.65 g/cm3。应先稀后稠,从水灰比2∶1 开始,注浆泵起压一般不大于1.0 MPa,以无压注浆为宜。

当单个漏失点注入水泥浆量>2000.0 t,且大流量(60.0 m3/h)注浆仍不起压时,调稠水灰比至1∶1。

当单个漏失点注入水泥浆量累计达到3000.0t,且大流量(60.0 m3/h)注浆仍不起压时,添加速凝材料(水玻璃)。

3.3.3 注浆压力

鉴于出水点工作面南侧有采空区,出水点距三灰又较近,推断三灰为间接导水通道,底板遭受破坏,压力过大,易使底板破坏加剧,压力太小,又影响进浆量,综合考虑确定注浆终压为静水压的1.5倍(静止水压约6.5 MPa,设计终压10.5 MPa)。当注浆压力达设计终压且吸浆量<50 L/min 时,终止注浆。

4 堵水效果

4.1 中靶点分布及注浆量

2 个盖帽钻孔XY-3、XY-4 揭露采空区位置与设计偏差分别为0.90 m 和2.50 m。2 个通道注浆钻孔XY-1 号孔揭露煤层落点距离出水点16.68 m 处;XY-2 号因设计躲过采空区,绕过1313 工作面轨道顺槽,揭露煤层点位于采空区外,距出水点约71.15 m 处(见图2)。

根据注浆位置与通道的连通性分析,在巷道底板以上20.00 m 范围内均与采空区连通,该阶段的注浆统计为盖帽孔注浆量(包括通道孔在该范围内的注浆量),4 孔合计盖帽注浆量15319.0 m3;4 个钻孔在通道位置合计注浆量为36394.2 m³(见表4~7)。

表4 XY-1 孔注浆统计Table 4 Grouting data of XY-1

4.2 帽体防隔水能力评价

4.2.1 采空区充填系数

采空区体积(包括周边巷道)计算:在采掘图上用CAD 软件直接读取采空区面积(S=7406.0 m2),再乘以采掘厚度(m=4.0 m)。

考虑1313 采空区为现采采空区,顶板为软岩,随采掘及时垮落,采空区垮落后空隙计算系数取a=0.5,采空区垮落后可充填空隙体积:

由于采空区与两巷连通,注浆沿两巷延伸,两巷各方向充填长度按100.0 m 计算,巷道宽4.0 m,巷道高2 m,体积应为:V2=3200.0 m3。

表5 XY-2 孔注浆统计Table 5 Grouting data of XY-2

表6 XY-3 孔注浆统计表Table 6 Grouting data of XY-3

表7 XY-4 孔注浆统计表Table 7 Grouting data of XY-4

采空区应充填的空间应为:V采=V1+V2=18012.0 m3。

盖 帽 总 注 浆 量:V总=15319.0 m3,采 空 区 充 填系 数 为:b=V总/V采=15319.0÷18012.0×100%=85%。

4.2.2 帽体防隔水能力评价

4.2.2.1 防隔水煤柱尺寸

按《煤矿防治水细则》附录六之二[15]计算该处防隔水煤柱所需宽度:

式中:L——煤柱的留设宽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2~5,本次取最大值5;M——煤层厚度或者采高,1313 工作面煤层采厚4.0 m;p——实际水头值,按工作面标高位置奥灰水头值应为6.5 MPa;Kp——煤的抗拉强度,按经验取值1.0 MPa。

根据以上取值,计算所需防隔水煤柱宽度为44.15 m。

按出水点周围充填效果较好,帽体与停采线前煤层组合成一体,视为防隔水煤柱,宽度按100.0 m考虑,远大于安全防隔水煤柱宽度。

4.2.2.2 帽体抵抗压力分析

XY-1 孔在盖帽段(煤层底板20.0 m 以上)注浆5 次,4 次注浆终压≥9.0 MPa,大于工作面处奥灰水头压力(6.5 MPa),且最大压力12.0 MPa 未击穿盖帽体与煤层组合的防隔水煤柱。多次起压后仍有消耗,推断为起压过程中水柱压力加地面注浆泵压力之和在16.0~19.0 MPa 之间,大于煤层的抗拉强度,在煤层造缝所致,最终漏失量<l.0 L/min。XY-2 孔在盖帽完成后,注浆1 次,终止压力13.5 MPa,加浆柱压力达20 MPa,不漏失。盖帽足够抵抗奥灰水压。

4.3 突水通道隔水能力计算

4.3.1 通道类型分析

本工作面布置在断层保护煤柱之外,附近也没有落差超过5.0 m 以上的断层,因此认为本次突水不是断层引起的突水。

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三灰、八灰、十下灰等灰岩地层富水性较弱,未发现有大的溶洞,裂隙不会存储超过36000.0 m3的水泥浆,推断在钻孔轨迹附近存在大的导水构造。

通道注浆过程中,吸浆量大,注浆时间长,井口产生负压现象,说明通道十分畅通。

综上,认为导水构造是隐伏陷落柱的可能性最大(参见图3)。

图3 陷落柱示意Fig.3 Sketch of the collapse column

4.3.2 通道加固垂直高度

XY-1 号孔终孔于煤层底板以下垂直深度115.35 m,XY-2 号孔终孔于煤层底板以下垂直深度120.09 m,按水泥浆下行30.0 m(岩石裂隙中最小值)计算,两孔加固垂直高度应分别为145.35 m 和150.09 m。

4.3.3 通道内密实程度分析

XY-1 号孔经多次注浆封堵通道后终压达到12.0 MPa,XY-2 号孔经多次注浆封堵通道后,终压达到13.5 MPa,注浆终压时吸浆量均小于设计终止吸浆量。

4.3.4 通道注浆后隔水能力评价

按《煤矿防治水细则》附录五之二[14]突水系数计算公式,计算突水系数:

式中:Ts——突水系数;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实际水头值,取3#煤底板以下145.35 m,对应标高-795.35 m,换算成奥灰水压约为7.95 MPa(奥灰水位标高-13.30 m);M——底板隔水层厚度,取145.35 m。

经计算,突水系数为0.055 MPa/m,小于《煤矿防治水细则》一般不大于0.06 MPa/m 的要求。另外,既有盖帽,又有通道注浆,帽体与通道内的充填物及水泥已连结为一体,足够抵抗奥灰水压。

4.4 副井排水过程对堵水效果的验证

注浆封堵前后奥灰长观孔水位和副井水位的变化见图4。

图4 副井排水过程中奥灰长观孔和副井水位变化趋势(2018 年9 月10 日—12 月18 日)Fig.4 Water level change in the ordovician limestone observation hole and the auxiliary well during dewatering with the auxiliary well

据 图4,2018 年10 月1 日-12 月18 日 奥 灰 水 位值拟合曲线,直观地反映了奥灰水位的上涨趋势,中间未发现受副井井筒排水影响,说明奥灰水与井下空间的导水通道已基本封堵。

2018 年11 月11 日、27 日 和12 月12 日 分 别 化 验了副井抽水水质,通过对比原井下老空水、奥灰水和1313 工作面突水,发现Na+离子有较大幅度上升,Ca2+离子有大幅降低,Mg2+离子有小幅降低,Cl-离子有小幅降低,SO42-离子有小幅降低,HCO3-离子有大幅上升。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认为:奥灰水以高Ca2+、高SO42-、高矿化度和pH 值7~9 为主要特征(石灰岩CaCO3,白云石(CaMg)CO3,石膏CaSO4)。砂岩裂隙水和老空水缺少Ca2+离子来源,水中富含HCO3-离子(平均约15 mol/L)。随着副井排水,HCO3-离子和Ca2+离子结合生成CaCO3沉淀,造成Ca2+浓度急剧下降。由此说明奥灰水的补给已经减小。

5 结论及建议

(1)对突水点周围钻孔资料和断层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否定了钻孔、断层构造导水的可能性。突水事故发生后,通过水位、水温及水质化验分析[15],判断本次突水水源为奥灰水。注浆时吸浆量大、孔口显负压,说明突水通道较大,而且畅通,断定突水通道为隐伏的陷落柱。

(2)4 个钻孔的轨迹和注浆终压、注浆结束时吸浆量均满足设计要求。

(3)副井排水过程证实,奥灰水已有效封堵;治理后的防隔水煤柱满足《煤矿防治水细则》的要求。

(4)恢复生产期间,要加强对封堵区域的水文地质监测工作,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进一步完善矿井的水文观测系统,为矿井的防治水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盖帽导水突水
矿井突水水源的判别方法
榆神府矿区不同导水裂隙发育对地表土壤性质的影响
矿井滞后突水机理探讨
《灌篮高手》手游盖帽高手
综合探测9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
高空机密
基于水管理的前风窗下装饰板系统设计研究
李雅庄矿滞后突水主控因素分析
大相岭隧道高压突水机理与预测分析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