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治疗法在骨科疾患中的应用进展

2021-03-26 04:21于金玲冯其金赵玲娟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川芎红花中药

于金玲,申 琳,冯其金,赵玲娟

中药外治疗法是指通过外用各种中药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于骨科疾患由来已久。因外伤导致的骨伤科疾病范围较局限,外用中药可直达病所,局部可充分吸收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了中医外治法的特色和优势,又可避免内服药物后产生的肝脏首关效应、无胃肠道刺激、简便灵验、依从性良好;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开展[1]。中药外治疗法沿用至今,在使用途径、方式方法、药物剂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如中药熏蒸、浸渍、外敷、穴位敷贴、艾灸、穴位注射等。现将近5年中药外治疗法在骨科疾患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损伤等而导致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症状以疼痛、僵硬为主,中医病机为风寒湿痹、气滞血瘀、气血亏虚[2]。李辉等[3]将魏氏伤科蒸敷方(全当归30 g,川桂枝30 g,川红花30 g,扦扦活30 g,路路通30 g,川芎30 g,五加皮60 g、虎杖根60 g、络石藤60 g)加工粉碎后装入布袋中隔水蒸热,外包毛巾外敷肩部,根据温度更换外包毛巾的层数,或将药物水煮后利用蒸汽熏蒸肩背部,可起到祛风散寒的作用,并在蒸敷后进行导引训练,可明显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胡洪奎[4]运用中药外治法治疗肩周炎,应用生川、生半夏、草乌、桂枝、生黄芪以及细辛等中药煎汤熏洗,具有止痛消炎抗寒冷的作用。

2 膝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骨关节软骨退行性疾病,属中医“痹证”“痿证”范畴;中医病机分型为气滞血瘀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气血虚弱证[5]。安阳等[6]运用除痹汤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药物组成为千年健、路路通、荆芥、防风、红花、花椒、刺五加、倒提壶、伸筋草、当归、白芍、川芎各40 g,煎煮后药汁外洗、热敷膝关节,热浴双足,起到祛邪通脉止痛作用。胡洪奎[4]运用中药外治法治疗膝关节炎时先应用陈氏手法,再用中药(透骨草、黄檗、伸筋草、牛膝、莪术、入骨丹、铁牛入石、川椒、威灵仙、三棱、川草乌、艾叶)外用,对瘀滞性、寒性膝关节骨折有较好的疗效等。康连耕[7]对4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总有效率97.62%,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龚华惠等[8]利用超声经穴透入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现象并降低炎症反应。中药处方:苏木15 g,红花6 g,伸筋草12 g,透骨草12 g。乔登朝等[9]运用中药煎液(药物组成为当归、珍珠透骨草、伸筋草、川芎、五加皮、木瓜、续断、鸡血藤、川牛膝、红花各24 g,艾叶 12 g)熏洗患处、药渣热敷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关节炎32例,显效率为90.06%。袁曙光等[10]对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使用中药骨痛散封包治疗,有效率94.3%。孟君和高建成[11]使用通气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 40 例,通气散组成药物为二郎箭、大黄等7味药,按照特定比例配伍制成中药粉剂,使用时取适量粉剂用开水调制成糊状敷于患处;总有效率为85%。

3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不适,晨起或久坐后站立、行走时疼痛明显,病情反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病机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阻、血瘀证[12]。刘其赞等[13]运用自拟中药方外洗治疗足底筋膜炎,药物组成为川芎、红花、当归、熟地黄、花椒各15 g,威灵仙20 g,独活、延胡索、杜仲、桑寄生各12 g,炮附子、干姜、甘草各10 g药物煎煮后,将患足浸入适宜温度药液中泡20~30 min,并配合足底部牵拉动作,早晚各1次,连续16 d为1个疗程,疗效明显。文燕和张玉琴[14]对30例足底筋膜炎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效果显著,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足跟痛

足跟痛以足跟部急慢性疼痛为主症,多数由慢性疾病导致,以中老年人多发[15]。中医病因病机多因肝肾亏虚、外伤劳损、寒湿入络导致经脉失畅失养作痛。胡洪奎[4]应用中医熏洗法治疗足跟痛症,药物组成为鸡血藤、秦艽、川芎、苏木、五加皮、伸筋草、牛膝、独活、防风、寻骨风、红花、透骨草,总有效率为94%。任殿超[16]在足跟痛患者中采用自拟跟痛消方熏洗联合穴位点揉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5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软组织的慢性损伤,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劳累后加重,运动员及长期劳作者多见。中医学认为其归属于“痹症”范畴[17]。中医病机为肾虚型、寒湿型、湿热型、血瘀型。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局部封闭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药等。中医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中药外治腰肌劳损常用中药熏蒸、中药塌渍、艾灸等,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刘培建等[18]总结1997—2017年中药外用治疗腰肌劳损的相关文献,发现常用中药为威灵仙、草乌、川乌、伸筋草、五加皮、桑枝、独活、透骨草、木瓜、红花、牛膝、川芎、桃仁、没药、乳香、穿山甲、延胡索。林哲辉[19]运用中药熏洗方治疗腰肌劳损,早期可有效减轻腰肌劳损的疼痛,中期随访发现其可以提高腰椎的功能。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多发疾病,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病情呈递进式演变。中医病机分型主要为肝肾亏虚型、血瘀型、寒湿型[20]。马拥军[21]应用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组方如下:当归尾、麻黄、独活、三七、没药、桃仁、川芎、羌活、白芷、透骨草、细辛,置于药袋中加热后, 外敷于腰部,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每天30 min,中药热敷可发挥温通经脉、消瘀散结、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刘秋瑜等[22]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穴位贴敷和中药烫熨配合针刺治疗,穴位贴敷药物为中成药消炎镇痛膏调和舒筋止痛水,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7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头、颈、肩及上肢的疼痛或麻木感,可伴有下肢的行走无力及步态不稳;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23]。颈椎间盘突出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发病率为60%~80%。黎启娇和许彦臣[24]运用颈腰止痹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等,贴敷在大椎穴、夹脊穴为主要穴位,每次贴敷6~8 h,可起到舒筋活络、温经止痛之效。

8 盘源性腰痛

盘源性腰痛是因腰椎间盘内紊乱导致的下腰痛,不伴神经症状,青壮年多年,多有外伤史。椎间盘造影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刘维久等[25]认为盘源性腰痛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湿热痰滞型。华鸿等[26]运用补肾活血方熏蒸治疗盘源性腰痛,药物组成:当归、红花、五加皮、路路通、羌活、桂枝、伸筋草、络石藤,以上药物研末后蒸热,外包毛巾热敷患者腰骶部,每次热敷20~30 min,2/d,1周1个疗程。

9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有骨质疏松病史者,致残率高,西医以手术治疗为主;因老年人基础疾病及并发症较多,不耐受手术者应用中医外治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方面。范济辉等[27]用“徐氏舒筋接骨膏”敷贴于伤椎上, 每隔3~5 d 更换1次,药物组成:生草乌、生川乌、川芎、牛膝、生南星、朱砂、伸筋草、白芨、白蔹、姜黄、人工麝香等。治疗总有效率为95.3%。

10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由于急慢性损伤导致的无菌性炎症,患者在用力抓握提举重物时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要症状[28]。袁爱瑜[29]对79例肱骨外上髁炎在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川乌、草乌,海藻、昆布、当归、红花、桂枝、牛膝,伸筋草、川椒,艾叶、防风、生姜),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4.81%和98.73%。殷京等[30]观察中药泡洗法联合护肘制动治疗40例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1/d,7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有效率为90%。罗斌等[31]观察金黄膏治疗40例肱骨外上髁炎,疗程2周,总有效率为90.00%。

11 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

肢体肿胀疼痛是骨折后的基本表现之一,伤后患处经脉受损,气机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骨折后患处经络损伤,营血离经,阻塞络道,瘀滞于皮肤腠理,“血有形,故病肿”,因而出现肿胀。孙滨等[32]运用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6%。自制中药伤敷愈药物组成:生大黄,当归,生山栀子,骨碎补,马钱子,红花,赤芍子,三七,冰片,樟脑等。研末加工后敷于患者神阙穴上,2/d,每次1 h。周俊桐[33]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及肢体肿胀应用伤科接骨片联合冰消散外敷,疗效确切,可减轻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疼痛、肢体肿胀情况。梁秀娟[34]研究发现,生骨散外敷可缓解早期单纯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孙滨等[32]应用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6%。

12 小结

中药外治法在骨科疾患中有极为良好的应用前景,根据辨证遣方后运用各种外治方法可直接作用于骨伤患处,起效快,改善局部症状明显;使用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可辅助增强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课题组将进一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外用药物剂型的开发上创新研究,发挥中药外治法在骨伤科疾患中的最大优势。目前中药外治疗法缺乏客观化标准,研究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支持;可在未来深入研究有效组方、合理剂量、实用剂型,改进中药外用作用途径,规范局部用药面积及厚度、用药时间、用药疗程、用药频率、药液温度;进一步改良外用药物制剂工艺,增强药物疗效,规范中药外治在骨科疾患中的方案,并普及使用;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疗效,让更多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川芎红花中药
红花榜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红花榜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红花榜
红花榜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