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敏,胡麟烽,杨凌霄,韩瑞亭,聂子怡,任诗航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食品溯源体系是食品产供销全程规制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通过食品溯源系统可快速准确定位到发生问题的环节,第一时间确认责任主体,立即召回出现问题的食品,截断食品安全问题的蔓延。肉质食品是消费者在日常食用中选择最多的品种,而近年来畜牧业安全问题频出,许多缺乏管理体系的畜牧业养殖场无法保证溯源可查性,导致了肉质食品市场的混乱。
我国的畜牧业溯源体系起步较晚,在加入WTO后试点工作才开展,试点也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体系,我国还存在法律条款不完善、各地标准不统一、企业建立溯源体系内动力不足等问题。这造成了溯源体系在市场应用中的乱象,也导致了消费者得到的溯源信息不准确,甚至有些不法商家制造虚假溯源码以此盈利。
根据上述问题,从国内外畜牧业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入手,进行分析对比,总结经验,从制度、管理、技术运用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完善我国畜牧业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早在2006年1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标准,规范了畜禽的养殖标识和可追溯体系,并在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畜禽疫病,提高畜禽卫生监管水平。
我国畜牧业在国内的经济中占有较高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政府管理的不断加强,无论是畜牧业饲养的数量,还是流通在市场的产品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国家针对畜牧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不断增多,畜牧业良性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给消费者呈现出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因为利益因素的影响,部分养殖户所采取的养殖与饲养方式并不规范合理,导致在市场流通的产品中畜牧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在所有流通场所提供的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②入世之后,农产品、畜牧产品作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优势产品,增加了产品的出口量。但传统养殖无法满足出口的条件,因标准化过低,得不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与出口竞争力。③国内尚未健全完善的溯源体系制度,无法做到双向追溯,难以做到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切断源头。
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规范化、现代化的畜牧业溯源管理系统,精准把握、科学决策,做到疾病问题及时处理、重大疫情快速反馈,提高消费者的信心的同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较于国内溯源体系的起步晚,国外对于溯源体系的建设开始得更早。最早引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是欧盟,而欧盟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制度也较为完善。2000年欧盟发表的《食品安全白皮书》明确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责任、监管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流通在市面上的食品可追溯,一方面是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则是保护了当地食品产业的安全发展。除此之外,欧盟也成立了欧洲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即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和食品与兽医办公室,保障了溯源体系的有效运行。
美国的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监管体系在2011年就已经相对完善,美国的溯源体系是从家畜追溯体系开始的,在2003年之后美国对牛羊等家畜都要求带上耳标。为了更好地保障溯源制度的实施,对供应链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制定责任追究法规,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的角度,美国不断地通过立法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提高了政府对于违反溯源制度的经营者的执法力度。
澳洲作为畜牧业出口大国,在畜牧业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拥有一定的技术。在牛肉的追踪系统中涵盖了从饲养者到最终消费者的全部范围,无论是农场经营还是冷链配送,都要通过信息采集,进行清楚地记载、划分、存档。在屠宰场方面,牛必须带有耳标,一旦丢失则不能进行屠宰,而屠宰之后需进行耳标的识读,完成信息的采样最终才能流入市场。严苛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制度使得澳洲的牛产品以全优的出口标准在国际市场上流通,消费者在购买后可通过条码信息对牛肉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相对成熟,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比较完善,体系较为科学、全面。
目前国内外实施的2种监管模式:一是专门成立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进行监管;二是通过多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分段分类的监督。
我国2015年才将食品溯源制度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溯源体系建设中缺乏完善的体系,以至于消费者对溯源系统不了解,企业对溯源系统没有落实到位。
作为畜牧业的经营企业,应从自身角度明确权责,通过加强个体标识等多个方面对食品安全进行加强。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可以引入HACCP和GMP等管理体系完善畜牧业管理溯源体系,促进我国畜牧业的系统建设,增加消费者对畜牧业信息的了解,促进畜牧产业的稳定发展。
目前国内对于食品监管的部门较多,权责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划。因此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会有推诿扯皮的现象。应该通过制定食品安全的管理方针、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和食品安全监管等条例完善监管体系。
从管理部门的角度,应该做到综合协调,负责食品安全企业的风险评估,因地制宜打造符合该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规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从立法部门的角度,应该公开征集修改意见,进行法文条例的修订,加强溯源体系的监管力度。从执行部门的角度,落实溯源体系的每一步,更高效地完成管理体系的搭建。
国内对于畜牧业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推行尚未开展,就目前而言,我国畜牧业大省主要是在扶植龙头企业,发展养殖的规模化。为了畜牧业能更好地发展,在国际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经营上实行一体化模式。
虽然目前一体化模式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企业集团是畜牧业一体化经营的常用模式。
针对国内畜牧业一体化模式经营程度较低的现状,首先可以从源头统一供雏、统一供应饲料,其次针对经营型的畜牧产业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优势,统一外销。同时为了实现规范化的畜牧业发展,政府可以牵头,组织区域规模畜牧企业成立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内成员的优势,一同发展,互惠互利。
条形码、二维码、RFID是目前信息溯源的3种实现形式。通过在产品的包装上添加此类识别标识,将产品的基本信息,如批次、生产过程、物流运输等自动采集数据到系统。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标识溯源码在互联网大数据中查询到数据信息,真正实现“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二维码技术的运用将会实现双向追溯功能。
目前,消费者在此项技术的使用率上并不高,一方面源于消费者扫码流程操作复杂,另一方面源于对溯源技术的信任程度不高。国内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化等管理尚未健全,大多数现有的溯源企业都各自为政,缺乏具有公信力的部门参与其中。数据化管理由企业自身本身运作,数据的真实性和保障性都难以支撑,容易遭到黑客攻击,损坏丢失或者被篡改,从而失去透明性和可信度。
在互联网时代,溯源信息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各级政府应主持搭建溯源信息平台化建设,牵头完善二维码技术的运用,实现溯源数据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实时监测,公开透明。从源头溯源开始,把握溯源过程,对信息实现可视化跟踪,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二维码技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是最具效率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将其运用到溯源信息现代化中,可以大大提升监管工作的效率,也可以舒缓消费者对于流通在市场上食品的安全焦虑。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设愈加重要,应建立靠谱、公开化的食品溯源体系,实现食品从生产到零售全程的有效监管。
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可有效降低在食品安全监控环节的成本,是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应该通过相关法规法案的实施,在提高生产技术的同时,结合自身需要,打造一个透明化、公开化的溯源体系,并面向消费者广泛宣传。保障我国的畜牧产业链与国际水平结合,达到规模化、系统化、科学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