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新春第一会”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1-03-26 14:37向煜
现代苏州 2021年4期
关键词:园区改革

向煜

牛年开工第一周,苏州工业园区就铆足了干劲,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加速犇腾。

园区2021年工作动员会之所以被称为“新春第一会”,不仅因为时序上是牛年春节后园区的第一次高规格会议,更因为从性质上这次会议是一次“大部署会”“工作起头会”,怎么开、议什么,部署什么事……往往是一年发展的“风向标”,意义非同寻常。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在“新春第一会”上强调,新的一年园区将接续奋斗,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提升科创策源、开放窗口、专业服务、时尚消费、文化交流、城市样本六大功能,全面落实132项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全力冲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六连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勇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时代先锋。

乘势而上、奋力奔跑

跑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加速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1年,园区将全力抓好姑苏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生物大分子药物技术创新中心、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等四个重大平台建设,打造“硬科技”集聚地,旨在牢牢把握创新核心地位,全面提升汇聚国际创新资源要素能力、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能力,聚焦科创策源功能跃升。

在汇聚人才方面,园区将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进一步完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引入一批海内外科学家、前沿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团队,全年力争新增高层次人才15000名,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的园区示范。

在创新企业集群培育方面,园区将进一步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集群,形成一流创新企业矩阵,力争新增科技创新项目1200个,高企认定超800家,新增瞪羚企业100家、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20家、上市企业10家以上。

对标一流、敢试敢闯闯出建设世界一流自贸试验区的新天地

江苏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增强苏州工业园区、江苏自贸区等重大平台制度创新策源功能和创新要素集聚功能。

在动员大会上,吴庆文表示,园区将对标RCEP、CAI等国际经贸规则,高水平推进苏州自贸片区建设,自加压力,推进实施“56+N”的100项改革创新任务清单,打好制度创新纵深战,加快从资源要素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

同时,持续擦亮中新合作的金字招牌,推动共建“国际化走廊”,启动中新生物技术创新岛建设,深化跨境投资、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将苏州自贸片区打造成为中新合作的新平台。

并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市域统筹发展,聚焦自贸区联动、科创协同、产业链共建,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一年園区将继续对标最高标准,推出新一轮营商环境提升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一网通办”等平台功能,推动“拿地即开工”常态化,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发挥自贸区优势,像抓制造业转型一样抓好服务业开放,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GDP比重超35%。”吴庆文强调。

精准发力、创新实干 干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高质量

高水平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2021年,园区将拓展全球招商网络,抓牢项目“牛鼻子”,坚持精准招商、专业招商、理性招商,加快引进一批基地型、研发型、总部型的高精尖新动能项目,力争新增外资项目超250个,争创全省首批国际总部经济集聚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向更高端攀升。

“继续实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攻坚行动,加快培育地标型企业,力争全年产值总规模超3100亿元,实施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打通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不断提升苏州生物医药在全球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同时,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向,加强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伙伴计划”,推动300家以上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与改造,新增100个智能工厂试点示范,为苏州建设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多作贡献。

矢志攻坚、锐意改革 改出 “三区融合”发展的新机制

面对开发区、行政区、自贸区“三区融合”改革的难点、堵点,园区坚定目标,有力有序推进,成功开展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推出“1+7”一揽子制度设计,完成了机构改革、招商体制改革,完善综合绩效考核,有效地激发了活力动力。

吴庆文强调,新征程上,园区要坚定不移下好“改革棋”,实施更多创造性、引领性改革。

“宁当不完美的改革家,不当没出息的守摊人,”他表示,园区将坚持把激发改革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强化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全员聘任制、职员制等改革,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改革活力竞相迸发,改革效能最大释放。

精益求精、共治共建 建出高品质宜居城市的新样板

“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人的需求、人的尺度定义城市,建出高品质宜居城市的新样板。”吴庆文指出,新的一年园区将着力提升智慧城市一网统管水平,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打造韧性园区、美丽园区、文化园区、幸福园区、平安园区,展现现代化城市的最美功能形态。

此外,启动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阿里文娱等一批文化项目建设,深化苏交、苏芭文艺院团体制机制改革,大力促进商旅文融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时尚消费品牌,确保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全市领先。

在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方面,2021年园区将启动建设独墅湖医院二期等一批重点教育卫生项目,实施动迁社区、老旧小区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深化中新社会治理合作试点,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园区改革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越夜越精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中国文化园区发展指数分类排名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