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圣﹒桑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2021-03-27 22:34黄薇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狂欢节乐曲旋律

【文章摘要】《动物狂欢节》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天才之作,这部作品倾入了作曲家特有的机智、幽默与讽刺的性格。整部作品用自由奔放的情调作成,非但不庸俗还保持着高雅的情趣。本文从作品的标题美、内容美、风格美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以求从美学角度对这部作品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圣﹒桑   《动物狂欢节》  美学思想

作者简介:黄薇佳,女,(1982-)湖南溆浦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特殊音乐教育

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研究两个领域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19世纪以前的欧洲,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领域中进行的,从19 世纪开始人们将对音乐美学探讨的重心转移至音乐领域,这一时期音乐家们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从奴仆的地位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艺术家,欧洲以舒伯特、肖邦、柏辽兹、李斯特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极大的拓展和丰富了创作类型和表现形式,最引人瞩目的是大量标题音乐的诞生,欧洲音乐美学研究就此有了关于标题音乐及其审美功能的讨论。

法国作曲家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是标题音乐的开创者,而后匈牙利人弗朗茨﹒李斯特的交响诗则将标题音乐这一形式发展到极致,他们二人的创作直接影响了理查﹒施特劳斯和马勒,19世纪涌现了大量的标题音乐作品,这其中《动物狂欢节》是不可忽视的的力作之一。

夏尔﹒卡米尔﹒圣﹒桑(以下简称圣﹒桑)于1886年创作的《动物狂欢节》是一部管弦乐组曲,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而闻名于世,从他的这部作品中人们得以一窥标题音乐的艺术美与哲理美高度融合的风范,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美的享受,下面就这部作品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展开讨论。

一、感性而理性升华的标题之美

圣﹒桑的这部《动物狂欢节》是他1886年在奥地利做巡回演出时,途径奥国的一个小镇,受朋友所托为小镇的音乐狂欢节所作,小镇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给了他创作灵感,因此创作出了这部杰作。《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园大幻想曲》,是一部管弦乐组曲,由14首乐曲组成组成,这14首乐曲各自有一个小标题,分别是《序奏及狮王的行进》、《母鸡和公鸡》、《野驴》、《乌龟》、《大象》、《袋鼠》、《水族馆》、《长耳人》、《林中杜鹃》、《鸟舍》、《钢琴家》、《化石》、《天鹅》、《终曲》。单从标题来看每一首都像童话绘本的名字,充满了童真和趣味,引人入胜。

这14首乐曲风格各异,通俗却不庸俗,堪称高雅,精心构思的旋律让人会心一笑。如果仅仅从标题本身的角度去理解作曲家的创作则有可能低估了圣﹒桑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听完整部作品会发现这些标题绝不仅仅起到“标题”的作用,圣﹒桑在作品中不仅描摹了动物形象,在巧妙运用各种乐器的声音、音色等象征性来表现各种动物主题的同时,还暗含了幽默与讽刺,譬如第三首作品《野驴》,这首作品用两架钢琴快速流动的音阶和琶音来表现一些快脚动物的奔跑,这个快脚的动物特指中亚细亚草原的野驴,它的奔跑速度飞快,有趣的是这些乐句几乎自始自终没有变换过力度和节奏,其实讽刺了那个时代光靠手指技巧就能成为钢琴家的观念,野驴所代表的刻板印象与被讽刺者的形象不谋而合,这种绝妙构思让人不禁一遍遍回味和陶醉,使人对标题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美的高度。

二、简单而不单调的内容之美

因为这部作品借用了很多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主题,同时又暗含大量讽刺之意,因此,在圣﹒桑生前,除了第十三曲《天鹅》之外,都禁止公开演奏与出版,一直到圣桑去世之后的1922年2月25日,才在巴黎音乐会上首次公开演奏。这部作品一经演出旋即成名,西方音乐界给与了圣﹒桑极高的评价,评价到:“如果说海顿是一块坚实的奠基石,那么莫扎特就是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而圣桑则是一块光滑而朴实的鹅卵石。”[ ]。圣﹒桑笔下的这部管弦乐自带某种活力,其音乐中的逻辑井然顺序,精练明晰的梗概,纯而不杂的专业风格,都在美学上达到了自成一家的境界。他的音乐根植于古典传统,不论是否区别于正统形式,总能够万变不离其中[ ]。在當时的法国作曲家中,圣﹒桑的音乐最为纯净,全然屏弃法郎克及其乐派甘美甜腻的弊端。有人评价他的作品内涵不是十分深刻,但是它们至少一扫当时陈腐和品位低级的通病,时间是衡量艺术作品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圣﹒桑的作品虽然在当时被批评的“体无完肤”,但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的作品在海顿、莫扎特之外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 ]。

以他的《动物狂欢节》来说,作品中大量采用被认为最不足取的单纯音响模仿手法,这种单一却不单调的手法其实富于美感。如第7首作品《水族馆》,两架钢琴奏出节拍交错的反向琶音进行,仿佛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水面、千姿百态的鱼群在悠游,在这一成不变的节奏上,长笛和小提琴演奏着同样纯净的旋律,钢琴以晚半拍的方式复奏主题旋律以及近结束时出现的多次滑奏,则有如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的光点,水族馆的晶莹剔透之感扑面而来,真实动人的情境描摹犹如身临其境。

三、多元形式构筑的浪漫之美

圣﹒桑在《动物狂欢节》中用了一种漫画式的笔调,运用了九件乐器(钢琴两架、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一把、单簧管一把、长笛一支、木琴一架)的音色来模拟和描绘出十几种动物的形象[ ],如狮王、母鸡与公鸡等,各色动物在音乐交织中一一出场,除了对于乐器音色的充分挖掘之外,还熟练运用了旋律、节奏、节拍以及和声等多种音乐要素模仿、刻画和加深音乐形象,使人印象深刻。在《乌龟》这一乐曲中用低音弦乐器描摹出乌龟爬行的姿态,第一钢琴以八分三连音用很弱的力度伴奏,弦乐五部从第三小节开始以极弱的力度缓缓的(庄严的行板)齐奏出乌龟的主题,生动的表现了乌龟迈着缓慢的步伐前行形象特征。

第13首乐曲《天鹅》被视为圣﹒桑的代表作,艺术成就最高。这首以大提琴为主奏乐器的乐曲静谧而优美,宛如游丝的旋律柔美动听,沁人心脾之至。这首作品如此感人至深原因之一就是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注意色彩、富于想象力。在这首乐曲的旋律和织体写作中,作曲家在主题旋律中使用了“动感”型旋律,乐曲中钢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面上泛起的涟漪,大提琴优美迷人的音色,展示出天鹅高贵优雅的姿态,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其上的情景。全曲由伴奏钢琴水波荡漾般的前奏缓缓开始,大提琴以“四六拍子”的节奏奏出如歌的旋律,衬托着天鹅在湖面上自由游荡的意境,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情调极为优美。钢琴伴奏的节奏与音型自始至终保持一致,贯穿全曲,充满了“动感”,与大提琴的旋律相互映照,非常协调[ ]。

纵观整部《动物狂欢节》圣﹒桑用大胆而考究的各种音乐语言实现了自己对于音乐美的想象,用众多形式表现出了浪漫主义音乐之美,将个性色彩、追求理想、情感宣泄的浪漫情怀推向高峰,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佳作。

结语:

通过对《动物狂欢节》美学思想的分析和研究,让人从中感受到了圣﹒桑作品的新颖,是不会轻易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遗忘的。圣﹒桑的创作风格端庄典雅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各个层次的音乐美的体现,由感性声音到感性形象,直至到达那个由人为感性形象所引发的具有自我证实价值的理想国度,层层深入,令人不禁赞叹。

参考文献

[1] 杜从瑞,罗 静.浅析圣·桑作品《动物狂欢节》中的乐器演奏[J].出国与就业,2011:8

[2] 强旎.温柔圣·桑[J].中文自修,2006:31

[3] 熊欣.一场童心未泯的狂欢——圣·桑《动物狂欢节》的音乐艺术美[J].艺术教育,2013:6

[4] 艾杏珍.浅析各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 ——以《动物狂欢节》为例[J].大众文艺,2013:8

[5] 丁相杰.圣·桑《天鹅》旋律中的浪漫主义色彩[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狂欢节乐曲旋律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蔬菜狂欢节
给你的信
7月,盛夏的旋律
巴西
悲伤的乐曲
大地的旋律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动物狂欢节
葡萄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