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医家饮食养生思想探析

2021-03-27 02:46徐海贝薛晓王河宝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术期刊社南昌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南昌0004
江西中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旴江医家脾胃

★ 徐海贝 薛晓 王河宝(.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术期刊社 南昌 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南昌 0004)

旴江医学医药相融,诞生于“山川融结,舟车云集,控带闽粤,襟领江湖”的江西旴江流域,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医学著作丰硕,且因其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和水陆交通之便,孕育了全国十三大药帮之二的“樟树帮”“建昌帮”。“旴江医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中医学、本草学、脉学及临床各科,如龚居中之《红炉点雪》《福寿丹书》、龚廷贤之《寿世保元》《万病回春》、危亦林之《世医得效方》、陈自明之《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万全之《万氏儿科》《养生四要》、喻嘉言之《医门法律》《尚论后篇》等等,诸多旴江医家著述中都散落着具有“旴江医学”特色的饮食养生思想文化及方法。笔者对散记在旴江医籍中有关饮食养生的思想及方式、方法加以归纳整理,总结其要,分述如下。

1 饮食之宜

1.1 五味宜和 饮食五味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五脏各有所喜、五味各有所归,五味调和,则脏腑功能正常,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由此说明饮食五味调和有益于筋、脉、肉、皮、骨五体功能的正常运行,维持人体健康长寿。旴江医家传承《黄帝内经》“谨和五味”的饮食养生思想,认为五味宜和不宜偏,否则伤及脏腑,有损寿命。如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曰:“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则伤脾……此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1]326。明代龚居中亦认为五味与五脏的生理关系密切,偏嗜五味则伤脏,各随其本,强调“酸多伤脾……凡伤久即损寿”[2]8。旴江医家对小儿饮食也极为重视,明代万全在《幼科发挥》中告诫:“假如好食酸则肝病……好食咸则肾病”[3]2。建议无论是小儿还是成人,在选择食物时,都应做到合理搭配,五味调和,如此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

1.2 食宜清淡 饮食养生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清淡。食之清淡,脾胃安和,气血调畅;厚味炙煿,则躁扰脾胃,气血难安。喻昌指出:“一切食物,惟味薄质轻者,胃中始爱而受之”“食物诸无所忌,但能稍远肥甘。白饭、香蔬、苦茗,种种清胜尤妙”[4]392。从现代营养学方面来看,果蔬中不仅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还具有降脂、润肠、通便等养生保健作用。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茹淡论》中提出:“天之所赋者,若谷菽菜果,皆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此《内经》所谓味也。人之所为者,皆烹饪调和偏厚之味,有致病发疾之毒”[5]27-28。认为无论是天地自然之物还是出于人为,饮食皆宜清淡而冲和。淡食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促进气血阴液的生成和输布,还可补养五脏。辛香、咸辣、味厚之品虽然能满足人们的口舌之欲,但辛辣滋腻之品亦会增加胃黏膜的刺激,从而引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产生。从旴江诸多医籍中发现众多医家多主张饮食少油盐、多清淡,以利于顾护中焦脾胃,延年益寿。

1.3 食宜静心不语 饮食当静心,即指饮食时宜静而专致,不可分心,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尤其要避免七情五志太过等不良情绪的影响。龚居中强调饮食之时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去除一切忧愁和烦恼,才能使食欲增加,食物更易消化。如他所言:“人之当食,须去烦恼。”[2]6如果长期处于惊恐愤怒的状态下进食,可能会导致神魂不安,夜晚噩梦连连,所以他告诫道:“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梦邪怪”[2]6。儒家亦重视食中宜静心不语,如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言:“食不语,寝不言。”进食时高谈阔论,不仅不利于脾胃运化,还易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咳嗽,甚者引起胸背疼痛。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亦言:“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1]327食中多语还会导致胸背痛等疾患。旴江医家认为饮食过程中应养成食而不语、专心进食的良好饮食习惯,这亦是旴江医家专于行医治学及为人处世过程中的人生准则。

1.4 食宜细嚼慢咽 除了饮食应静心不语外,旴江医家还提倡缓慢进食。龚居中在《福寿丹书》中指出:“食当热嚼,使米脂入腹。”[2]6食物不仅要在加热后食用,在食用的过程中也应细嚼慢咽。诸多养生家亦强调食物应该充分咀嚼,还规定每一口食物应咀嚼36次后再下咽,认为这样一来不仅减轻脾胃的负担,还有利于营养的吸收。龚廷贤为预防进食过快导致的严重后果的发生,提出:“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恐血气失常,卒然不救也”[6]138。告诫人们当处于大饥大渴之时,更应注意饮食的快慢。若进食太快,在没有充分咀嚼的情况下吞咽,一方面降低了口腔唾液淀粉酶对食物的分解作用,另一方面一旦食物过大卡在咽部最狭窄处,就可能造成急性梗阻。危亦林推崇并继承孙思邈饮食养生思想,并称:“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每学淡食,但当熟嚼”[1]327。可以看出,旴江医家对饮食宜细嚼慢咽十分重视,多次告诫后世遵从而行之。

1.5 食宜有节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物是人类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满足了生命活动的需要。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饮食同样如此。饮食有节可以养生,而饮食失节同样是导致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旴江医家对此有许多深刻的见解。喻嘉言曾言:“乃纵肆辈日饮食于天地之阳和,而不禁其暴戾恣睢之习,此其心先与凶恶为伍,凡八风之邪,四时之毒,咸得中之。”[4]115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愈来愈优越,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在饮食方面,人们多追求山珍海味而不顾身体健康,肆意捕食野生动物,尤其是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就与捕食野生动物有着极大的关系。徐文弼于《寿世传真》中认为,在面对疾病时,人们应该首先考虑是否由饮食不当所造成的,他强调:“盖病之生也……及病之成也,第归咎于外感六气、内伤七情,鲜有悔悟于平日口腹之贪餐者”[7]33。即所谓“病从口入”,任何事物都不可太过或不及,否则会“物极必反”,最终伤及脏腑。龚信在《古今医鉴》中曰:“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8]474这不仅是龚信对饮食养生的精辟见解,亦是旴江医家饮食养生思想的高度概括。

2 饮食之忌

2.1 忌过饥过饱 饮食当忌过饥过饱。顾护脾胃、培补中焦是旴江医家饮食养生思想的共识。危亦林言:“凡饱则伤肺,饥则伤气。”[1]327万全在《幼科发挥》中也强调:“食多则饱,饱伤胃;食少则饥,饥伤脾。”[3]89另一位旴江养生大家龚居中在其养生专著《福寿丹书》中亦言:“太饿伤脾,太饱伤气。”[2]8无论过饥、过饱均会导致脏腑损伤,尤其是对肺、脾、胃伤害最大。由于饮食过多,超出了脾胃的运化能力,会损害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胃脘过于饱胀,胃气不能通降反上逆而伤及肺,引起肺的宣降失常产生疾病。对于饱食引起的其他危害,龚廷贤指出:“食厥者,过于饮食”[6]67,认为过度饮食,不仅会导致昏厥的危险,且长期饱食会导致食积过久,胃肠筋脉松懈不收,结滞不散,形成痔疮。危亦林不仅提出过度饮食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他还告诫人们正确饮食养生的做法:“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1]327。旴江医家对饮食过饥过饱的全面认识,今日仍然对日常饮食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2.2 忌食后即卧 龚廷贤认为饭后不应该立即卧下,否则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久而久之折损寿命。他在《寿世保元》中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久即损寿。”[6]138并指出食后即卧,易患“肺气、头风、中痞”等疾患。危亦林也指出:“饱食即卧,乃生百病……饱食仰卧,成气痞,作头昏”[1]327。不仅如此,现代医学亦表明食后便卧,会减弱胃肠功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若摄入过多的能量,则会引起脂肪肝、肥胖等问题。而且食物在胃中停留,导致大脑兴奋性增加,让人似睡非睡,会降低睡眠质量[9]201-203。

2.3 忌夜半进食 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养成了半夜吃夜宵的习惯,虽然夜宵可满足口腹之欲,减缓饥饿感,但是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不欲夜食,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脾乃不磨,食之即不易消,不消即损胃,损胃即翻……感之令人四肢不遂”[6]138。脾主运化,入夜后非脾所主,会导致饮食不消化,损伤脾胃功能,而脾又主四肢,最终可能造成四肢不利。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亦提及:“人不得夜食。又云:夜勿过醉饱,食勿精思,为劳苦事,有损余。虚损人,常须忌。”[1]327现代研究指出夜食可能会造成以下几种不良影响:一是会增加肠胃蠕动,从而引发急性肠胃疾患;二是易导致肥胖,夜晚人体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易造成脂肪堆积;三是易引起胆固醇增加,半夜食用大量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使得体内血脂含量升高;四是失眠,《内经》有“胃不和,卧不安”[10]644-645。

3 饮食之禁

3.1 食物之禁 所谓“是药三分毒”,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一样,处理或者食用不当,易引起身体中毒现状发生,况且有些食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或是和其他食物同食而产生毒性。旴江医家对此亦极为重视。龚居中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指出:“夫善养老者……非其食勿食。所谓猪豚、鸡、鱼、蒜……大酢大咸也。”此外,还告诫人们:“有谓鸡毒在心,宜食肝而去心者,知道者,常行之,固日用要事也”“勿食一切脑,太损人”[2]7。李梴《医学入门·食治门》中提到:“鸡子,多食动心气……又不可合獭肉、蒜、李同食。”[5]238鸡肉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鸡心、鸡子在食用时须小心谨慎,防止中毒。无病之人食用有毒之品会伤及人体,有病之人则更需注意饮食禁忌,否则易引发其他疾病,有损性命。陈自明在《外科精要·饮食居处戒忌第三十七》篇中云:“凡有疽疾人,不可食羊肉、鸡肉、牛肉、鹅肉、鱼面、煎炒炙爆及法酒,食之必发热。”[11]27鸡、鹅、鱼、肉虽然美味,但食用时应避开有毒之物,了解疾病与饮食禁忌,才能更好的保持身体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

3.2 服药之禁 药有四性五味、所谓“升降浮沉、辛苦酸甘咸”,又药有归经及十八反、十九畏,服药当遵守药物性味归经,依据病患而辨证施治,处方用药。旴江医家特别强调:“桂枝汤……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恶臭等物”[4]20“消瘿汤……忌甘草、虾、鱼、猪肉、五辛、诸毒等物”[6]457。在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有大量篇幅记载:“服药禁忌:有术,勿食桃……天门冬,勿食鲤鱼。服药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杂生菜”[5]131。旴江医家认为,为促使病患更快的恢复健康,确保药物拥有更好的疗效,遵守服药禁忌是非常必要的。

3.3 妊娠之禁 胎儿的生长发育直接与妇女孕期的饮食生活习惯相关。因此,旴江医家除了对老人、幼儿的饮食宜忌重视外,也非常注重妇女妊娠期间的饮食禁忌。《寿世保元》按月份对妇女妊娠期饮食禁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妊娠一月……毋食腥辛之物。妊娠二月……毋食腥辛之物”[6]500-502。李梴亦在《医学入门》中告诫说:“妊娠禁服:无斑水蛭及虫……地胆茅根都不中”[5]131。尽可能避免不良因素尤其是药食方面对妇女肠胃及胎儿的刺激干扰,有利于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这是妊娠期饮食养生的首要任务。

4 饮食卫生

4.1 暖食熟食 自火被人类掌握运用以来,人类就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用火将食物烹饪处理、食用暖食熟食就逐渐成为了人类的饮食习惯,人类的文明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也因之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饮食养生文化也极大提高。因为脾主运化,得温始运,温食暖食有助脾气、脾阳之运化,使得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旴江医家龚廷贤就指出:“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6]138。强调四季无论温寒,食物都应暖食。但当今社会,人们在夏季多喜欢寒凉之品,认为可清热解暑,而过食寒凉往往直接伤脾,尤其对于脾胃本虚的老年人,过食生冷,易损伤脾阳,招致腹痛、泄泻等病症。四季温食暖食,喻昌也持赞成态度,如他在《尚论后篇》中曰:“然形寒饮冷,尤为伤肺,虽夏月之乘凉亦不可过,况入秋已深,尚啖生冷,冒风露而无忌,宁不致肺之病耶”[4]116。饮食过冷会导致脏器损伤,过热同样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孙思邈亦提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的观点,并且他还主张“热无灼唇,冷无冰齿”的正确饮食方式,以供后世借鉴参考。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曰:“其有过食瓜果,好饮悔浆冷水,吞泉噙水,及爱食凉汤生蔬,此伤暑于肠胃,或为霍乱等症,遗于秋病发,曰痢疾、脾寒等症”[6]118。大量食用瓜果、生食蔬菜,虽然能够有效的补充维生素,但容易伤及肠胃,引起脾胃虚寒、霍乱、痢疾等病症。危亦林认为无论进食什么食物都应熟食,尤其是肉类,否则会损伤脾胃。他在《世医得效方》中的“道林养性”篇说道:“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每学淡食,但当熟嚼”“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惟须煮烂,停冷食之”[1]。这与现代注意饮食卫生观点相符,在处理肉类食品时煮熟、煮烂不仅使食物变得更加美味,更重要的是对食物进行消毒杀菌,有效的防止疾病发生。

4.2 食后漱口 旴江医家尤为注重口腔健康。如龚居中在《福寿丹书》中谈道:“每食讫,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2]6饭后漱口不仅可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对预防口臭、牙周病均有一定的作用。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细菌在饭后漱口时是最容易清除掉的。而对于如何保护牙齿健康,危亦林提出:“热食讫,令冷酐浆漱口者,令人口气常臭,作匿齿病”[1]327。他指出用冷酐浆来漱口,会导致口臭等口腔疾病的发生。古代人们常用盐水和茶水来漱口,两者相比之下茶水效果更佳,而现代,人们要养成饭后刷牙漱口的良好饭后口腔卫生习惯,有利于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保护牙齿健康。

4.3 食后摩腹 除了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旴江各代医家还提倡食后按摩。饭后用手按摩腹部一百遍,可“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然后所修为真快也”[1]327。龚廷贤亦认为:“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谓之消化”[6]138。脾胃居中,按摩腹部具有健脾和胃、顺气消积的作用,此外,腹部为阴,是足三阴、阳明胃经所过之处,按摩腹部还有利于梳理经络、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如龚居中《福寿丹书》中所言:“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流通。”[2]9

4.4 食后散步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步行既可以防止气血凝滞,又有助于食物消化,提高睡眠质量。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曰:“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食讫当行步踌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动然也”“食后……次且缓行数百步,谓之消化”[6]138。危亦林亦言:“食毕当行步踌躇,计使中数里来……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然后所修为真快也”[1]327。这些都是旴江医家对食后散步益处的详细论述。饭后散步虽好,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可急行。《福寿丹书》中记载:“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食饱不得急行”[2]9;二是不做剧烈运动。龚廷贤认为:“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恐气满而激,致伤脏腑。”[6]138由于在进食后,大部分血液会进入消化道中,此时过度运动,骨骼肌中的血液含量增加而消化道中血液减少,易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而伤及脏腑;三是要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尤其是老年人及病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体质较弱,每日步行量力而行,以身上微微汗出为宜。

5 结语

旴江医家的饮食养生思想丰富而完备、方式方法多样,独具特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旴江医家的饮食养生思想不仅继承和吸收了《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历代先贤本草学及中医临床的思想理论,且结合旴江流域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融汇“旴江医学”历代医家的饮食养生思想,留下了大量经典著作,总结出了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饮食养生经验。近年来对于“旴江医学”饮食养生思想进行系统性的挖掘整理工作开展较少,饮食养生思想内容未成体系。但“兵尚拙速,不归工迟”,不断深入挖掘和探索历代旴江医家饮食养生思想,不仅可为今后以中医思想为指导的饮食养生理论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而且将直接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其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旴江医家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赣鄱中医文化之旴江医学电子资源的应用研究*
基于旴江医学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调查研究※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旴江名医喻嘉言对肿瘤相关病的认识贡献分析
旴江名医龚廷贤肿瘤辨证论治学术思想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