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为用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络病属性三期辨治

2021-03-27 14:02刘薇薇赵潇湘刘宇琦
吉林中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肺络络病络脉

刘薇薇,赵潇湘,屈 永,刘宇琦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2.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1617)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in Chilre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病程持续大于4 周,占儿童慢性咳嗽的41.85%[1]。临床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发病过程中无明显气促、喘息、气短等症状和体征。中医学中并无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对应病名,众医家据其症状和发病特点,将其归属于“久咳”“风咳”“痉咳”等范畴[2]。经长期临床实践,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整个发病过程与络病密切相关,遵叶天士“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在治疗中始终贯穿畅络、通络、和络的治疗法则,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1 肺络绌急的理论内涵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钱乙在《小儿药证直绝·变蒸》云:“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3]。清代吴鞠通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为长者也”[4],易受外邪侵袭,正如叶天士所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且“温邪多从口鼻入”“吸入温邪,鼻通肺络”[4],指出外邪通过口鼻直袭肺络的特点,并以络为传变途径。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分布于肺内为肺络,肺络包括肺之气络和肺之血络,与气道协作,共同完成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主治节等生理功能。病邪袭于肺络,可侵犯阳络,亦可侵犯脏腑阴络,亦可传入经脉的浅层次传变,亦可直中阴络,而致肺络绌急,挛缩,壅塞不通,畅通不利,气病及血,血病及气,相互影响,虚实夹杂,而难以速愈,形成络脉为病易入难出,易瘀易滞,易积成形等特点[5]。

2 以肺络绌急为基本病机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致病特点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常与之兼夹致病。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初期多因感受外邪而起,主要为感受风邪,正如《活幼心书·咳嗽》中论述:“咳嗽者,固有数类,……初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另有“风邪上受,首先犯肺”,加之小儿脏腑娇嫩,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感邪后肺气不宣,清肃失司,肺气上逆,故而咳嗽,“风盛则痉”,故可见咳嗽阵作而频,甚则咳后易呕。均因络脉绌急,气道阻滞,肺络不通所致,为病机之关键。此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程较长,疾病后期或称平稳期,一派余邪留络,肺络不和的表现,正如叶天士所谓“久病入络”,《临证指南医案》也提及:“百日久恙,血络必伤”,《血证论》言:“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此过程从气络到血络,从实证到虚证的演变过程,此留络之余邪为余热、余毒、余痰、余瘀、余食(滞)等,病理演变中有子病及母之变,加之风为阳邪特点,在疾病后期,常会伴见津亏阴伤的表现。故疾病分期不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变化则不同,应仔细辨证,分证论之。

3 以通为用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络病属性三期辨治要点

遵叶天士“络以通为用”“凡病宜通”的治疗思想,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其基本病机为肺络绌急,络脉阻滞,其病位在肺络,病性或为风邪袭络,或风寒侵袭,或痰浊阻络,或痰火阻络,或络失濡润。络病成因不同,应审因论治,根据其发病和疾病演变特点,可以分为三期,即初期、急性期(发作期)和平稳期。初期多为风邪袭络,或风寒兼有,当用疏风通络、辛润通络,散其邪而通其络;中期多兼痰浊或入里化热而变成痰热,而风邪仍存,或用温药和之,或用化痰降火,同时使用虫类药以祛风邪;平稳期即末期可兼有久咳伤气、伤津,或气津两伤,肺络失濡,治当或辛润以通络,或补气生津以濡络,同时仍可用虫类药以祛风邪。可见,风邪侵络、肺络绌急贯穿三期,祛除风邪、解痉通络是本病的主要治法。根据病人体质的不同,发病季节的不同和发病程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亦有所变通,或偏于疏风解痉,或偏于降气化痰,或偏于补虚通络。

3.1 疏风解表,宣肺畅络 表现为身热或不热、干咳、咽痒或不痒,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本证多见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初期阶段,表证为主。风邪致病,首犯肺卫,肺失清肃,伤于肺络。小儿脏腑娇嫩,肝少克制,自然有余,外风内风合而致病,肺气上逆,现一派风袭肺络的表现。此期应注重辨质施治的原则,不同体质,辨治不同,有表实证、有表虚证,有虚实夹杂之证;有寒化证,有热化证,有寒热夹杂之证,应辨证施治。但其基本病机为风邪袭肺,肺络受损,在遣方用药时遵叶天士“络以辛为泄”“非辛香无以入络”的原则,以疏风解表,宣肺畅络为法,以止嗽散加减,随症加入桂枝、炙麻黄、蝉蜕、细辛等。

3.2 肃肺降浊,解痉通络 临床表现为咳嗽频作、声重、干咳无痰或咳痰不爽,或伴咽痒,或咳后易呕,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或指纹紫滞。本证多见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发作期),亦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期,影响疾病的发展进程。此期外邪、情志、热毒、食积、痰浊等均可导致经络不畅,阴阳失衡,故以虚实夹杂为特点,以邪盛为主,有因日久郁而化热者,有寒邪直中经络者,有肺失宣肃夹痰者,有食滞脾胃郁结中焦者,其关键病机为络脉绌急,肺络阻滞,故予以肃肺降浊,解痉通络。方予以射干麻黄汤、宣白承气汤、小陷胸汤等加减,随症加入丝瓜络、鲜竹沥、白芥子、地龙、僵蚕、天南星、徐长卿、海风藤等。

3.2 清逐余邪,补虚通络 临床可见干咳、咳声弱,或少痰而咳,短息,神疲懒言,或五心烦热、大便干燥,纳少,舌淡苔白脉弱或舌红少津,或花剥,脉细数。本证多见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恢复期(平稳期),余邪留络,络脉不和,正虚为主,正如叶天士所谓“络虚通补”,故此期应清逐余邪,补络中之虚,肺络自和。应辨清余热、余痰、余滞、余瘀等不同,方选用沙参麦冬汤、竹叶石膏汤加减,随症加入当归、川芎、玉竹、天花粉等。

4 病案举例

患儿,男,8 岁,2018 年10 月15 日初诊。主诉:间断干咳2 月,加重2 天。患儿于2 月前外出游玩后出现轻微干咳,以睡前咳嗽较著,近2 日患儿咳嗽较前频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干咳,时而咳后易吐,运动及冷空气刺激后咳嗽加重,无鸡鸣样回声、无气促、无喘憋、无发热,纳食尚可,二便调。既往患儿鼻炎史,近3 年曾在季节交替时出现类似症状,口服美普清及雾化吸入后症状缓解。查体:神情,精神反应可,听诊双肺呼吸音粗,舌红,苔白微腻,脉浮。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5×109/L,N 51%,L39.8%,CRP 0.499 mg/L,全血MP-IgM(-);X 线胸片: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过敏原检测:尘螨、猫毛、花生过敏。肺功能正常。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证:风邪袭肺,络脉绌急。治则:疏风清肺,解痉通络,予以辛润通络之止嗽散加减:紫菀9 g,款冬花9 g,百部9 g,荆芥6 g,白前6 g,桔梗9 g,牛蒡子12 g,射干12 g,僵蚕9 g,蝉蜕6 g,徐长卿15 g,炙甘草6 g。共5 剂,水煎服,每次取汁600 mL,分4 次温服,嘱饭前服,睡前1 h 加服1 次。

二诊2018 年10 月20 日:咳嗽明显缓解,舌尖偏红,舌苔白微干,上方加沙参10 g,麦冬10 g,3 剂,水煎服200 mL,每日1 剂,日2 次。

三诊2018 年10 月24 日:咳嗽未作。结合患儿易敏体质,予以水丸,早晚各6 g,嘱继服1 月,以玉屏风合过敏煎加减:防风6 g,生黄芪9 g,白术6 g,乌梅6 g,五味子6 g,徐长卿9 g,银柴胡6 g,焦三仙各9 g,陈皮6 g。并嘱每遇季节交替、花粉季及风邪较盛之时服用。

按: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归为肺病、为络病,多因感受风邪而起,“风盛则痉”,病机关键为络脉绌急,肺络阻滞,治疗以畅络、通络、和络贯穿始终,荆芥、牛蒡子、桔梗、白前、僵蚕为辛,紫菀、款冬花、百部、蝉蜕为润,僵蚕、蝉蜕可通肺络,均又疏散风邪,使肺宣肃有司。在急性期治疗本病遣方用药要注重虫类药的应用,如蝉蜕、僵蚕、地龙、全蝎等,可搜风剔邪,清络中之邪气。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调畅,则助肺气宣肃正常,对于小儿因饮食所伤者,注重选用瓜蒌仁、桃仁等。儿童咳嗽变异性肺气郁闭者,需开郁闭之肺气,炙麻黄为首选之药,兼寒者,麻桂相配;肺热郁闭者,与生石膏为伍,取其辛寒之义,而不用黄芩,舍苦寒之味。疾病平稳期,应注意防复发,同时注重因质制宜,此患儿为易敏质,故后期注重固护卫气,扶助正气,选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过敏煎合徐长卿抗过敏,焦三仙、陈皮调和脾胃,使正气实,卫表固,脾胃强而病不发。

猜你喜欢
肺络络病络脉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肺络微型癥瘕”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
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治疗
结肠络脉探析
基于清代温病学著作的络病理论探讨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