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读懂发热儿童的血常规报告吗

2021-03-27 19:06上海瑞金医院张姣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中性血常规

●上海瑞金医院 张姣

“医生,我孩子有发烧,我就想来验个血常规”。“医生,这个血常规有问题吗?”“医生,这个血常规怎么白细胞这么高?”

孩子一旦出现发热,家长总会多一份担忧,而血常规就是那个既熟悉却也陌生的“老朋友”。可你能读懂孩子这个血常规报告吗?

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典型的细菌感染性发热时,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往往是升高的,伴有C反应蛋白(CRP)的升高更倾向于细菌感染,这是门急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依据。

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显著,甚至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1.5×109/L),则倾向于病毒性感染。这是因为,大部分细菌感染时会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来对抗和吞噬细菌及其产物。而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机体是出动淋巴细胞来抑制病毒的复制,起到主要的防卫作用。单核细胞计数无论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都可能会升高。

那单纯依靠血常规中白细胞的变化,就能区别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了吗?其实不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可能升高,比如,骤然出现高热、频繁的剧烈呕吐、机体发生创伤疼痛等应激状态下;又如常见的腺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等急性感染下,也可能出现轻度的白细胞升高,尤其是感染早期。

值得一提的是,白细胞数的正常范围和年龄密切相关。新生儿的生后24小时白细胞计数可高达30×109/L,以中性粒为主,然后逐渐下降,中性粒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出生后4~6天及4~6岁分别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交汇的两个时间点。8岁以后白细胞数接近成人水平。

需要关注血小板指标

血小板除了在止血过程中发挥出色的抗凝作用,其抗炎症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在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中,血小板的数量均可以出现升高,但在感染缓解后,血小板计数又可以恢复至正常;若持续升高,则需要进一步排查骨髓增殖性肿瘤疾病。

如果孩子既有发热,同时血小板数量是减少的,那么就需要医生来做检查进一步的分析原因了。

虽然血常规并不能够完全甄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但在日常诊疗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能快速提供重要的信息。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中性血常规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英文的中性TA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