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理念的数字化音乐创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1-03-28 06:51李碧雯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数字化

李碧雯

摘要:近年来,笔者作为主持人承担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电子乐器数字化教学对中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已结题)以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项目《MIDI数码音乐制作与编配教程》(获广州市优秀等级科技项目),通过这两个科研项目的实践研究,整合出一些新颖有效的音乐课堂创作模式。笔者在STEAM教育理念指引下,在常规音乐课堂和综合实践课堂开设数字化音乐创作课程,在校内校外开展“数字化音乐创作大赛”。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音乐创作教学模式实践,体现学科的深度融合,凸显开放性与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关键词:STEAM  数字化  音乐创作

一、基于STEAM理念的数字化音乐[ 数字化音乐,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乐器编辑和处理制作出来的音乐,也叫“电子音乐”、“MIDI音乐”。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缩写,意思是音乐乐器设备数字接口。]创作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STEAM教育,融合五个学科: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Mathematics(数学),旨在从小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STEAM课程注重学习过程动手体验、主张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项目学习和活动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心灵智造和手脑双全。

笔者在STEAM教育理念指引下,在常规音乐课堂和综合实践课堂开设数字化音乐创作课程,在实践中探索四种数字化音乐创作模式:

(一)场景音效创作

电子乐器[ 电子乐器(如电子琴、电子钢琴等)是相对于原声乐器而言的,是依靠数字技术发出声音的,因此,电子乐器同属于数字化产品。电子乐器可以通过MIDI数字接口与电脑连接,运用电脑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编。]通过数字化技术,能模拟出中西乐器音色及自然音响,能创编出各种场景音效,运用电子乐器为辅助,能在音乐创作课中设计有趣的编创活动。

在《音源探索及场景创编》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运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创编一个场景音效。学生在熟悉音色功能键的操作方法后,自主探索与听辨电子琴储存的各种音色,感受各种乐器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第二步引导学生运用电子琴的音色功能键,选择至少四个音源,创编一个场景音效,模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笔者创编了一个“智取电话骗子”的场景音效作为示范,选取四个音源分别模拟电话声、心跳声、人笑声与警车声,创编的场景音效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受到启发后,充分发挥创作思维,创编了多个场景音效,如战争场景、恐怖幽灵、海滩嬉戏、交通事故、犯罪分子、暴风雨等。学生最后用电子乐器的录音功能把创编的场景音效录制保存并分享演示,课堂充满创意及趣味性。

(二)乐曲伴奏创编

电子乐器存储着丰富的数字化伴奏节奏型及多种打击乐音色,可运用电子乐器为乐曲创编多种模式的伴奏。

在《圆舞曲》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探究电子琴的音色库及节奏库,为《圆舞曲》创编简单的伴奏,进行合奏表演。

学生在感知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后,创编三拍子的节奏组合,根据音乐的风格,选择音色库中打击乐器音色,在键盘上打出创编的三拍子节奏型。并通过独奏模式与合奏模式进行交流展示。独奏模式是通过录音功能把电子琴演奏的主旋律加单指和弦伴奏录入一个轨道,然后选取音色库中的一种打击乐音色,在播放录音的同时,在键盘打出自己创编的三拍子节奏伴奏;合奏模式是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用电子琴弹奏主旋律加单指和弦伴奏,另一组学生用电子琴的打击乐音色(如鼓、响板、三角铁等)打出创编的三拍子节奏。有的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选择音色库中的音源,创编场景音效作为前奏,并配上标题名称,如《梦幻圆舞曲》、《快乐圆舞曲》、《惊愕圆舞曲》等。

乐曲伴奏创编能加强学生的乐理知识运用、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力及伴奏创编能力。

(三)单旋律创作

在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家名曲之海顿《惊愕交响曲》一课中,笔者结合电子琴校本课程,设计了数字化音乐创作系列课程。学生在了解《惊愕交响曲》主题旋律为变奏曲的体裁特点后,运用音乐软件对《小星星》或《欢乐颂》的音乐主题进行简单的变奏创作,录制成音频作品并进行交流展示。在常规的音乐创作课堂中,可以先选取相对简单的音乐主题由浅入深地进行变奏创作。

首先安装音乐软件“Everyone Piano”(以下简称EOP)及“录音大师”软件,让学生掌握软件主程序面板的基本操作方法。EOP软件面板能直观呈现键盘区、五线谱区、音名音区、音量调控区,学生通过敲击电脑键盘或者运用鼠标点击程序主面板的键盘区便可以发出乐音,通过改变拍子、音区、节奏、调性等手段对《小星星》与《欢乐颂》的音乐主题进行变奏创作。

对于没有键盘乐器演奏基础的学生,可以用敲击电脑键盘的方式进行音乐创作;对于有键盘乐器演奏基础的学生,可以通过用五针接口的MIDI专用电缆[ 电子乐器和计算机连接使用专门的五针接口MIDI电缆,USB接口连接个人电脑端,五针接口连接电子乐器端,注意IN(MIDI輸入)连接电子乐器“MIDI OUT”接口,OUT(MIDI输出)连接电子乐器“MIDI IN”接口。]连接电子乐器(电子琴、电子钢琴)和计算机,在键盘乐器上弹奏进行音乐创作。同时运行EOP及录音大师软件,可将创作的作品录制成音频格式文件,存储和分享简单快捷。

运用数字化软件进行音乐创作,操作和弹奏直观简单,即使没有作曲基础和乐器演奏基础的学生也能轻松掌握。

(四)多声部音乐创作

掌握单旋律创作后,可尝试多声部创作。多声部创作能培养学生的立体创作思维、和声分析、织体运用等音乐综合能力,是更高层次的音乐创作教学内容。

数字化音乐创作校本课程《欢乐颂》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为单声部的音乐主题创编成多声部的音乐,学会运用电子乐器及数字化技术进行创作。学生首先用电子乐器弹奏《欢乐颂》主题,采用单指和弦自动伴奏,并用录音功能录在第一个轨道里;第二步,用EOP软件和录音大师软件在电脑上录制二声部,可以创作二声部旋律或伴奏(建议织体用柱式和弦或分解和弦),生成音频文件;第三步,同时播放音频文件和电子乐器录好的轨道音乐,并用电子乐器的打击乐音色进行节奏伴奏。学生可以独立操作或分组合作以上步骤,展示出乐队效果。

对于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或有较强音乐综合能力的学生,可以学习专业MIDI数字化音乐创作软件,如Cubase sx、Nuendo、Sibelius、Stvle enhancer micro、Cakewalk sonar、Samplitute、Cool edit pro等。一个音乐创作工程是由多个轨道的旋律创作和伴奏创作合成的,通常在第一轨道创作主旋律,从第二轨道后创作多层次的伴奏声部,在最后轨道创作打击乐伴奏声部。专业的数字化软件储存丰富的音源库和节奏库,音乐创作功能和编辑功能非常强大。

二、基于STEAM理念的数字化音乐教学优势

(一)实操性

运用数字化音乐创作模式创建一个音乐工程(Engineering),采用软件、MIDI数据线、电脑键盘和电子乐器为辅助工具,学生在连接硬件设备、软件操作、运用电脑键盘敲击乐音和电子乐器弹奏输入的创作过程中,能增强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纸上谱曲的传统音乐创作,数字化音乐创作模式体现了STEAM理念中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及创作思维能力。

(二)趣味性

数字化技术给音乐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丰富的中西乐器音色和丰富的自然音效、丰富的节奏组合,学生通过对数字素材进行选取、修改、整合等手段进行音乐创作。数字化技术能瞬间呈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一人就可以创作出乐队效果的作品。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谱曲,数字化音乐创作体现了STEAM理念中的在玩中学、在创中学,音乐创作过程充满趣味性与即兴性,让学生更易获得创作的满足感与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三)普及性

传统课堂音乐创作对学生的写谱、乐理、和声等音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有音乐灵感,能哼出乐句动机却不懂写谱,有些学生会写谱,自己却没有乐器演绎出来。而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实现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创作梦想。学生只要懂得对数字资源进行简单地复制、移动、增减、变形等手段,不需要写谱就可以创作,也可以通过敲击电脑键盘把音乐灵感敲击出来变成音频文件。数字化技术令音乐创作变得更简易,应该全面推广和普及到中小学音乐创作课程中去。

(四)融合性

未来社会是信息化与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数字化音乐创作模式在数字资源的提取、整合、编辑、呈现、保存、分享、传播过程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体现STEAM中的Science(科学)。数字化音乐创作模式深度融合了音乐技能与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创造了新颖有效的音乐课堂,体现STEAM中的Art(艺术)和Technology(技术)。这种多科融合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培养社会复合型人才铺设了途径。科技让创作变得更简单,科技让艺术变得更美好。

三、结束语

数字化音乐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已较为广泛应用了,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在数字化技术与音乐教育的有机结合上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目前,他们仍然将数字化技术视为重点开发与应用项目。

21世纪初我国以中央音乐学院为首的一些高等院校才陆续引入数字化教学设备和数码钢琴教室,开设数字化音乐课程,开创我国数字化音乐课程的新纪元。2006年湖北省教研室提出“电脑音乐教室”的研究,是基础教育阶段最早的数字化音乐教学课题研究。

我国音乐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起步较西方国家晚,基础教育阶段更未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此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音乐教育同行的思考與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数字化音乐教育能迎头赶上,让数字音乐教育走进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音乐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陈启云,黄梦蝶.电脑音乐制作与编配解读[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8.

[2]张为凯.MIDI数码音乐制作实战手册[J].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4.

[3]浪人.音乐工作室完全DIY[J].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4.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立足中国视角 跨越文化边界——评《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数字化起舞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