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2021-03-28 02:04刘尚毕勇志
健康之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机械通气并发症

刘尚 毕勇志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实验组PIP >220cmH2O、PEEP >6 cmH2O、机械通气时间>7 d、乳酸值升高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整体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且有利于改善机械通气状态。

关键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精细化护理;并发症;机械通气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快速从血管进入组织间隙。由于血管内血浆丢失,患者血压会明显降低,诱发皮肤和黏膜出现进行性水肿,随着血容量的降低,患者肾脏内血容量也会明显减少,进而诱发肾功能障碍、肾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本研究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19岁,平均值(11.42±5.01)岁。实验组男14例,女6例;年龄7~18岁,平均(11.31±4.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动态监测患者疾病情况,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

实验组给予精细化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存在血管渗透性增加。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2)静脉通道护理。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因而留置针穿刺难度较大,需要在超声引导下开展中心静脉导管(CVC)穿刺或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妥善固定,定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感染、渗血、红肿,及时换药。每次输液前均使用10 ml空针抽取,见到回血后可输入液体,液体输注完成后实施10 U/ml肝素液封管,提高静脉通道通畅性,保证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3)呼吸道护理。操作前要做好无菌消毒工作,佩戴口罩,严格洗手,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呼吸机也是护理的关键内容,螺纹呼吸机管路均为一次性使用,需要及时更换,呼吸机管路中聚集的冷凝水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需要适当调整积水瓶位置,防止发生冷凝水吸入问题。保持湿化灌过程中使用无菌蒸馏水或无菌注射水在正常刻度范围内,控制吸入气体温度在34℃左右,减少对患者呼吸道和呼吸黏膜的刺激,配合积极的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每天使用双氧水进行4次机械清理,同时,使用双氧水或银尔通液棉球进行4次口腔清洁[2]。(4)出入量护理。血管向组织间隙内渗的液体量较大,因而循环量较少,尿量也会相对较少,会加重患者肾功能损伤,在护理中需要对患者每天出入量进行记录,保证体液平衡,提高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强化肾功能改善,为疾病治疗和护理方案调整提供参考。对于少尿期患者,出入量的记录和调节更加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尿液过少无法使用计量容器计算,则可用注射器或量杯抽取液体进行计算,每小时进行1次出入量计算。其中,出量为不显性失水、汗液、引流量、呕吐物、大便、尿液等,入量包括输入液体量、食物含水量、饮水量等。对于24 h尿量在100 ml以内或每小时尿量在17 ml以内患者,可以实施血液透析治疗。(5)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位、平卧位交换摆放,定时协助其翻身,身下放置软垫,更换体位时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保证皮肤干燥清洁,病房温度在24℃~26℃,湿度50%~60%,对于容易出汗患者,定时使用温水擦拭身体,及时更换衣物,日常使用棉质且柔软的衣物,保证床单被褥干净整洁。下垂部位及四肢末端常见张力性水疱或血疱等,需要将四肢抬高30°~ 40°,并使用注射器抽取渗出液,用无菌纱布包扎。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愈:相关症状消失,身体指标恢复正常,未见后遗症;显效:相关症状明显改善,身体指标逐渐趋于正常,未见后遗症;有效:相关症状稍见改善,身体指标有所好转;无效:疾病相关症状仍然较为严重,且出现明显后遗症。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机械通气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后气道峰压(PIP)>220 cmH2O、呼气末正压(PEEP)>6 cmH2O、机械通气时间>7 d、乳酸值升高等机械通气指标。(3)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护理后肺水肿、压疮、肺炎、皮肤感染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机械通气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PIP >220 cmH2O、PEEP >6 cmH2O、机械通气时间>7 d、乳酸值升高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發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一种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后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血浆经血管渗透入组织间隙,导致患者出现腹腔渗液、皮肤或黏膜水肿等症状的疾病[3]。血浆向血管外大量渗出会诱发患者营养供给不足,降低机体抵抗力。尤其是对于新生儿,会直接损害其机体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增加感染风险,因而需要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精细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方案,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患者信息,给予相应处理;给予静脉通道护理,可以保证静脉通道的通畅,确保能及时、高效地实施救治;定时对患者皮肤情况和体位进行检查,身体下垫上通气、吸水性良好的布料,可避免因皮肤通气性差所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PIP >220 cm H2O、PEEP >6 cmH2O、机械通气时间>7 d、乳酸值升高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通气状态。

综上所述,给予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精细化护理,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且有利于改善机械通气状态,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海洋,乔丽娜.儿童脓毒症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5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4):45-46.

[2]高耸云.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5):98-99.

[3]周雪梅,周敏,钱泓,等.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8,16(15):1853-1855.

猜你喜欢
精细化护理机械通气并发症
真菌性阴道炎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护理体会
综合护理对老年股骨径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2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