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炭疽病的诊断和防治

2021-03-28 17:21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炭疽乳胶炭疽病

马 博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841000)

猪炭疽病是猪只感染炭疽杆菌引发的一种严重烈性传染病,不仅会伤害感染动物自身,也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虽然猪对炭疽杆菌的抵抗力较强,但仍有部分区域有猪炭疽病的报道,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特点

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为需氧芽孢杆菌,无鞭毛和运动力。当温度适宜(12℃~30℃)和氧气充足时即可形成芽孢,没有形成芽孢的菌体对环境抵抗力弱。当外界温度较高时经24~96h即可死亡,或阳光下照射6~15h即可死亡,干燥血液中仅能存活1个月,70℃ 10~15min或煮沸后立即死亡,但形成芽孢的炭疽杆菌对环境抵抗力极强,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长达50年,粪便中的致病菌需要72℃~76℃ 96h才能杀死,煮沸也需要15min后才能死亡。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炭疽杆菌可感染多种家畜或野生动物,家禽不易感染。绵羊、山羊、牛、马、鹿易感染,但猪对炭疽杆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同时人可通过食入或接触污染炭疽杆菌的动物产品感染。

2.2 流行季节

猪炭疽病具有季节流行性,夏季发病率高于秋季和冬季,外界温度较高、降水量多时容易发病。

2.3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猪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动物或病死动物。由炭疽杆菌感染的病死动物尸体、血液、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物均含有较高数量的炭疽杆菌,若没有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容易出现散发或地方流行性。猪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消化道(食入炭疽杆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呼吸系统(吸入混有炭疽芽孢的灰尘)和皮肤(创伤皮肤接触污染物或被携带炭疽的吸血昆虫叮咬)感染进而发病[1]。

3 临床症状

3.1 急性败血型

因猪只对炭疽病具有一定的抗病力,急性败血型发病极少,仅占猪炭疽病3%左右。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41.5℃、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一般出现症状后几小时或突发死亡。

3.2 咽型炭疽型

咽型炭疽型占猪炭疽病90%左右,炭疽杆菌侵入咽喉部以及周边淋巴结后会大量繁殖进而出现炎性反应。除了咽炎、咽喉部肿胀外,病猪还会出现精神沉郁、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体温升高、黏膜发干,病猪颈部活动不畅,大多数病猪最后窒息而亡。

3.3 肠型炭疽型

病猪主要呈现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如腹泻、便秘,部分病猪粪便中混有血丝,症状轻者通过治疗可恢复健康,重者死亡。

4 病理变化

4.1 急性败血型

病猪天然孔流出泡沫状血液,皮下、肌肉及浆膜有红色或黄红色胶样浸润和多处出血点。病猪皮肤黏膜颜色呈暗红色,血液粘稠不易凝固,血液颜色呈黑紫色。病猪淋巴结肿胀,有出血点,脾脏肿胀呈黑紫色,肺脏水肿、充血,胃肠呈出血性炎症,心脏、肝脏和肾脏也有变质性炎症。

4.2 咽型炭疽型

病猪咽喉部和颈部皮下炎性水肿,切开后有许多的粘稠的组织液渗出,部分病猪有黄红色胶冻样液体浸润,颌下淋巴结肿胀、出血和充血,部分病猪颌下淋巴结可见中央稍凹下的黑色坏死灶。病猪扁桃体、喉头、会咽、软腭、舌根肉眼可见出血、肿胀[2]。

4.3 肠型炭疽型

病猪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出血、充血,有多处局灶性病变,病变位置与周围界限明显,表面覆有纤维素,坏死部位可达黏膜下层,形成固膜性灰褐色痂,周围组织及肠系膜出血。病猪腹腔有红色积液,肺部有炎性病变,脾脏肿胀、质地变软,肾脏充血、出血。

5 诊断方法

5.1 血清学检查

环状沉淀试验(Ascoli试验):主要用于抗原定性,即用已知的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采集病死猪血液或脏器,充分研磨后,用生理盐水稀释5~10倍,沸水浴20min,取浸出液用石棉滤过,用毛细吸管吸取透明液,将待检抗原缓慢地加在沉淀素血清的表面,静置观察1~5min,若接触面出现界面清晰的白色沉淀环,可判定为炭疽杆菌。

间接炭凝集反应:以炭粉微粒作为载体,将已知的抗体球蛋白吸附于炭粉微粒上,形成炭粉抗体复合物,当炭血清与相应的抗原相遇时会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炭微粒凝集块。将湿炭粉(或干粉)与灭活(56℃/30min)的稀释高免血清混合,37℃致敏30min,期间不时摇动,再用PBS洗涤,离心去上清,混匀后可使用,取洁净玻璃板一块,以玻璃铅笔划成小格,加入被检标本,再滴加免疫炭血清,混匀后静置1~5min,若炭粉全部凝集,液体完全清亮透明,可判定为炭疽杆菌。

乳胶凝集试验:用人工方法将抗体(抗原)包被于与免疫无关的大分子乳胶颗粒上,以其为载体,通过吸附可溶性抗原于其表面,与抗体(或元)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的凝集反应。在同一玻板上,分别滴加被检材料液、标准炭疽抗原、炭疽乳胶血清、正常乳胶血清,混匀后后静置1~5min,若炭疽乳胶血清+标准炭疽抗原为“++++”,正常乳胶血清+标准炭疽抗原为“-”,正常乳胶血清+被检标本“-”,表明反应条件正常,这样才能对被检标本的结果作判定。若炭疽乳胶血清与被检标本滴发生反应者为阳性,不发生反应者为阴性。

5.2 青霉素串珠试验

在0.5 IU/mL青霉素作用下,炭疽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被抑制,使菌体膨大,形成大而均匀的圆球状,类似串珠。此种现象为炭疽杆菌所特有,与常规检查符合率高达80%~90%。将采集到的病料乳剂均匀的接种于0.5 IU/mL青霉素的薄琼脂平板上(琼脂厚度为2 mm),37℃培养3~4h后覆以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出现串珠现象即可判定为炭疽杆菌。

6 防控措施

6.1 紧急处理

若发现疑似或猪炭疽病,需要对猪场进行封锁,上报有关单位,通过细菌或血清学检查确诊后对污染物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由于炭疽杆菌接触空气后可形成芽孢进而污染空气,因此患猪炭疽病的病死猪尸体不允许解剖,需要立即集中进行焚烧、掩埋,致病菌污染的用具、饲料等也一同焚烧、深埋,致病菌污染的墙面可用20%漂白粉溶液喷洒,每1h喷洒1次,连续喷洒3~5次,致病菌污染的地面可将15~20cm高的土壤与20%漂白粉溶液混合后再深埋。同时在疫区内的交通要道要设置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处理,疫情期间猪只严禁买卖、运输和屠宰。

6.2 药物治疗

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对轻型猪炭疽病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而四环素、链霉素和土霉素效果次之。病猪一次性静脉或肌肉注射200U青霉素注射液,每天2次,可同时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效果更好[3]。

6.3 免疫接种

对于疫区及周边区域,每年都需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猪炭疽病的发病率,提高猪只特异性免疫力。猪炭疽病主要有两种疫苗,分别为Ⅱ号炭疽芽孢苗和无毒炭疽芽孢苗,Ⅱ号炭疽芽孢苗:每年秋季,每只猪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d可产生免疫力,猪免疫期为1年。无毒炭疽芽孢苗:每只猪皮下注射0.5mL,注射后14d可产生免疫力,猪免疫期为1年。

综上所述。猪炭疽病的发病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病对猪只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大,因此必须加以预防,尤其是疫区要做好紧急隔离和全面消杀工作,提高对猪炭疽病的监测能力,通过科学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促进猪只免疫力提高。

猜你喜欢
炭疽乳胶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洗乳胶枕 先浸泡后按压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四步挑选乳胶枕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2005-2018年中卫市炭疽流行因素分析
如何选购保养乳胶枕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3种微生物脱硫废乳胶及其填充天然橡胶的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