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鼓齐动十三档

2021-03-28 12:16
旅游 2021年2期
关键词:动作

开路打先锋

“幡鼓齐动十三档”最先登场的是钢叉表演,意为“开路打先锋”。开路就是耍钢叉,叉是我国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开路会中的叉,是经过艺术加工美化了的,叉杆上缠有各种花布条,叉头锃明瓦亮成“山”字形,叉头下还装有环形铁片,抖动起来哗哗作响,声色俱烈,上下飞舞,撼动人心,一出场就调动起了观众的热情,掌声即刻响起来。

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表演钢叉时,动作惊险,有进有退,使观众自觉躲避,自然为后边各档会打开了一条表演的通路,所以叫开路。

开路会,角色没有具体定数,但据清末《萬寿山皇会图》《妙峰山过会图》等风俗绘画中的内容,可知开路在走会时,演员中必须有五个鬼,俗称开路鬼,或称开路神。五鬼的名字分别是独角鬼、短命鬼、地里鬼、鸳鸯鬼和油溜鬼,都要勾画出类似京剧的脸谱。演员的服装一般多用青色、青缎靴、青缎靠、彩裤系丝及虎皮战裙。五鬼中有一个大鬼,抹红花脸戴獠牙,头戴大额子,四个小鬼均抹黑花脸,蓬头散发,身穿不同色的裙子衣,下身穿红彩裤,脚下是黑底靴子,但在表演时,演员也常常赤臂上阵,各献奇技。

由于在开路会中有鬼的扮相,所以不能进宫表演,但在民间则大受欢迎。当年,在地安门、北新桥、西铁匠营、琉璃厂、丰台房家村等地都有开路会,其中地安门的开路会最早也最出名。

开路经常表演的故事是《目连救母》《五鬼闹判》《五鬼捉刘氏》等,钢叉表演可分为单练和对练,众叉手练家各手持木柄钢叉,或单人练,或双人互抛互接练,动作惊险连贯,环节十分紧凑。三股钢叉头下装有的环形铁片,响声连连,寒光闪烁,极有观赏性,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表演开路一般是在平地上,也有技术高超的,在桌子上面放置的板凳上表演。单人练时,各怀绝技的表演者,亮出身手,有扔叉、接叉,使叉柄在胳膊上旋转,由左臂掷于右臂,或掷于空中,也有使叉在膀子上、手心上、头顶部滚动、翻飞旋转,做出种种飞舞动作而不落地。对练时,两人动作连贯协调,浑然一体,娴熟默契,一人将滚动飞舞的钢叉抛起两丈高,另一人因势借惯性将钢叉以肩膀搂住,叉仍旋转不止。最惊险的是双头叉和火叉的表演,叉的两端裹棉团浇煤油点燃,练起来,钢叉如同风火轮般旋转,上下翻滚,极有气势。

开路表演套路非常多,表演就要有伴奏,开路走会时都有一文场配档相随,一个单皮、一个堂鼓、两副铙、两副钹,行话叫“八扇铜”,外加一个小镲锅。

五虎紧跟行

“五虎棍”是一种以“棍”为道具的民间技艺会档,它以激烈的武术搏击,豪迈的气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五虎棍会出现的时间较早,清乾隆年间,由六郎庄村民阎发组织成立的“六郎庄五虎棍童子会”,闻名京城内外,长盛不衰,影响极大。

五虎棍分“式架棍”“少林棍”“跟头棍”“藤牌棍”四种类型,表演的角色一般是7人,即有赵匡胤、郑子明和董家五虎(董达、董龙、董虎、董彪、董豹)等人,最多时有13个角色出现,也就是除了上述7人外,又增加了柴王(传说是后来当了皇帝的周世宗柴荣),还有董家五虎的妹妹董金莲带着四个丫鬟参加表演。通常由6-9人表演,有五打一、六打二、六打三等。

7人的区分从化妆上比较好辨认,赵匡胤勾红脸,黑色满髯,左眼上勾一条青龙;郑子明勾黑脸,还是个歪脸,戴黑色扎髯,束发;大虎董达勾绿脸,戴黑色扎髯,束发;二虎董龙(董德)、三虎董虎(董仁)、四虎董彪(董义)都勾小花脸;五姑娘原是男子反串,现在则有会拳脚的女子参与演出。

五虎棍表演的是赵匡胤大战“董家五虎”的故事,还有《武松打店》《燕青打擂》《武行者夜走蜈蚣岭》等,这些故事都映衬出北京人民豪爽尚武、见义勇为的风俗习惯和侠肝义胆。表演动作刚劲、雄健、英武、豪壮。演员要有武术基本功,特别是“对接”“架打”“砸顶”等动作,演员要技艺熟练、配合严密。表演起来翻、转、腾、跃,进退拼搏,棍声噼啪,如一群武生在拼打厮杀。

现在,还有众多的五虎少林棍会档活跃在京城各区,如西直门外的“五虎少林”,前苇沟村的“五虎棍老会”等,特别是房山区公议庄的“五虎少林会”保留了13个角色,曾在2001年华声天桥民间花会大赛上获得银奖。

门前侠客木

高跷秧歌又称侠客木,表演形式有文、武的区别。武跷表演以各种惊险高难动作技巧为特色,文跷表演则以走场、摆山子,尤以唱秧歌词唱段为其主要内容。演员脚底下绑上三四尺高的木棍进行表演,称为踩高跷,也叫走跷、踩跷、逗跷。

在北京地区的香会中,秧歌会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会口。京西门头沟区的秧歌会最多,高跷秧歌以大峪村为代表,20世纪20年代时,北京城里和近郊的高庄、唐家坟、高碑店、官庄、赵公口“合义同善”等秧歌会都非常有名,还经常去妙峰山走会。新中国成立后,高碑店高跷秧歌重新组建并参加很多庆典活动。2005年2月,高碑店高跷会走出国门,把高跷秧歌的风采和技艺呈现给世界。

高跷秧歌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有源自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有取自《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及其他的传说故事。表演过程中不是展现故事情节,重点是展示每个角色的表演技巧,以诙谐、幽默为主。

高跷秧歌的舞蹈具有膝部曲伸、颤顿的动作节律特点。由于演员踩在木跷上,而木跷底端受力面积小,重心不稳,导致以腰为轴心掌握身体平衡,随着鼓点节拍,身体左右摇摆,形成“扭”的特点,双肩耸摇、臂舞“8”字形。其基本步法为以胯发力带动木跷,轻抬重放,力点在膝,两膝关节屈伸颤动,形成缓起猛止、顿挫鲜明的舞蹈动作。“扭”为全体角色共有的特点,而每个角色由于性格、身份不同,又有不同的形体动作。艺人说:“高跷玩的是精气神”,而精气神在于眼的传情达意。

高跷秧歌也有摆地阵的,属于“打场”或中间休息解下跷腿子表演的。有比较丰富的队形变化,有时以人组成“天、下、太、平”字样,也会走一些队形,如龙摆尾、单夹篱笆等。表演时的伴奏比较简单,一般只有花鼓、小手锣,打出“亮登强”的节奏,紧密配合各角色的表演动作,一般是间歌间舞,舞完即唱。唱词是秧歌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现在会唱的人越来越少了。歌的唱词主要有三种形式:群曲、问答、单曲。秧歌会的演唱形式以群曲最富于韵律的变化,也最为生动和谐,深受百姓的喜爱。群曲是由一人主唱,众人相和,场面生动传情。所演唱的内容,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如《大上寿》(八仙故事)《大哭城》(孟姜女故事)《大合钵》(白蛇传故事)《大偷桃》《大游春》等。

中幡抖威风

中幡起源于皇室仪仗队的旗杆,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俗话说:“天桥中幡三丈三”,作为老北京文化的缩影,北京天桥中幡已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被世人关注。

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10米多的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中幡净重15公斤以上,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

中幡在香会中的表演非常精彩,极富观赏性。由于中幡在香会中显得高大气派,走会时居中而立,给人以威武之感,好像是整个香会的会旗。可以耍的中幡是在庙会中常见的,但也有很难见到的、不能耍的古幡,如门头沟千军台、庄户两个山村举办的古幡会,古幡上绣着、画着各种神像或文字,又称五色神幡,是不能耍的,只能舉着在街巷中行进。

耍中幡的没有角色之分,都称为“练儿”,其服装并不固定,有的“练儿”喜欢光着上身,有的只穿一件坎肩,下身一般是黑色灯笼绸裤。每个练儿都要掌握最基本的功夫和技巧,比如接幡、扔幡等,然后再重点练习几个高难技巧动作,如有的练儿专门练头顶顶幡,有的练儿专门练臂肘功夫,有的练儿专门练习抛扔技巧。在表演时,一般是几个练儿先表演基本动作,也就是热身,然后每人再使出自己的绝活,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动作有50多个,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精彩不断,喝彩连连。

中幡的表演流传下来的势子就有几十个,如封侯挂印、太公钓鱼、单提剑、苏秦背剑、怀中抱月、浪子踢球、童子拜佛、朝天一炷香、二朗担山、霸王举鼎、虎抱头、金鸡独立、金鸡上架,大小盘肘、前后背花、张飞骗马、秦王倒立碑、禹王倒钻沙、鲤鱼打挺、反挑金背、旱地拔葱等,从这些势子的称呼来看,很是精彩,可惜的是很多势子现在的中幡已经表演不出来了。

如今中幡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城区黄荣贵承办的众友同心中圣会已进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还有马贵祥先生的太平吉祥中幡会和李家如先生的全盛如意中幡会等都是技艺高超、为众人称道的会档,这些会档正是民间花会的最好传承。

狮子蹲门分左右

狮子会是表演舞狮子的技艺,狮子代表庙门前守门的一对狮子。在民间,特别是香会中,狮子必须有青、黄色两个配为一对,叫做“青毛狮子黄毛吼”,它们分别是两位菩萨的“坐骑”,又是驾前的守护神。

舞狮这一文艺表演形式可谓历史悠久。清代,狮子舞广泛流传于北京民间,清后期,北京香会中的狮子会发展得很快,最有名的已有十三堂,人称“井字内十三堂太狮”。

第一堂是东坝的“大坝马房堡子北门金铃祖狮”,这是一对青黄太狮。青狮的狮头有35公斤重,黄狮的狮头重达40公斤,狮头的造型非常雄伟,显得格外猛,而且舞蹈动作刚劲有力、表演技巧也有独到之处,因此深受同行的尊重。据了解,这对狮子道具已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第二堂是京东通惠河二闸的“京都二闸钢铃武太狮”。这对狮头比东坝的还各多重2.5公斤,且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别的是开口狮,即嘴能张开,唯独他们是闭口狮,狮子的大头浑圆漂亮。当年,二闸的狮子表演时,一头狮子不慎落入河水中,另一头狮子见机行事,也纵身入水,两头狮子在水中戏耍起来,“二闸的狮子会凫水”的名声不胫而走,从此立下“太狮过河须戏水,少狮遇树必上高”的先例。

第三堂是“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盛会”。这对太狮与众不同之处是,它们是黑黄两色的一对狮子。背毛与狮体颜色不同,黑狮背为红色毛,黄狮背为绿色,走起会来分外显眼。

第四堂是掌仪司(掌礼司)的“万年古庆太狮”,第五堂是东猪市的“地藏庵同善舞狮”,第六堂是“西猪市万年永庆”太狮,第七堂是南长街织水桥翰林院的“盖不重整太狮一堂”,第八堂是德胜桥的“华世金铎”太狮,第九堂是东直门里北小街慧照寺的“太狮一堂”,第十堂是地安门银淀桥太狮,第十一堂是新街口蒋养房的“子孙万代九狮同居”,第十二堂是“海淀钢铃子如意神兽”,第十三堂是地安门方砖厂的“公议助善太狮少狮”。

狮子的表演讲究气势,一出场便摇头摆尾,纵跳腾跃,先声夺人。表演时以太狮为主,其套路有开场、双啸、双纵、双滚、双憩等,少狮的表演主要是翻滚、跟斗、爬高等,像扯旗、卧鱼、倒挂蜻蜓、爬杆等都是难度较大的动作。狮子的开场模拟的是猛兽下山的情态,它张牙舞爪,时而昂首欲啸,时而低伏欲纵,样子十分凶猛,演员的动作几近粗野。然而双憩时互相梳理卷毛、搔痒、喘气、抖腰、曲背、弯腿,表演得逼真细致。过去狮子会表演不用文场伴奏,后来为了渲染气氛,有的加上了锣鼓。

雙石门下行

双石头也叫举砘子,是表演舞动石哑铃的技艺。在象征意义上,双石代表护法神将灵官元帅的风火轮。

双石头在民国初年即呈衰颓之势,比较有名的是虎坊桥排子胡同的一档双石头会,于1925年为热河灾民救济会,在北海公园的游艺大会上表演过,这档会曾受过“御览”,称“排子胡同万寿无疆议寿双石会”。《妙峰山志》在“虎坊桥排子胡同万寿双石圣会一堂”目下介绍了双石头的练法,并称“此会最难练,为他会所不及。”据《万寿山皇会图》的绘画可知:双石练者赤臂,穿灯笼裤、皂靴,腰系大带。另据《北平指南》记载:“双石头,以一大横杆子,两端嵌重数十斤之大磨盘石头,此为本会唯一之工具。表演时以体壮力大者仰卧地上,双足蹬石,许多角色在上协和作势,状极危险,俗谓之搭人牌楼,为该会最精彩之一幕。”

道具双石头是以一根大横杠子,两端嵌上状如磨盘、重约数十斤的大石头制成的,看起来有点与现代的杠铃相似,只不过是用石头做成的。杠有韧性,操练时呈弧型。双石,最重的可达180公斤。

双石头表演在香会内叫“蹬活”,还有一种叫“练活”,用的是小砘子,表演十字披红、腰横玉带、燕子过桥、前后背花等套路。蹬活,虽有玄虚成分在内,其惊险程度确是实情。“蹬石头车”,有一人躺地,双脚蹬杠,杠重80公斤,杠上悬挂,叠坐数人,搭摆造型,颇为惊险,这也是蹬活的表演内容,杠上坐有一对十多岁双胞胎伶俐男孩,令人喜爱。蹬活中最难的称“13龙头”,是一个人用双脚同时蹬起7种分量的砘子外加13个人,重量可达1250公斤,足见其惊险奇绝。

操双石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如有人擅长“一指禅”“十字披红”,有人精于“前后背花”“金鸡独立”。众人轮番上场表演自己的绝技,双石在练者掌间、臂膀、脊背、脖颈间旋转翻飞,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不论是练活还是蹬活,一般表演都不在平地上面,而是躺在一张长木凳上,有时用三条凳摞两层,还有用五条凳摞三层的。板凳横竖交叉,最高可摞七层,能在七层上表演的人不多,一般都是在两三层上表演。精彩惊险令人拍手叫绝。

掷子石锁把门挡

玩石锁也是一种“攻石之技”。石锁会非常少见,历史上十分稀少,据顾颉刚的《妙峰山》记载:清代仅有工部舞钩益善石锁、极乐院公议助善石锁等几档,民国初年尚参加庙会活动。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金受申先生在《北京香会》一文中详细地记载了民国期间一次走会盛况,共记录有56档会,唯独没有石锁会,但在清代皇宫的内八档会里,就有工部的石锁。

当年门头沟的龙泉务村有石锁会,还有北新桥、东直门外,虎坊桥花炮薛家也都有石锁会,现在大部分会档都已经断档。只有门头沟区龙泉务村还保留一档“太平石锁圣会”,该村石锁会成立于1934年,距今有86年历史。

石锁又称掷子锁,是把一块扁长方形的石头,靠一侧凿成一个长方形孔,透出的上端修成圆柱形作为手柄,其形如古代的铜锁。制作石锁的材质,据说用八大处以西石府村所产翠绿青石最佳,此石料秀润细腻,不易崩裂。石锁的形制大小不同,石锁最大的约25公斤重,小的也有10多公斤,到后来石锁变得更轻,有7公斤、8公斤、9公斤等不同的规格。

石锁会没有角色之分,表演者称为练家。一般为短打扮,腰间系条大带,下着灯笼裤,非常利落。通常是一个人举耍,后来逐步发展成多人表演。参加香会表演时,石锁会不设文场。石锁表演是以技巧动作为主,没有故事情节。演练石锁时,先由几名练家之间互相投郑举接,这种不经意的演练,不声不响,也不用呵斥,就使观众自觉后退,腾开表演场地,故称之为“开场锁”。

石锁的基本动作,有正掷、反掷、跨掷、背掷、头接、肩接、肘接、指接、后扔前接、立手接、对掷对接、三四人互扔互接等,单练的表演主要是将石锁抛掷空中,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接,最奇险的是将抛起的石锁用下巴颏接住。表演时除了手举足踏以外,还增加了许多“花式”,如顶花、脖花、手花、肩花、胸花、背花、捞月、倒把、骗马、背剑、盘肘等多种花样。

杠子门上横

杠子会表演又称“盘杠子”或“翻杠子”,把木制的杠子固定在骡马拉的大车上或地上表演,边走边练。说到杠子,不能不提天津的杠子。清代,最为盛行的是天津的杠子。天津作为河海衔接的都市,为支应驳运漕粮,揽接往来商货,经营内河运输,聚集了众多的船户、水手、纤夫、搬运脚夫,力量与技巧并重的杠子等项目,成为他们最拿手的本领。

技艺水平较高的杠子民间艺人多集中在津西北一带的乡镇。清乾隆中叶,乾降皇帝南巡过津,从这一带的几起杠子会中挑选出数十名高手,集中在津西子牙河的王口镇,为乾隆皇帝做过一次盛大的表演。热烈壮观的场景,使乾隆皇帝非常喜悦,对表演者及会首赏以重金。人们在受宠之余,把杠子会改名为“攀龙盛会”。

20世纪30年代初,以曹凤鸣父子为主的天津城区南门外杠子房,因为生活所迫,曹凤鸣率领几个儿子在天津撂地卖艺,后与津西胜芳镇杠子名家俞兆奎的杠子会比技艺較量,因较量双方各有所长,难分上下高低,最后只能握手言和。这次比试后,曹凤鸣父子离开天津,来到北京老天桥卖艺,后名震京城。按照会规,这档杠子会从此不再走会。

40年代,有杠子名家走出国门,参加国外马戏团,使中国的民间盘杠子绝活登上世界马戏舞台。

杠子会的演员大都是有功底的,各献绝技。杠子会没有角色之分,表演者称为练家,主要以展示杠子上的技巧为主。着装非常简单,或者是赤背着彩裤,或者是上身着小坎肩、下身着灯笼裤,看起来精干、利落,耍起来不妨碍动作的展示。

杠子会表演主要展示在杠子上的各种技巧动作,可分上中下三种把式。上把式即以各种形式的杠梁上悬顶倒立;中把式以不同姿态环绕着杠子旋转、腾越和回环等,其中包括以翻各种各样的筋斗下杠;下把式最为吃力,以双臂或单臂抓杠使躯体正反水平悬挂在杠梁上,两腿做出不同姿势控制技巧,表演非常精彩。杠子会的表演有很多套路,通称为“一百单八把活”,如“单手大顶”“左右顺风旗”“燕子翻身”等。

民间香会在走会时,针对杠子会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其他会档同一种会不论有多少档,都是各自表演,惟独杠子会,如同时有几档杠子会,只能在一副杠子上表演,行话叫“天下一根梁”。

花坛盛美酒

花坛会,又称小执事,俗称顶坛子。属于杂技表演性质的会档。花坛会表演舞弄花坛的技艺主要是以头顶、手抛、脚踢、颈承、传接瓷坛等方式,显示人体平衡意识的技巧性项目。

“耍酒坛”这项技艺极为古老。杂技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它产生于劳动技能的艺术化。中国传统杂技中,有不少节目就是直接来源于劳动或是对生产、生活用具的耍练,逐渐形成一种技巧高难的杂技项目,后来发展为民间香会的会档之一。

花坛会走会表演时用的花坛并非都是生活中使用的坛子,有的是用荆条编成的假花坛。耍练时由地上抓起掷于空中,用头顶将坛子接住,平稳不动,再由头顶颠下来由胸部滚至脚面,用脚尖钩住,再抛掷至头顶。花坛会的表演花样繁多,不一而足。花坛会走会时也有用真瓷坛的,多为白底青花的瓷坛或瓷缸。花会在走会表演时,瓷质的坛子在身体的各部位单摆浮搁,做种种飞舞式样,极为巧妙。瓷坛的表面非常光滑,耍花坛者将坛子放于头顶上,然后移于鼻上,移于口上,或是将酒坛、瓷坛拋向头顶,然后用头、肩、肘、手指接住,承接瓷坛后,还要在鼻、额、嘴等部位不断地移动,作种种姿势,而且不许用手扶持。走会时艺人将坛子在身体各部位立转、横转、斜转、竖立、倒立、斜立,总能使坛子在周身旋绕,令人目眩神迷。有时还要在花坛表面浇上水,使坛子更为光滑,加强表演难度。

花坛会走会表演时没有角色之分,且不化妆。演员表演时多赤背,穿黑色灯笼裤。花坛会所用坛子有酒坛、瓷坛、瓷缸等,重量不等,大小不一。坛子一般按重量可分成三种型号,最小的叫“四喜坛子”,重约2.5公斤;中号的叫“长瓶”,重约4公斤;大号的称瓷缸,重量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

耍花坛有单人表演和双人表演,双人表演主要是对扔对接,双方用头顶来顶去,必须配合默契,要求既準又稳,稍有不慎,坛子会砸伤演员或掉在地上摔碎。

吵子响连声

吵子会是俗称,正名为献音会。吵子象征庙宇钟楼内的大钟,以演奏乐器为主,有文、武之分。文吵子主要配合祭祀活动,是一种以音乐演奏为主的会档。传统民间香会“幡鼓齐动十三档”中的吵子会为武吵子,它是在文吵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武吵子表演时比文吵子多两面大鼓。吵子会是以大钹为主,有时十几位演员手执大钹同时击拍,有时则是两人对击或者四至五人围成圆圈,相互击拍。吵子演奏时最常见的曲牌有“七鼓三”“倒将袍”“十棒鼓”“入海接”等。吵子就是通过打击大鼓、铙、钹等乐器,边击打边舞蹈的大型表演,多在春节和喜庆日子进行活动。参加表演的人数不限,但需要演员为双数,表演者多时可达几十人,其中大多是年轻力壮会武术的男子。

由于武吵子的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少林武术和大秧歌,所以它既有武术强悍、勇武、粗犷、豪放的风格,又有秧歌舞蹈优美、大方、舒展、俏丽的特色,表演时动作幅度大、速度快,多副大钹同时击拍,节奏鲜明、震耳欲聋、气氛热烈、振奋人心。

吵子会虽然没有失传,但近年来也越来越少见了。当年在门头沟区的塔阿和千军台,吵子圣会闻名一时,现在仅有几档吵子会在民间活动,如“金盏乡长店村众声同乐吵子圣会”“金盏乡长店村众友同乐吵子圣会”“东坝地区北门村会友同乐吵子会圣会”等。

吵子会表演时不化妆,也无角色之分,表演者身穿黄上衣、黄裤子,扎黄头巾,足蹬黑色快靴。道具大钹为铜质,钹面直径31厘米,两面钹均用1米见方的红、绿色绸子各一条,并拢后一角穿入钹碗(民间称“瓮头”)的孔中,系一死结。其他乐器有大鼓、大铙、旋子、海笛、单皮鼓,伴奏乐器有大钹、小镲等,海笛在表演中起着间奏和对舞者的提示作用。

吵子会主要活动形式一是“走街”,一是“撂档儿”。走街时,视道路的宽窄,排列二或四路纵队,会头手持令旗前行,大鼓和海笛殿后,表演者在队伍中间做一些简单的“亮钹”“对钹”等动作,边击边行。而“撂档儿”就是亮开场子在场内打,这是到了主要表演地点,或是在走街途中有店铺或富裕人家在门前摆起“接桌”时进行的重点表演。武吵子是先有音乐、钹眼,然后根据钹眼编排的动作,因此它的动作都是成套的,基本是一个曲牌一套动作,而每套动作又是由几个固定的钹眼组成。表演时,几十副铜钹同时击响,声震天地,几十名演员闪转腾挪,朝气蓬勃。

杠箱来进贡

杠箱会表演的是杠箱官押送钱粮进香的滑稽戏。杠箱代表为庙里装钱粮的工具,杠箱中所装之物代表献给神佛的供品——钱粮纸码。

杠箱会始于明代,产生于北京。明、清两朝,杠箱会主要在北京地区表演,并且多是在皇宫中为皇上表演,由于清朝康、乾两代皇帝的重视,此时期杠箱会的发展达到了高潮。

杠箱会的表演形式是文戏和武戏的结合,文戏以杠箱官诙谐动作和抓哏打趣为主,武戏以颠耍杠箱的各种动作技巧为主。耍杠箱的人不能用手来扶杠子,却要使杠箱在身体各部位来回耍练,同时还要使箱子上的铁环不停地打出的节奏与动作相互配合,具有很高的技巧性。这种文戏与武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香会中是较为少见的,体现出杠箱会“艺中有技,技中有艺”的特色。

杠箱会的组织以杠箱官为主角,由一位善于抓哏打趣的演員扮成一丑角官吏形象,由两名扮作衙役的人用碗口粗的大竹竿抬着,杠箱官在杠上可作出许多惊险动作,完全由抬杠者的颠颤作势与其配合。杠箱官身穿大红袍,头戴圆翅纱帽,嘴上饰短须,后撑一柄大伞,仿佛坐在轿子上。观众可随意向骑在竹竿上的杠箱官打趣说笑、出题发难,杠箱官接到“诉状”后可以唱一段,内容诙谐幽默而且没有固定的台词,完全倚仗杠箱官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本领现场发挥。

杠箱会表演的主要内容是“县太爷出巡”,因而要表现出官派的排场来,所以表演者扮作“官员”和衙役等最为适宜。他们边走边喊,表示开道,“官员”也假装端着官架子耀武扬威,甚为滑稽。凡有杠箱会的,各会都应当将献神钱粮交杠箱会保存,统一由杠箱官献纳神前。所以有“有杠箱,不费话”的俗语。

杠箱会所表现的故事取材于《隋唐演义》中“贾家楼三十六友结拜劫皇”,后来又将《水许》故事中“路劫生辰钢”纳入其中。杠箱官护送皇室宝物路上被劫,其扮相更为滑稽,以红果蒸饼为朝珠,大蒜当佛头,一手摇扇,一手拿烟袋,杠箱上下、杠箱前有多人手舞棍棒,做劫持状。杠箱夫做跌扑闪躲动作,这种表演方式在京城并不多见。

天平称一称

天平会是清代以来一档以唱为主的香会。“天平”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因其所唱曲调为“太平调”,内容又是唱天下太平,因而称为“天平”;另一个说法是因该会的间奏乐器有一副锣鼓天平架子,故得此名。天平会也因此具有了象征意义,天平象征秤,是用来称量供品的。

说书,本是说唱曲艺的一种泛称,它包括鼓词和说评书。平会表演的曲种什不闲、莲花落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平会的演唱形式、曲调、内容都具有曲艺演唱的特点。“什不闲”源于一种特殊的器乐表现形式,它之所以特殊,就在于表演者一人可以同时演奏许多种乐器。传说后汉有一位恃才傲物的人,叫祢衡,他被曹操召为鼓吏之后,曾把号角缚在柱子上吹奏,且一手摇鼗,一手击鼓。因为他一人同时奏响三种乐器,所以闻其声者根本没料到这全是他一手操纵的,还以为是有一支乐队在演奏。后来,人们认为这种游戏很有意思,就设计出了手脚都能操纵乐器的联动装置,使一人能同时演奏多种乐器。

莲花落曲牌原是当时寺庙僧侣们诵经时所唱的一种曲调,是僧侣们用于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由于僧侣们出寺募化时也唱此调,于是莲花落的演唱形式传入民间,并得到了广泛传播。进入民国以后,什不闲、莲花落仍常演不衰,当时最有名的艺人首推“抓髻赵”,原名赵奎顺,清内务府正红旗人。因他在走会演出时梳两个抓髻,于是得到了“抓髻赵”的绰号,原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了。当时的传统曲目有《摔镜架》《百虫名》《大西厢》等,彩唱曲目有《十里亭》《小化缘》《赴善会》《夜宿花亭》《捕蚱蜢》等。

天平会演唱的大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最常见的有“四大活”,又叫“四子”,即《锯大缸》叫锯子,《十里长亭》叫亭子,《王小赶腿》叫腿子,《墙头会》叫墙子。还有一些“什不闲”所演剧目名称,如《七里长亭饯别》《赴善会》《老妈上京》等,各角色均为戏曲人物扮相,在表演时也很注意手、眼、身、法、步的运用,动作皆同戏曲,表演时具有较强的舞蹈性。

神胆来蹲底

神胆即胯鼓会,又称大鼓会或锅子会。据说北京最早的一档胯鼓会在白纸坊,相传这档香会是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带过来的,朱元璋曾御赐这档大鼓会为“神胆”。此会最具声威,大鼓一擂,声传数里。

胯鼓会分文武两类,文会一般有8或10面直径近1米的大鼓,8个“沉子”,即比一般铜锣略厚的小铜锣,4对花钹;武会除了有大鼓和沉子,还带24对花钹,由少年边敲击边舞蹈,故又称花钹大鼓或大鼓带花钹。武会的表演比文会活泼欢快,有对钹、串档对钹、大筐锣、反串跟头、竭子爬等。

胯鼓会表演气势雄浑,响声如雷。壮汉鼓手头扎黄色布包头,用一条宽布带把上嵌铁环的胯鼓挎在脖子上,左手扶鼓,右手以鼓槌击鼓,边行进边击奏。鼓点有许多套路,俗称72套鼓点,常用的有开门鼓、截鼓、冷点、鬼叫门、三参等,表演时以快慢、轻重和变化敲击部位来表现技巧。

胯鼓会的表演者由8位鼓手和数十名少年组合而成。鼓手以鼓带斜挎大鼓,边行进边击奏,鼓钹声响交相呼应。接会或献档时,12名少年分站为两行,每人手拿一对小钹,鼓手挎8至10面大鼓分列两旁,将大鼓放置于地,击奏特定的鼓点套路。按鼓点套路,少年双手持小钹相互击奏,变换队形,表演武功,称“折锅子”。单人、双人、三人或四人相互配合击钹翻跟斗、打把式,具有独特的舞蹈动作,雄健与稚气相映成趣。

胯鼓的表演要求表演者具有较好的基本功,击打、翻滚十分活跃。由于小孩子的腰软,一般练花钹的孩子从八九岁就开始练功,到十二三岁时进行表演,年龄大了就改为鼓手击打大鼓。走会表演时少年们要穿上彩衣、彩裤,一边击钹一边举起钹来排成种种吉祥词语,如“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还要做出多种多样的筋斗表演。

因胯鼓会即有大鼓又有花钹,内容多、人员多、耗资多,举办相当不易,在历史上此会档并不多。

猜你喜欢
动作
动作不可少(下)
动作不能少(上)
巧借动作写友爱
下一个动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一般过去时
Aetion(动作)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
请你跟我这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