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项工作为抓手 推动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活力提升

2021-03-28 02:51团山东省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1期
关键词:省属共青团全省

今年以来,团山东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决策部署,改革创新,务实作为,推动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强思想,筑牢信仰之基

学习讲话精神,提升政治站位。组织国企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国企青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举办“国有企业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读书班”,在全省国有企业中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动员国企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采取一周一调度、一周一排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方式,让“青年大学习”在基层车间、一线班组扎实落地。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要求,推动“青马工程”进企业,采取“集中培训”和“跟踪培养”方式,在国网山东电力、山东高速集团、浪潮集团等驻鲁央企、省属国企、重点民企试点实施“青马工程”,首期培养青年政治骨干290人。

注重典型引领,发挥示范作用。组建国有企业团干部、青年职工“宣讲团”,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政治理论宣讲活动,用好疫情防控、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等生动教材,用青年榜样、青年故事带动青年,引导国企青工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举办“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集体)”系列事迹分享会,鼓励企业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建机制,夯实组织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规范制度保障。联合省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意見》,对强化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的组织和队伍建设、推进团的工作创新发展等作出明确要求,为国有企业共青团开展工作提供根本依据和遵循,让共青团的声音在国有企业听得到、有反馈、真落实。

优化机制建设,促进工作落实。完善工作调度机制,将行业系统、重点联系企业纳入团省委工作部署、通知下发、会议培训、荣誉表彰范围,进一步建立粘性联系、加强资源注入、激发工作活力。创新工作评价机制,围绕团的工作“三力一度”制定年度工作评价量化指标,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一票肯定”导向、执行“一票否定”办法,推动国有企业共青团整体活力提升。

整合优势资源,扩大组织覆盖。联合省国资委下发《关于在省属企业推动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推动在省属国有企业普遍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实行“青工委与团组织双挂牌”制度,通过整合委员会各方资源,进一步强化企业共青团工作力量、服务能力、活动成效。

搭平台,丰富服务载体

擦亮传统品牌,服务青年岗位建功。疫情期间,发动各级国有企业组建1300余支青年突击队,形成以青年突击队为主力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联动的“号手岗队”矩阵,投身全省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青年文明号”优化调整试点工作为牵动,发挥27家组委会成员单位作用有序推进创建、认定标准制定工作,推动“青年文明号”选树由“标准”向“标杆”转变。注重“青”字号品牌提质增效,通过摸清底数、建档立案、复审复核,摘牌“问题号”、清除“问题人”、收回“问题荣誉”,以动态管理激发品牌的内生动力。

拓展比武竞赛,服务青年技能提升。以“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兴鲁”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比武为抓手,推动赛事品牌向国有企业纵深延伸,最大限度提高国企青工参与度。2020年在全省范围举办青年职业技能大赛32场,为一线青工提供展示、学习、交流、提升的广阔平台。

聚焦科技创新,服务青年人才培养。联合27个行业系统团组织,组建青年专家“导师团”,发挥“传帮带”作用,精准指导青年创新团队成果研发、培育、转化,大力培养青年科创后备人才。动员85家重点联系国有企业建立融合共享青创平台,推动各大企业打破专业壁垒组建青年“科创团”,构建由团干部任团队组长、青年员工为实践主体的青年科创工作室,整合资源服务青年创新创效。

提实效,服务中心大局

举办“青企峰会”,服务全省招商引资。举办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瞄准与山东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大咖进行重点对接,邀请包括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独角兽、瞪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优质企业在内的360余位重点嘉宾参会,了解企业诉求,掌握项目情况,为企业签约和项目落地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围绕“扩大峰会朋友圈,提高项目落地率”目标,打造“青企峰会”总部基地,汇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要素资源,形成青年创新创业新高地,新招引优质推介项目37个,总投资额1138.9亿元,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实施“青鸟计划”,服务全省招才引智。“青鸟计划”以实习实践、高质量就业、“双创”空间、校地合作为四大支撑,联系齐鲁学子,促进青年人才回鲁就业创业,实现“引凤还巢”,助力“招才引智”。利用“青鸟计划”平台,对接36家省属国企、驻鲁央企,提供就业岗位1279个(需求人数7983人),实习岗位3184个(需求人数11094人),服务8479名高校学子、青年人才在鲁就业、实习。

建设“希望小屋”,服务全省脱贫攻坚。聚焦8至14岁的贫困家庭儿童,启动“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为全省首批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改善学居环境,推动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发动重点联系的省属企业和中央驻鲁企业,积极参与“希望小屋”募捐、自建、公益服务等,41家国有企业共募集资金1881万元,建成和在建小屋近2000个。

猜你喜欢
省属共青团全省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省属国有企业多元化发展研究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省属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趋势与应对
发展“强、大、优、秀”的省属中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