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班会课的设计及实践

2021-03-29 02:10陈正新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特色美食班会课共育

陈正新

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道路上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而言是助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行为规范有着积极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家校共育班会课,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措施,并积极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从而将两者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在班主任的调动下,家长应该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时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法,向大家分享独特、有效的教育方法,再通过大家的讨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做好学生的后勤工作。家校共育是学生成长成材的关键步骤,班主任作为中间人,只有不断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断创新家校共育的途径,才能让家校共育班会课达到真正的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一、班会课背景

班会课不仅是师生互动交流、加深了解的最好途径,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班主任可以通过有效组织班会课,总结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出一定的建议,帮助学生设立接下来的学习目标,有效激发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不足会给学生的未来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家长陪伴的缺失可能会使学生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学校、班级的活动中越来越不积极,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也会受到影响。班主任需要正确引导学生,降低不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从笔者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来看,合理设计班会课不仅能落实家校共育,逐步提高家长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能在促进家长和学生进行良好互动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二、班会课设计

(一)前期准备工作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級的微信群或QQ群通知活动、布置作业,和家长交流教育经验。在明确班会课开课时间后,班主任至少提前两周询问是否有家长愿意参与本次班会课,在报名截止后统计参与班会课的家长人数,并与这些家长沟通班会课上需要讲解展示的内容,告知家长参会时间和地点。

(二)班会课的内容选择

在传统的班会课中,部分班主任忽略了实践性,讲授的内容太过空洞。班主任应选择更贴近生活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班主任还要尽量使家校共育班会课的内容多种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班主任可以采取亲子活动的形式,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以改善和优化亲子关系。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会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地方特色美食,提升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感,提高参与率。

(三)班会课目标

以笔者开展的一节亲子共同制作地方特色美食的班会课为例,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通过家庭制作地方特色美食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通过学生分享制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口才、胆量、记忆能力,达到教育目的。三是通过家长分享育儿经验,互相交流,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促进家校关系和谐。

三、班会课过程

(一)家长大讲堂

教师可以开展与地方传统特色美食的历史、制作等有关的家长大讲堂。家长可以结合家校共育班会课的主题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其他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在每一位家长讲完后,班主任可以再对家长的讲解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真正有所收获。

(二)家庭制作地方特色美食

教师可以以1~3个家庭为一组,分发准备的食材,让家长和学生制作地方特色美食。例如,为了保证课程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安全,并达到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笔者在班会课选择了酿皮制作。课前,家长和学生合作准备食材,制作酿皮,备好调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做主要操作者,家长从旁辅助,很快完成了美食的制作。课堂上,家长在一旁进行讲授,指导学生用调料拌制酿皮。这个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感情,还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家长日常准备饭菜的辛苦,让学生学会了体贴父母、孝顺父母。

(三)学生分享制作过程

在分享美食制作过程时,学生要陈述酿皮的历史、前期制作的工艺、拌制的食材以及自己试吃的口味。同学之间可以联系生活中接触过的其他美食,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交流,相互学习。

四、家长的育儿经验分享

(一)与孩子平等相处

很多家长总是以长辈的口吻教训孩子,这样虽然让孩子对家长有了一定的敬畏心理,不敢轻易忤逆家长,但久而久之,孩子会与家长越来越疏远,就算遇到事情,也不会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相反,如果家长把自己放到一个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愿意理解孩子的想法,并从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件事的利弊和可行性,然后让孩子选择是否还会去做这件事,孩子就会慢慢与家长越来越亲近,愿意和家长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者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征求家长的建议。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更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二)不要攀比、焦虑

家长对孩子抱有期望,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一些家长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时,会产生攀比的心理,并在攀比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欲望加注到孩子身上,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还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胜负欲,享受不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五、班会课反思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紧密相连,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家校共育班会课,不仅能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实时动态,还有利于集中学校和家庭的优质资源,建设更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校园环境,助力学生的成长。

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者,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着长期影响,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所采用的不同解决方法也有家庭教育的影子。学校教育能系统地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家校共育班会课是联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纽带。班主任要重视班会课,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家长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特色美食班会课共育
“花样”班会课
非洲特色美食,兰州牛肉面
乡村特色美食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