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特性黏度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制备

2021-03-29 10:47姜亚洁鞠洪斌王亚魁於水新骆晔媛
印染助剂 2021年3期
关键词:反应时间甲基自由基

苏 耿,姜亚洁,鞠洪斌,王亚魁,於水新,骆晔媛,耿 涛

(1.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2.上海艾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333)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是一种水溶性好的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被广泛用于石油开采、造纸、水处理等领域[1-2]。合成PDMC 的方法主要有溶液聚合法(水溶液聚合、有机溶剂聚合)、反相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等。水溶液聚合法的成本低廉,受到大多数学者的青睐[3-4]。

本实验以K2S2O8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合物PDMC,探讨DMC用量、K2S2O8用量、Na4EDTA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对聚合物特性黏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较佳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用量DMC 制备不同特性黏度的PDMC,探讨PDMC 特性黏度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1 实验

1.1 试剂

K2S2O8(分析纯,天大化学实验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工业级,质量分数80%,山东万多鑫化工有限公司),Na4EDTA、硅藻土(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1.2 制备方法

依次称取单体DMC 50.000 0 g、水50.000 0 g、引发剂K2S2O80.280 0 g[0.70%(对DMC 质量)]和引发助剂Na4EDTA 0.040 0 g[0.10%(对DMC 质量)]于250 mL 三口烧瓶中,并通入氮气至反应结束,室温下搅拌,水浴升温至65 ℃,回流6 h 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淡黄色胶状产物。

1.3 测试

特性黏度:按照GB/T 12005.1—1989《聚丙烯酰胺特性黏数测定方法》测定。

结构表征:聚合胶状产物PDMC 经丙酮提纯、真空干燥、粉碎得到粉状PDMC 样品,采用KBr 压片进行IR 测试,以D2O 为溶剂进行1H NMR 测试。

絮凝能力:配制1%的硅藻土(平均粒径5 μm)悬浮液,取100 mL 置于150 mL 烧杯中,滴入不同分子质量的阳离子PDMC 溶液,使絮凝体系中PDMC 质量浓度为0.3 mg/L,用磁力搅拌器高速搅拌30 min 后停止,20 min 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60 nm 处测试透光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PDMC 制备工艺优化

2.1.1 K2S2O8用量

由图1 可知,当K2S2O8用量在0.10%~0.70%时,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大,PDMC 的特性黏度增大。引发剂是产生自由基聚合的活性中心,引发剂用量较少时,溶剂的“笼子效应”使引发效率偏低,聚合反应速率慢,PDMC 特征黏度低;当引发剂用量不断增加时,在满足“笼子效应”和诱导分解的消耗后,多余的引发剂开始引发聚合反应,PDMC的特征黏度增大,在用量为0.70%时达到最大;但当用量在0.70%~1.00%时,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大,PDMC 的特性黏度降低。这是由于引发剂用量过多,引发速率迅速提高,体系中自由基浓度急剧增大,体系温度急剧上升,反应体系受热不均,部分反应发生暴聚,聚合物无法形成大分子链。因此最佳引发剂用量为0.70%。

图1 K2S2O8用量对PDMC 特性黏度的影响

2.1.2 DMC 用量

由图2 可以看出,当DMC 用量为30%~40%时,随着单体用量增大,自由基诱导单体反应的概率增加,聚合物特性黏度增大。但当用量超过40%时,单体间有效碰撞概率增加,反应速率加快,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反应速率进一步增加发生暴聚;同时,大幅升温还会使引发剂过早分解,聚合反应剧烈,平均聚合度下降,PDMC 特性黏度下降。因此DMC 最佳用量为40%。

图2 DMC 用量对PDMC 特性黏度的影响

2.1.3 反应温度

由图3 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PDMC 的特性黏度不断增大,因为温度升高,单体自由基活性提高,反应速率加快,聚合物特性黏度增加;当反应温度大于65 ℃时,PDMC 特性黏度下降,因为反应温度过高,自由基分解速度过快,链转移速率大于链增长速率,使引发剂诱导分解[5],引发效率下降,PDMC 特性黏度下降。因此,最佳反应温度为65 ℃。

图3 反应温度对PDMC 特性黏度的影响

2.1.4 Na4EDTA 用量

由图4可看出,随着Na4EDTA 用量的增加,PDMC特性黏度先增大后减小。可能是因为DMC 中有少量金属(铁、铜)离子,Na4EDTA用量较少时可以络合体系中的微量金属离子,起阻聚作用的金属离子减少,进而提高PDMC 的特性黏度[6]。但是当Na4EDTA 用量进一步增加时,因自身也是一种杂质,阻碍了聚合反应的进行,PDMC 特性黏度降低。因此最佳的Na4EDTA用量为0.04%。

图4 Na4EDTA 用量对PDMC 特性黏度的影响

2.1.5 反应时间

由图5 可知,随着反应时间延长,PDMC 的特性黏度增大,当反应时间超过5 h 后,PDMC 的特性黏度趋于平稳。因为随着反应时间延长,体系中的自由基被逐渐耗尽,聚合物链增长速率变慢,聚合速率降低,所以当反应时间超过5 h 后,PDMC 的特性黏度增长速率趋于平缓。因此反应时间选择5 h。

图5 反应时间对PDMC 特性黏度的影响

2.2 正交实验

取DMC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时间控制在5 h。由表1 可知,RA>RB>RD>RC,说明DMC 用量对PDMC 特性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引发助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PDMC 较佳合成工艺为A2B1C2D2,即DMC 用量40%,65 ℃,K2S2O8用量0.70%,Na4EDTA 用量0.04%,5 h。在较佳工艺条件下重复实验3次,PDMC 特性黏度为1.81 dL/g。

表1 正交实验合成PDMC

2.3 结构表征

由图6可知,DMC(ν,cm-1):3 017~2 956,1 470(C—H),1 712(CO),1 618(CC),1 293~1 194(C—O—C),954(C—N);PDMC(ν,cm-1):3 017~2 956,1 470(C—H)和1 618(CC)弱于DMC,954(C—N),1 712(CO),1 293~1 194(C—O—C)。

图6 DMC(a)、PDMC(b)的红外光谱图

由图7 可以看出,DMC 的化学位移:6.43~5.75(CH2C),4.52(—O—CH2—),3.82(—N—CH2—),3.25[s,—N(CH3)3],1.90(sC—CH3)。PDMC的化学位移:4.52(—O—CH2—),3.82(—N—CH2—),3.25[s,—N(CH3)3],1.97(s,—CH2—C—),1.00(s,—C—CH3)。

图7 DMC(a)、PDMC(b)的1H NMR 谱图

IR 和1H NMR 证明已成功制备聚合物PDMC。

2.4 絮凝实验

根据正交实验的优化结果,对PDMC 特性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DMC 用量。固定Na4EDTA 用量为0.04%、反应温度为65 ℃、反应时间为5 h,改变DMC用量来制备PDMC,不同DMC 用量制备的PDMC 特性黏度如图8所示。

图8 不同DMC 用量制备的PDMC 特性黏度

由图9 可知,随着PDMC 特性黏度的增加,硅藻土模拟废水的上层清液透光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在特性黏度为1.38 dL/g 时达到97%左右,对硅藻土模拟废水有良好的处理能力。

3 结论

(1)以DMC 作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成功合成了PDMC。

(2)当DMC 用量为40%、K2S2O8用量为0.70%、Na4EDTA 用量为0.04%、65 ℃反应5 h 时,PDMC 的特性黏度为1.81 dL/g。

(3)PDMC 对硅藻土废水有良好的絮凝能力,在絮凝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PDMC 特性黏度越大,絮凝效果越好。

猜你喜欢
反应时间甲基自由基
UIO-66热解ZrO2负载CoMoS对4-甲基酚的加氢脱氧性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甲基芳烃液相氧化反应活性分析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能延缓衰老的蛋白质
选择离子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食醋中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
利用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研究
羟自由基氧化对大豆分离蛋白理化和乳化特性的影响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