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1-03-30 08:48蹇宇珊宋夷白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古运河环城滨水

蹇宇珊,宋夷白

(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指靠近海、湖泊、江河等,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的开放区域[1],它不仅是珍稀的城市资源,还是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场所。不同于城市的一般水系,见证时代变迁的古运河不仅具备传统的水上运输功能,其滨水区还记录着历朝历代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今,虽然其传统商业运输功能逐渐衰退,但蕴含的历史文化依旧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因此运河滨水空间的塑造已然成为国内外城市开发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2]。而在普遍粗放式的保护与更新下,运河滨水空间始终存在历史文化展现力不足、沿岸空间品质不佳以及与周围环境缺乏联动关系等核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熊伟婷[3]等人以伦敦聂政运河为例,从挖掘多元人文、协调周边用地、构建交通体系、组织蓝绿网络四个方面总结了城市游憩空间发展模式。Sasaki 事务所[4]为重拾芝加哥河的休闲效益,置入步道独立系统,并根据各个街区的定位设计多样步道形态,形成了一系列与河道相联系的功能空间,从而带给使用者多样的空间体验。李青[5]以绍兴环城运河滨水区为实例,从“城市双修”的视角对老城滨水区进行生态修复以及城市修补。厉泽萍[6]等人基于产城融合的理念,从可持续发展、肌理差异化、多尺度协调和多层级复合四个方面提出杭州运河拱宸桥段滨水空间的更新策略。翟丽丽[7]等人从旅游角度,通过完善城市水网、规划旅游节点以及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一条系统的环水系旅游线路。

虽然上述研究从产城融合、文化旅游、多元人文、生态环境、复合交通的角度对运河滨水空间进行更新改造,但因滨水空间所处空间环境的差异,需要结合城市文脉进行区别设计。无锡环城古运河作为无锡人的母亲河,承载着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记忆。本文从空间、功能及文化多个角度分析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现状及现存问题,并有针对性的从交通体系、空间布局与文化表达等方面对运河滨水空间活力提升进行研究。

1 古运河滨水空间现状

1.1 古运河概况

京杭大运河流经之虞,水路通达,物产丰富,被誉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黄金水道[8]。无锡环城古运河隶属于京杭大运河江南运河段,是京杭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9]。它北起吴桥下的黄埠墩,南至跨塘桥,全线长约11.8km,如图1所示。

古运河始于公元前1300余年,泰伯奔吴,率民筑土城、开伯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开凿了吴古水,后经隋炀帝疏浚与拓宽,开凿了江尖经羊腰湾至跨塘桥的古运河,无锡环城古运河基本形态自此形成[10]。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陆路交通的不断发展,环城古运河航运价值日益渐微,取而代之成为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依附而生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城市文脉与群体记忆的载体。与古运河相关联的街巷市井文化、码头文化、米市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是无锡发展的缩影,彰显着独具城市特色的运河文化“软实力”[11]。

图1 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研究范围

1.2 滨水空间现状

1.2.1空间联系

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是老城区核心的公共活动空间,周边分布众多历史人文古建以及公园绿地等,资源条件优越。由于水对于人类具有强烈的亲近感,位于城市中的滨水地块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属性[12]。环城古运河的滨水区域多为住宅区,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流。环城古运河西面紧邻解放环路,公共交通站点密布,可达性较强;然而古运河东面道路等级较低,到达场地的方式主要为步行、骑行与自驾。 2018年,无锡梁溪区采用“三圈双线”[13]结构,构建了多元复合的通河游憩路线。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拆临拆违,打通沿岸断点空间。规划设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漫步道和小游园,保证滨水空间的步行连续性以及体验性。在合理规划水上交通游线的前提下,古运河沿岸共设15个码头,衔接陆路交通与水上交通,提供便捷舒适的水上观光体验。

1.2.2功能组织

自2008年起,无锡政府以“四门八区”[14]为规划框架对运河沿岸进行景观设计。 “蓉湖溯源”段和以江尖公园为核心的“北塘米市”段腹地广阔,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及文化设施配套完善,是环城古运河畔最具特色的城市绿地公园。余下六个段落受交通空间挤压,滨水空间沿运河呈带状分布。其中标准段的景观设计均为植物、漫步道、码头、亭廊、座椅等简单要素的组合,人群的活动方式仍以自发性活动为主。而节点空间的设计手法较为丰富多变,如“梁溪晓月”段的西水敦,以工商文化为主题,围绕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进行景观设计,在墩上设置观景亭、亲水码头、戏台、文化雕塑,已然成为居民散步与游客观景的好去处,如图2所示。出于防洪需求和安全考虑,驳岸形式以垂直型人工驳岸为主,沿岸均布设码头与亲水平台,为人们提供垂钓、游船、休憩等活动的场所。

1.2.3场所文化

流淌千年的环城古运河遗留了丰硕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环城古运河周边地区文化遗存共51处,详见表1。目前采取的文化遗产保护路线为“点—线”的路线形式,即首先对文化遗产点进行“针灸式”的保护与活化,如将蚕丝仓库改为休闲设施及创意设计中心[15];然后采用滨水步道将原本割裂分散的文化地标闭合成环,为人们提供流畅的观景游览体验。

表1 无锡环城古运河周边文化遗产资源表

无锡环城古运河历经千年风霜,传说掌故与历史事件流传至今。运河滨水空间采用墙绘、石刻、雕塑等形式将历史场景生动地呈现在大众眼前。滨水空间的构筑物小品采用白墙黛瓦的建筑风格、形态各异的洞门与漏窗、屋檐起翘的攒尖亭等江南元素,展现江南水乡地域特色。

图2 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现状

2 问题分析

2.1 空间联系薄弱

滨水空间与周边环境缺乏统筹设计,导致空间联系不佳。首先体现在古运河滨水空间的辐射力不足。滨水步道仅作用于“一河两岸”,未能有效地联系周边人文古建与公园绿地。其次滨水空间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效率不高。滨水空间东段沿线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较低,且缺少相应的自行车停放点,以致绿色交通换乘效率低下,空间易达性较弱。部分滨水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接口处,因大量住宅楼盘的“霸占”、城市快速路的空间切断以及防洪墙的视线阻隔,出现“邻水不见水”的窘境。

2.2 功能组织单一

滨水空间标准段步行体验单调无趣,人群活动多为散步、休憩、垂钓等自发性活动。节点空间设计手法单一,均为亭、廊、桥、亲水平台、码头等要素堆砌,未能结合段落文化主题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环城古运河桥梁众多,其桥下空间处于河道与道路的交汇处,称为灰空间[16]。桥下空间尺度虽亲切宜人,但未能充分利用,沦为“无用空间”。驳岸处理为单一的立式人工型护岸,亲水活动仅限于垂钓以及游船项目,亲水体验不佳。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基础休憩设施较为完善,但缺乏与步行体系相配套的文化及休闲性商业设施。滨水空间以路径照明为主,部分照明颜色杂且纯度高,应略做调整。

2.3 文化体验不佳

环城古运河滨水步道将沿岸的历史遗迹串联成环,构建一条连续的运河文化展示带。但运河文化建设仅停留在“点—线”的串联,缺乏“线—面”的系统组织,未与周边的人文故居、园林景点、古建洋房、宗教寺庙等运河记忆场所进行东西向的延伸与联系。滨水空间对于运河历史文化信息的展示趋于表层化,沿岸的桥洞壁画、石刻、雕塑均为静态展示,缺乏人与景之间的互动性与体验性。

3 古运河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3.1 交通体系层面

场地的可达性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滨水空间的活力,便捷的游憩路线可以拉近水城关系,实现“还河于民”[17]。古运河滨水空间应衔接城市路网,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性。在滨水步道的基础上,首先连接周边街区步道,将街区的支路以及支小路融入滨水步道体系,实现居民出行的便利性与通达性。然后串联周边公园绿地,形成以古运河滨水空间为核心、向老城区辐射的绿地公园系统。最后整合改造周边闲置空间,将其与步行体系进行空间上的串联。通过以线带面的方式,并结合多元立体的空中步行廊桥,丰富空间体验及观景方式,强化滨水空间的可达性。

“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交通换乘系统与绿色出行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空间的可达性。结合公交系统合理分配沿岸公交站点,并增设固定共享单车停放点,有序衔接城市交通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交通网络组织分析

3.2 空间布局层面

3.2.1精心的功能布局

古运河滨水空间应充分连接周边环境,并提供丰富的滨水功能支持,满足居民与游客的使用需求。根据段落不同的主题定位,增加积极业态与功能,比如将北仓门码头与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联合规划,向运河边拓展艺术展览、文化交流等功能。在展现工商业文化的业勤码头广场,将遗留的工业遗迹与构筑物小品相结合,让人们在使用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对于桥下的灰空间采用景观微介入的手段,通过材质的选择与色彩的运用让原本昏暗的桥下空间得以利用。

3.2.2多样的亲水体验

因滨水空间腹地有限,在考虑河岸的过洪需求与安全性下,滨水设施应尽可能靠近岸线,在标准段选定人流聚集点建设休憩码头与平台,突破立式驳岸的空间限制。如随着水流的力量和水位变化而摆动的悬浮码头,通过感官与多维度体验式设计,增强人与景观的互动性。在滨水广场空间,可结合水上栈道、阶梯、平台等亲水设施来丰富岸线形态,并组织多样亲水活动,比如放河灯、游船娱乐、水上饮酒品茶等,打造 “水上会客厅”。

3.2.3完备的公共设施

滨水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有效提升空间使用率与人群停留度。在重要节点空间对服务设施进行功能升级,使之成为集休憩、售卖、卫生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兼顾居民、游客及工作人员的需求。照明设计在滨水景观中尤为重要,在原有路径照明的基础上加强重要节点空间的艺术化照明,比如以望湖门为背景利用互动光影装置展现南门外烧窑、造船、冶铁的河畔往事,丰富夜间文化体验。

3.3 文化体验层面

3.3.1运河文化体验路径的构建

在滨水步道的基础上,将各历史文化遗产点整合为高品质的城市文化脉络,打造一条沉浸式的运河文化体验路径,如图4所示。首先梳理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进行分类整理,提取文化主题。然后结合节点标识引导、文化艺术展示墙、公共艺术装置打造文化场景。最后结合文化路径铺装以及政府开发的手机客服端“漫游梁溪”进行空间导览,引导人们对记忆场所进行文化探索,打造一条沉浸式“运河发现之旅”,如图5所示。这不仅便于城市旅游系统的规划组织,还利于重塑公众对运河文化信息的认知与传播。

图4 文化体验路径

图5 “健康路-后溪路”文化体验路径分段设计

3.3.2历史文化信息的现代诠释

(1)充分运用“艺术微介入”手段,打破运河文化展示单一性的现状,引发一场历史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对话,吸引年轻群体。比如以涂鸦、壁画的现代艺术手法讲述筑河史话、四大码头、八大民族工商业企业的历史故事;采用艺术装置诠释运河文化内涵。

(2)引入多种形态的文化活动亦是激活空间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打造集老字号商铺、文创商店、非遗工作坊的多元文化市场,吸引市民和外来游客休憩社交、打卡拍照与购物消费,让人们在互动体验中感受运河文化。

4 结语

滨水空间作为珍贵的城市资源,已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无锡环城古运河作为我国运河遗产的典型代表,其属性特点在空间、功能、文化上具有交叉耦合性。本文以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的现状问题分析和优化策略设计的运河滨水空间活力提升思路,并有针对性地从交通体系、空间组织、文化体验三个角度设计了该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进一步挖掘该运河的活力潜质,从而为其他具有相似属性的滨水空间优化策略设计提供借鉴。该研究仅从空间、功能、文化这三个角度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然而,古运河具有多样性,更多角度的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古运河环城滨水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技术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应用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环城旅行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古运河小学三(2)中队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