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将焕发中国建材工业第二春

2021-03-30 12:27袁志洲
江苏建材 2021年4期
关键词:建材工业建材行业基础设施

袁志洲

(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1000)

0 引言

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从规划到行动,逐步落实到各领域各行业,正在向纵深推进。据商贸部公布数据,前七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7.8万亿美元,年平均双边贸易额超万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四分之一,我国企业对相关国家的直接投资1 100亿美元,新签定承包工程合同额8 000亿美元,利用沿线国家外资500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4个国家,人口总量44亿,占全球的63%,经济总量21万亿,占全球的29%,沿线国家大部分是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巨大,与中国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很强,“一带一路”贸易中很大一块是建材行业的大市场。

1 “一带一路”为建材行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1.1 “一带一路”孕育中国建材行业第二春

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四十年,无论是经济顺利发展,还是遇到金融危机,其中一个起重要拉动作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角是建材行业。中国建材工业在大背景、大环境中顺势而为,应运成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材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推向发展颠峰。如果把中国建材这一发展阶段比喻为第一青春期,随着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中国方案的实施,中国建材工业将迎来第二个发展青春期。在世界后四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建材工业还将大显身手,担当主角。当前的新冠疫情以及世界秩序的混乱,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七年来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空间,其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为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提供新路径,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同时为中国内地企业和中国建材工业提供了新机遇。

1.2 “一带一路”让中国建材行业大有可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建材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欢迎,特别是随着中欧班列、丝路电商的快速发展,共建国家的贸易潜能进一步释放。2013~2018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27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比重由25.0%升至27.4%。发展是解决各个国家一切问题的根本。七年来,中国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积极与沿线相关国家开展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和产业合作,探索出共同发展方案。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选项。中国向他们推荐优选实施的基建项目是基于中国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被许多沿线国家接受,一些国家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缓解了多年未决的交通压力。如吉布提,中吉共建的多哈雷多功能港设计年吞吐能力708万吨、集装箱20万标准箱,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为吉布提成为未来的亚丁湾新转运中心奠定了基础。中方帮助柬埔寨建造了亚洲第一混凝土长坝,桑河二级水电站5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产能占柬埔寨全国总装机容量1/5以上。在越南、菲律宾,中国也有以建材为主要原材料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3 基础设施投资合作是“一带一路”重要内容

2013~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6.2%,其中较大的投资项目都是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建材行业是最大受益者。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中国建材企业与其他企业一道在24个共建国家推进建设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364.8亿美元,入区企业超过4000家,上缴东道国税收近24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6.5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的对外投资已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基础设施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的第一个五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总数已达93个,累计批准项目投资额逾75亿美元;丝路基金已签署28个项目,承诺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同时,“一带一路”还通过第三方合作,将更多国家和更多资源吸引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逐渐形成了区域性或区域间基础设施供应的综合平台。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已逐步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正在形成新的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共同体。其中大多数国家更热衷于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主体工程都与建筑材料相关。中国拥有庞大的建材生产能力和较好的技术装备,适逢中国建材处于关停并转、提档升级时期,这为中国建材行业创造了第二个青春期且有可能绵延三十年以上。

2 “一带一路”将带给中国建材行业大份额蛋糕

(1)全球需求旺盛。2020年底我国与非洲联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非洲联盟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目前我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2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文件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领域,明确了合作内容和重点合作项目,也给中国建材行业划定了新的行动路线图。

(2)迅速占据市场。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呈分化发展态势,但总体对建材需求量仍在不断攀升。沿线国家最大的需求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建材成为大市场的格局不会变。中国建材工业在国家发展中逐步建立了庞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中国的建材装备和技术都特别适合沿线国家的实际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在“一带一路”沿线,65%以上的水泥、玻璃等以及82%价廉物美的中高端建材装备都是由中国提供的。中国建材相关企业还通过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厂的方式落实合作,将中国的产能,包括设计、装备、制造方面的能力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满足了沿线国家的需要,也实现了中国建材行业过剩产能的转移消化,实现了双赢效果。

(3)助力推销中国产品。分析“一带一路”合作内容和投资方向,中国建材行业商机无限。中国建材行业必须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遴选东南亚、“中东”、“北非”等核心区域市场,提供平台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业服务,实行服务属地化。可以避开当地企业的传统产品,走产品特色化、差异化之路。不仅要提供好设备、好工艺,充分利用当地的原材料,还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真正做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来。几十年来,我国建材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积淀了众多的建材行业管理人才,这是我们跻身所在国的最大优势,也是我们利用技术服务优势立足于国际市场的基础。我国建材产品的优势主要是综合性价比高,加上科技和管理的慷慨输出,易得到青睐。比如,我国一些有实力的建材企业在非洲创立集检验检测、建材产品和设备认证、智能控制中心、技术成果转移孵化和人才培训服务平台,明显提升了在区域市场的技术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些企业与所在国当地政府共商量共建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和实验室,承揽核心的生产服务,一方面解决了人员的培训问题,另一方面推行了我国的质量标准体系,推动了当地建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后续国际竞争提供中国质量标准。

3 “一带一路”对中国建材行业提出新要求

(1)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建材行业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国家层面提出明确要求:"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再次成为驱动传统行业转型的热词。中国在与相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推动低碳、环保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而不能单纯以赢利为目的,给当地生态造成较大损害。目前中国建材产品虽然具有数量和价格优势,但是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产品附加值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建材行业大小企业数以万计,能够走向世界、被国际认可的企业并不多,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具体分析进入各个市场的优先顺序和运营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市场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认可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更对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感兴趣,希望中国企业“授人以渔”,帮助所在国培养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以图长期发展。中国建材企业要顺应沿线国家期盼,在与当地企业的紧密合作中,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2)国企民企抱团出海。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合作是中国社会制度最大的优势,这种合作在国内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海外同样会支撑“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建材行业內企业众多,如何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发挥“大家庭”捆绑效应,这就要求大型国企带领中小型企业抱团上阵,发挥“走出去”的联动效应,以协同并进的方式共同参与国际工程竞标,地方民企可以为大型国企的工程总承包承接分包工程或备品备件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国内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咨询机构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内行业商会等组织抱团出海,发挥联合作战优势,由相关专业公司充分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环境、人文地理特征,科学合理规划全球布局,提前防范投资合作风险,提高国际合作的效率与成功率。

(3)推广运用新技术。“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制造业前进的方向,建材行业既是传统制造业的代表,更是基础建设的根本保障。中国建材工业过去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工艺更新,建材工业进入了提档升级的快车道。目前水泥生产中的“智慧工厂”,聚合了工业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仿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MEP生产执行平台、远程专家诊断系统、智能巡检系统、效能对标APP实现了生产运营阶段故障预防及诊断、远程监控及维护、实时质量把控以及行业内对标分析,为各项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大大提升了生产管理能力。建材企业应紧跟信息化步伐,积极推进新一代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推进智能化解决方案,植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探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等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备件、维修及升级改造方面也可以通过线上采购平台、区域库存APP、属地化仓储及维修基地构建完整的供应链和快速服务响应机制。只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迅速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材企业中,才能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占得先机。

猜你喜欢
建材工业建材行业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柔性仓储自动化技术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浅析新时代提升建材行业社会形象的必要性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谈谈建材工业中燃烧器具及电器的节能问题
建筑建材行业相关标准汇编
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18-2019年本)
建材工业标准化工作会在京召开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