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浇水磨石楼地面的施工工艺

2021-03-30 14:27孙志强赵振东
建材与装饰 2021年9期
关键词:找平层分格水泥砂浆

孙志强,赵振东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1 定义

水磨石(也称磨石)是把碎石、玻璃、石英石等材料与水泥混合,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后,表面进行研磨、抛光处理后形成的水泥制品。目前分类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可按照粘结材料、施工工艺进行,其中按照施工工艺分类,分为现场浇筑水磨石、预制水磨石板材。

水磨石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1960 年代在中国新建第一条地铁站时开始大量应用,演变至今已经广为流传。常见的颜色比较单调,多为灰白色、红绿色等,因其表面具有光滑、平整、观感好的特点,且防水性好、易清洁,在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使用比较广泛,如餐厅、库房、学校、商场、医院等。

传统水磨石工艺因护理简单、易开裂、易磨损的特点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磨石材料及工艺的进步,现代水磨石出现丰富的色彩和图案,表面硬度、耐磨度、亮度相对传统工艺都有较大的提升。

2 工程实例

2.1 某学校项目楼地面工程

某工程为新建学校项目,工程规模为:教学楼8 栋、宿舍4栋、图书馆1 栋、食堂1 栋、风雨操场1 栋、报告厅1 栋、看台及连廊。其中应用水磨石面层的楼地面约有8.5 万m2。工程的难点集中在工程量大、工期紧、穿插施工多。楼地面设计采用:素水泥浆内掺建筑胶甩浆,20mm 厚结合层(水泥砂浆比例1:3),分格条采用铜条,规格1000mm×1000mm,并在铜条下部打眼穿22 号钢丝,10mm 厚1:2.5 水泥彩色石子。

对于这种工程量大、工序多的水磨石楼地面施工,为保证工期与施工质量,本文主要从原材料控制、严把工序两个方面着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序,加强技术交底,严把质量关、检查关,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组织施工。

2.2 工艺流程

结合传统现浇水磨石施工技术,可将工艺大致分为以下流程:面层处理→标高复核→引测50 控制线→找平层施工→镶嵌分格条→摊铺水磨石料→磨光酸洗→打蜡打磨。

2.3 质量控制要点

2.3.1 原材料把控

(1)水泥:该工程水磨石楼地面颜色经业主、监理确认,边带为红色,标准格为绿色,水泥选用强度等于为42.5 的白水泥,且同一面层使用同厂、同一批次的水泥。

(2)石粒:石子粒径按图纸设计要求,以中八厘石子为主、小八厘石子为辅,石粒浆密实度需达到60%,采用质地密实、表面光亮的白云石,含泥量不大于3%,石粒经过筛、冲洗、晾干后,按粒径不同分类堆放。

(3)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同一面层所使用的颜料必须为同一厂家、同一批次,掺入量经试验确定,控制在水泥用量的5%。

(4)铜条:厚2mm,高10mm,长度由排版分格尺寸确定,经调平后使用。

2.3.2 工序把控

(1)混凝土面层处理:为避免水磨石楼地面后期出现空鼓、裂缝、局部塌陷的问题,施工前需对楼地面基层进行技术复核:平整度、标高等,提前处理凸出部位、清理落地灰及其他杂物。修补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在下道工序的前一天浇水湿润。如果发现楼板有裂纹等情况,应告知监理、设计单位提前进行处理。基层处理完成后,经质检部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铺抹之前,在楼地面上涂刷水泥素浆一道(水泥浆比例1:0.5),待水泥素浆初凝后,开始施工找平层(水泥砂浆比例1:3),局部找平层浇筑完成后,面层使用长约2m的刮杠多遍刮平,细部用木抹子多遍搓平。为避免找平层收缩后和面层产生隔离,进而导致地面发生空鼓,可将水泥砂浆改为聚合物水泥砂浆,且强度不得低于M15。水泥砂浆养护24h 后,待抗压强度达到规定要求(1.2N/mm2)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镶嵌分格条:①镶嵌分格条之前,应提前对水磨石面层部位进行排版,经监理、甲方确认后,要求技术人员对劳务班组人员进行交底,严格按照确认后的排版图加工分格条,在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弹出分格线;②本工程使用是铜制分格条,镶嵌之前预先在下部3mm 处打眼,每米四处均匀分布,穿入22 号钢丝。镶嵌时,用平口板尺一侧与地面分格线对齐,将分格条紧贴板尺,取少许素水泥浆,在分格条底部抹倒角,并将钢丝锚固于水泥浆内,抹灰高度约为铜条高度一半,底角抹灰宽度约为1cm。为了使分格条十字交叉处拌合料填塞饱满,在交叉点50mm 范围内分格条两侧可不抹底灰。因素水泥浆具有收缩隔离的缺陷,易导致分格条固定不牢的情况发生,可将素水泥浆改为水泥细砂浆;③分格条进场后,要逐一检查,严格控制分格条的规格尺寸,保证宽窄均匀、一致。固定分格条时,应保证分格条上部平整、顺直,尤其是分格条端部连接处要严密、平整;④分格条使用5m 通线进行检查,偏差误差要求小于1mm;⑤铜条镶嵌完成后,待倒角的素水泥浆凝固满12h,洒水养护2~3d,禁止通行以免碰坏。

(4)摊铺水磨石料:①水磨石料搅拌应安排专人负责,配合比应现场取材,通过试验确定。拌和应先把颜料与水泥干拌均匀后再加水、石料进行拌合,稠度不得大于60mm。颜料掺拌量按照以水泥重量的百分比进行计算,且应在掺拌前调配完成,并过筛装袋,以便于取用;②清扫基层多余的养护用水,均匀涂刷一层水泥浆,摊铺水磨石料按照先边→中间→交叉角的顺序进行,用抹子抹平压实,及时检查平整度,严禁使用刮杠刮平,最后保证罩面石浆超出分格条高度约1~2mm;③该工程水磨石面层颜色主要为边带红色、标准格绿色,石浆填铺时应按照先红色边带后绿色标准格的顺序进行施工,待红色边带凝固后,再铺绿色标准格;④滚筒滚压前,将分格条两侧5~10cm 范围内的石料挤压拍实,再使用滚筒进行滚压。滚压时均匀用力,随时清理滚筒上附着的石渣,从横竖两个方向交替进行,以最终完成面平整、密实为标准。若发现局部石粒不均匀,应使用水磨石料补平、拍平压实,再重复上述操作,待水磨石料凝固2h 后用抹子抹平。水磨石料凝固24h 后,常温下洒水养护5~7d,温度较低时养护时间需加长。

(5)打磨与酸洗:①水磨石面层试磨时间的选择,需根据养护情况确定,通常在常温洒水养护2~3d 后可先进行试磨,察看水磨石强度是否满足打磨要求,以不掉石渣为标准,方可正式开磨;②第一遍粗磨:机头选用80 号的金刚石磨,打磨时将机头按照“8”字形路线在地面上打磨。工作时需要保证用水量,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扫废水泥浆。局部地面粗磨完成后,随即检查平整度。若面层养护时间太长,不易打磨,可在地面上铺洒一层细砂,加快打磨速度。水磨石粗磨质量以表面达到平整、均匀,且分格条、石子均全部磨出为宜。粗磨完成后,使用清水冲洗、晾干,用软布蘸取同水磨石颜色的水泥浆涂擦面层,若面层出现洞眼、小孔隙等缺陷,使用水泥浆填实抹平;石粒发生脱落,可取少许石料补齐,再重复打磨工序。第一遍粗磨完成后常温洒水养护2~3d;③第二遍细磨:选用100 号的磨石进行第二遍细磨,质量要求达到表面光滑为宜。细磨完成后,使用清水冲洗、晾干,使用调配好颜色的水泥浆第二遍满擦,涂擦时需重点注意小孔隙,应细致擦、填密实,第二遍细磨完成洒水养护2~3d;④第三遍磨光:选用200 号细磨石,最终磨光质量要达到水磨石石粒粒粒显露、表面平整光滑、无砂眼铣孔,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养护。第三遍磨光应大于等于3 遍;⑤酸洗:提前将草酸加水稀释至浓度为10%的溶液,用扫把蘸取少许溶液,均匀在水磨石表面洒满一层,然后使用300 号油石轻轻打磨,直至水磨石表面露出水泥、石子本色,再使用清水冲洗,软布擦干。

(6)上蜡打磨:水磨石楼地面酸洗后,经冲洗、晾干、擦净等步骤,使用包裹蜡的薄布在其表面均匀涂抹,晾干后,在磨石机上安装钉有帆布、麻布的木块,进行打磨,经重复两遍直至水磨石表面光滑、洁亮为宜。

3 结语

目前,现浇水磨石施工专业人员较少、技术设备落后、工艺复杂,而且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废水、粉尘、噪声,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难题。受工艺以及越来越严格大气污染管控制约,现浇水磨石工艺注定会被淘汰。随着技术进步,出现传统水磨石的换代产品——单层水磨石,在国内空间较大、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得到大量使用。作为水磨石更新换代的产品,这种预制水磨石板材可以避免现浇水磨石所产生的难题。通过技术的革新,水磨石在其他装饰领域也有所应用,如预制洗手台面、楼梯踏步、外墙装饰等。在我国,有丰富的天然石资源,同样也会产生大量的天然碎石、粉末,新型水磨石工艺的应用,符合国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国策,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找平层分格水泥砂浆
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修补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多曲率平锁扣系统钛锌板幕墙施工技术
不同纤维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早期性能的影响研究
高钛型高炉渣砂代砂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楼面细石混凝土找平在地面做法中的应用
塑料“止水槽”“分格槽”在外墙面装修施工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