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月评

2021-03-30 18:52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阿里巴巴眼镜计量

1 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罚款182.28亿元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

经查,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具有支配地位。自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滥用该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禁止平台内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或参加促销活动,并借助市场力量、平台规则和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采取多种奖惩措施保障“二选一”要求执行,维持、增强自身市场力量,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综合考虑阿里巴巴集团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同时,按照行政处罚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向阿里巴巴集团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围绕严格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内控合规管理、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并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

(《新华网》)

深度锐评

阿里巴巴集团作为国内电商平台的代表性企业,在过去的岁月里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提升部分传统产业产品销售和扩大品牌知名度)方面发挥过显著作用。然而,长期以来,阿里巴巴在经营中存在的“二选一”等垄断行为,不仅严重阻碍了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的正常竞争和商品服务与资源要素方面的自由流通,影响了平台经济创新发展,而且侵害了平台内商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予以相应处罚,是合理合法,完全必要的。这对于作为当事企业的阿里巴巴集团不啻是当头棒喝,正如《人民日报》等官方权威媒体所指出的那样,此次监管部门处罚阿里巴巴集团,对企业发展是一次规范扶正,对行业环境是一次清理净化,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一次有力维护。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扯袖子”也是一种爱护。相信随着治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包括众多电商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从而实现平台、企业和消费者的“多赢”。

2 人民币狂热升值:最高升破6.5

日前,人民币汇率又一次迎来快速升值趋势,离岸汇率最高升破6.5。反映在A股相关企业汇兑损益上,对企业当期业绩影响较大,部分企业甚至因为汇兑损失拖累。据有关专业媒体统计,在目前已经发布的2020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合计汇兑净损失高达100.33亿元,相对于2019年的1.03亿元,明显增加。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有部分企业对汇率风险高度重视,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在商业合同中增加汇率波动、重新定价的条款,采用多种货币结算,分散汇率波动风险;部分外资企业对于超过100万美元的汇率风险敞口都有非常明确的管理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取套保措施,对冲风险的同时,用跨境人民币收货款也成为很多外贸出口企业考虑的应对策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境内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收付款指令,直接为优质企业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在境内的依法合规使用。业内人士认为,用跨境人民币收货款最直接、最主要的好处就是能够规避汇率风险。此外,跨境人民币还能够节省汇兑成本、贸易融资的费用,从而降低财务成本。

(《证券时报》)

深度锐评

自202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大幅升值的趋势,对于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对于进口企业而言,汇率升值意味着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价格相应下降,这对于相关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不无裨益;另一方面,对于众多外贸出口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利润的缩水,特别是在当前国外疫情蔓延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外部需求大幅降低,国内外贸出口企业订单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上述企业的不利影响显而易见。尽管当下国家大力提倡并帮助国内出口企业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尽量减少汇率升值对于出口企业所带来的利润损失,但对于在国际市场上普遍缺乏话语权的中国出口企业却有点“缓不济事”和“远水不解近渴”。特别是对于规模和实力有限的眼镜出口企业来说,从眼前利益和企业的实际出发,也许只有开源节流、有效降低内部生产和管理成本以及大力提高生产效率等多管齐下,才是明智之举。

3 全国将对制配眼镜环节加大监查,防止对青少年视力二次伤害

在第22个世界计量日来临之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以“测量守护健康”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及“计量守健康惠民生”活动。通知要求,围绕群众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和健康产业等方面的计量需求,大力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计量守护健康的能力水平,强化健康领域民生计量监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眼镜制配场所焦度计、验光仪等计量器具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眼镜制配环节计量准确,防止对青少年视力造成二次伤害。严格落实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在用工作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探索在健康领域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行动。

(《北京日报》)

深度锐评

长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眼镜制配场所的焦度计等计量器具采取了严格的强制检定措施。然而,受制于各种条件,尚有部分计量器具尚未纳入强制检定范围,这在无形中为一些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眼镜验配机构埋下了隐患。多年来,不少行业人士呼吁将眼镜验配环节的重要计量器具尽快全部纳入强制检定范围,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市场。值得指出的是,目前造成对青少年视力二次伤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计量器具准确度方面的原因,专业验配机构经营者的责任心和验配水平也是重要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视光产品对青少年视力的二次伤害,还需督促相关企业和经营者加强自律并努力提高专业验配水平。

4 海伦凯勒智能眼镜首发

近日,海伦凯勒智能眼镜的首次问世引爆了时尚圈和科技圈。

据悉,海伦凯勒的智能眼镜VOI,延续了品牌一贯优雅不造作、真实而独立的风格,不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功能配置上都做到了时尚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同时,围绕音频智能和时尚太阳镜两方面的不断创新,拥有更加前卫、舒适的造型设计和多样化的场景体验,以及更为出众的音效和智能人体识别功能。

Leking乐镜与TOOZ智能眼镜正式签约

近日,Leking乐镜(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与TOOZ智能眼镜正式签约,成为其中国销售代理。据了解,TOOZ是由德国电信联合卡尔蔡司光学镜片共同开发的智能眼镜品牌,该产品将在5月份举行的上海国际眼镜展上推出。

(《海外网》)

点评:海伦凯勒的产品延伸向人们展现了眼镜行业的另一崭新路径:智能眼镜作为近年来最被看好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之一,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Leking乐镜与TOOZ智能眼镜的联手合作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有行业人士断言: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眼镜搭配矫正视力的镜片、防蓝光护目镜片等将是镜片行业的快速增长点之一。

5 2021年推动全国学生近视监测与干预项目力争实现区县全覆盖

据卫健委网站近日消息,2021年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范围,要求183个首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区县要全部纳入,近视监测力争实现区县全覆盖。在做好监测的同时,指导各地开展六大专项行动,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一是专家进校园行动。定期到学校对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二是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对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学校校医、教师和后勤管理采买人员进行学校卫生标准的宣贯。

三是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每学期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把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

四是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督促学校改善教学、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

五是健康父母行动。促进家长重视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工作,掌握传染病、近视、肥胖、龋病、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六是重点人群关爱行动。针对监测新发现的近视、肥胖、龋病、脊柱弯曲异常等重点人群,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加强个性化管理和指导,降低危害。

(《新华网》)

点评:近视监测是近视防控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实现全国学生近视监测区县全覆盖,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仅靠有限的医疗体系资源显然无法完成上述任务,因此,最大限度地动员为数众多的眼镜企业积极投身近视监测和干预项目,势在必行!

6 阿根廷对华眼镜产品启动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近日,阿根廷生产发展部在阿根廷《官方公报》发布2021年第96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镜、眼镜框和矫正视力眼镜发起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案件调查期间,2019年第218号公告确定的反倾销税持续有效。涉案产品的南共市海关编码为9003.11.00、9003.19.10、9003.19.90、9004.10.00和9004.90.10。

(《海关网》)

点评:面对反倾销调查,相关眼镜出口企业只有运用法律武器,勇于抗争,积极应对,同时做好相应的风险规避工作,才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7 全球首款获批 治疗眼睛过敏的隐形眼镜上市

2021年3月25日,强生公司旗下的Johnson&Johnson Vision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批准该公司能够释放药物的隐形眼镜Acuvue Theravision上市。这种隐形眼镜包含酮替芬(ketotifen),它是一种抗组胺药物,能够治疗与眼睛过敏相关的眼痒。

据悉,这一款药物释放隐形眼镜将抗组胺的常用药物酮替芬加入到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中,在两项3期临床研究中,获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在佩戴释放药物的隐形眼镜的患者中,戴上隐形眼镜15分钟后就能够观察到显著降低眼痒的效果,而且这一效果可以持续12个小时。强生指出,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款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上市的药物释放隐形眼镜,代表着这一眼科药物创新递送技术的重要突破。

(《智通财经》)

点评:对隐形眼镜佩戴者而言,遇到眼睛过敏的情况,不仅会干扰正常的隐形眼镜佩戴,更是让眼睛负担加重。由强生公司开发的可缓解眼睛瘙痒过敏的隐形眼镜上市,通过内含药物进入眼内,或将在有效降低眼痒效果的同时,推动干眼治疗技术迈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阿里巴巴眼镜计量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眼镜知识知多少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眼镜为什么打了折还那么贵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都是眼镜惹的祸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