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语”的学生

2021-03-30 20:09刘立新
江西教育A 2021年2期
关键词:铁哥们教鞭折纸

刘立新

故事发生在十多年前,那年我教一年级数学。

一天课上,我给学生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我让学生回答:“2+3等于几?”班上学生纷纷举手,只见陈富不但没有举手,而且两只手放在抽屉里不知在干什么。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在抽屉里折纸飞机。

“陈富,请你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很生氣,瞪着他说。他竟然回答不上来,用手使劲地抓着头皮,似乎在思考,神情局促不安。这时,他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旁边几个“铁哥们”。“铁哥们”会其意,低下头小声地说:“等于5。”我用严肃的眼神制止他们并厉声说:“不准帮忙!”“等于5。”陈富响亮地回答。“是等于5吗?”我故意反问他,同时用眼神扫视旁边每一个同学,防止他们帮忙。我走到他身边,这时他更紧张了,脸都涨红了。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等于6。教室里笑声一片。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脸更红了,又急忙说等于7。教室里再次笑开了锅,有的同学还笑出了眼泪,用手使劲地擦。“猜谜语吗?”我用教鞭用力拍着他的桌子,生气地说:“上课不听讲,还折纸飞机,放学后拿作业本到我办公室去!”

放学后,我让他做10以内的加减法。他爸见他没回家就来学校接他,我一五一十把他“猜谜语”的事告诉了他爸,他爸气得要命,扬起巴掌就要打他,但被我劝阻了。

第二天中午,我放在讲台上的教鞭不翼而飞了。“这是谁干的?”我问班上的学生,没有人回答,大家都用疑惑的眼神面面相觑。“大家在自己抽屉里找一找!”“老师,没有”的回答声此起彼伏。怪事,那教鞭长脚跑了?“谁最先进的教室?”我开始找破案线索。“老师,我第一个进教室,第二个是陈富,第三个是刘静……”管教室钥匙的陈娟站起来说。我把所有“嫌疑”学生一一叫起来“审问”,还是没有人承认。

我突然想出了一个“绝招”:“好,不承认可以,我马上请派出所的警察叔叔来破案,到时查出来了关你3天,看看你说不说……”我抓住学生怕警察的心理“恐吓”他们。话音刚落,陈富哭了,飞快地跑出教室,绕到教室后面去了。我一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只见陈富拿着教鞭急匆匆地跑到我跟前,抹着眼泪说:“老师,是我扔到窗外去的。对不起,请您不要叫警察叔叔来,行吗?”对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我素来是从轻发落的。他这么一说,我心中的气也烟消云散了。“不用害怕,老师不叫警察叔叔了,以后你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并改正,做人要诚实,回答问题不能想当然啊。”我替他擦去眼泪,安抚他的情绪。他似懂非懂地向我点点头。

事后我问他:“你为什么要丢掉老师的教鞭?”他说,那天他回家后,他爸打了他,打得很痛。他怪老师告状,所以偷偷地把教鞭先藏起来,然后趁下课扔到窗外去了。

听了他的诉说,其实我也深感内疚,不该把他“猜谜语”的事告诉他爸,害他挨打了。

去年秋天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陈富呀,听说您的书出版了,我想买一本您签名的书。”我回忆了一阵子才想起来了,连忙说:“记得记得,你就是‘猜谜语的陈富。”当他找我拿书时,我简直不敢相认,站在我眼前的英俊青年竟是当年“猜谜语”、现在上高三的陈富。他十分感激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我一直谨记您的教导:‘做人要诚实,回答问题不能想当然!”

猜你喜欢
铁哥们教鞭折纸
白居易和元稹:大唐第一“铁哥们”
这根“教鞭”有点甜
教鞭(外二首)
折纸
折纸
折纸
折纸
老马的心事
教鞭“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