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得深刻,论得精彩
——学会对材料进行哲学评析

2021-03-31 03:08曹成玉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1年3期
关键词:英雄材料

曹成玉

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一直强调“事实胜于雄辩”,也就是说在论证说理的时候需要有必要的佐证材料(或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来增强说服力。但是部分同学只会堆砌论据,缺乏对材料的深入分析,这样的文字既缺乏说理的力度,也缺乏论证的深度。如果我们在行文过程中能结合自己所列举的材料进行适当的哲学分析,不仅可以使文章说理更充分,而且可以增强论证的气势,从而大大提高议论的整体效果。

原理阐发

哲学上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们议论文写作中的材料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说来:

一、辩证法强调我们要用对立统一的眼光看问题,启示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会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洞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强调矛盾具有复杂性,启示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坚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结合”“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重点和关键。

三、唯物辩证法所强调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启示我们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应如此,同时考虑材料的现象与本质、结果与原因、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包含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质变,同时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现状和前进道路的曲折,也能合理预测事物未来变化发展的趋势。

如果能从这些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相信对我们认识社会现象、剖析议论文材料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对作文材料展开哲学分析和深层次论证说理。

赏析引路,方法探讨

阅读提供的新闻材料和相关评析,鉴赏其在论证剖析或事理阐发上的特点和方法技巧。

材料一:每到饭点,城市的大街小巷、商超楼宇就会出现外卖小哥奔忙的身影。配送时间短,让用户享受到“美味不用等”便捷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送餐人员超速、逆行、闯红灯、边骑车边打电话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以至于不少人惊呼外卖小哥是在“以命送餐”。(人民网2020年9月4日)

评论:是谁为外卖小哥按下了“加速键”?“多送多得”的业绩考量不乏合理之处,但“唯快是图”也无异于变相鼓励忽视安全问题的投机之举。从根本上逆转“以命送餐”的趋势,需要设立更为人性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平台。送餐人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用户多一些理解和“送餐路上请安全第一”的“暖心备注”,交警从严执法、避免更多事故发生……外卖产业链上的相关主体相向而行,才能让更多美食平安抵达,同时让外卖小哥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让交通状况和社会秩序更和谐。

这段文字的精彩深刻之处表现有三。一是能由果溯因:由外卖小哥“以命送餐”之果溯其因,即业绩考量上的“唯快是图”;二是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多送多得”的业绩考量既不乏合理之处,同时也存在不足;三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联动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送餐人员、客户、外卖平台、交警部门等多方主体相向而行”,体现了哲学上联系的观点。

材料二:米饭整碗倒掉、酒席之上菜肴只吃了几口就扔在一边、食堂剩菜整车运走……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有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 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更是高达38%。自从2013年我国开展“光盘行动”以来,点菜适量、剩餐打包等文明用餐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但是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厉行节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还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不是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安全就高枕无忧了,危机意识就可以淡漠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央视网2020年9月14日)

评论: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浪费似乎无足轻重,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浪费成风,后果将不堪设想。当然,我们强调勤俭节约,并不排斥量力而行地提高生活水平。过“清教徒”“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我们今天倡导勤俭节约的本意。我们倡导勤俭节约,就是在学习和工作上要拼搏进取,要吃苦耐劳,生活上要量入为出,克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树立忧患意识。“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多一分节俭,济一世善行。在厉行节约中奋起,在抵御奢靡中前行,我们定能追寻美好的明天,驶向幸福的港湾。

一方面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强调勤俭节约并不排斥量力而行地提高生活水平,并非要我们过“清教徒”“苦行僧”式的生活。一分为二,使论证更严密,更能增强论说服力。且在论证浪费的危害时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

材料三:2020年7月31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一刻,北斗全球服务信号在无形时空传播开来。寰宇苍穹,星罗棋布,全球真正有了中国北斗的导引和陪伴。中国北斗,在21世纪、在全球融为一体、世界互联互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又一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作为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站在了我国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梯队,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光明日报》2020年7月31日)

评论: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向世界展现着不同的风姿:高铁技术继续领跑全球,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C919 大型客机翱翔蓝天,“中国天眼”落成启用,5G 网络加速成型,“奋斗者”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中华儿女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一项项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和重大工程惊艳世界。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秉承宽广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气度,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正在为世界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且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思考问题。评论者由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一事件,联想到高铁技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C919 大型客机、“中国天眼”等其他重大成就,同时认为“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体现了用联系的哲学思想来分析材料的特点,值得借鉴。

材料四:英雄归故里,浩气存天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之际,第七批117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020年9月27日回到祖国,并于当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不到24 小时,但人们等待了近70年。我们的英雄,终于回家了!(《人民日报》2020年9月28日)

评论:“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70年前,祖国一声召唤,这群最可爱的英雄儿女,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将士们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我们不曾忘记,上甘岭呼啸的敌机和密集的炮火;不曾忘记,长津湖边冰与血铸就的史诗;不曾忘记,松骨峰上打到最后只剩7 人生还的整整一连战士……浩荡的历史画卷里,英烈们的鲜血构成了最闪亮的精神坐标。在大力提倡“崇尚英雄”、向英雄学习的今天,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来怀疑和颠覆之风盛行。董存瑞手托炸药包为新中国捐躯的历史事实竟然在半个多世纪后,被有些人视为一种“推测”;邱少云、黄继光英勇献身的壮烈事迹和光辉形象在很多青少年心目中被悄然淡化,甚至有的还被改编进带有恶搞和调侃色彩的儿歌或者顺口溜……对英雄的尊重,即是对民族精神的维护。颠覆英雄,是对民族精神和道德的嘲讽!让我们在缅怀中传承,让我们将感动化为前行的力量,让我们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以英雄精神为照亮前路的灯塔,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何以祭英雄?唯有一腔真情、两行热泪,再加繁管急弦的整句、气吞山河的排偶!三个“不曾忘记”刻骨铭心,两组“每一个”顶天立地,两句“没有比”动人肺腑。这一段评论感情真挚,语言表达生动凝练。同时,作者的评论由高唱“崇尚英雄”的赞歌,转向对“颠覆英雄”的批判,体现了写作上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哲学上“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的思想。

材料五:2020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消息称:上海医药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此后,全国各大药店上演冒着交叉感染风险、聚集哄抢“双黄连口服液”的闹剧,而且一天之内“双黄连口服液”线上全网已经基本脱销。2020年2月1日,《人民日报》又发文表示,目前该发现仍是初步研究,该药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的实验。

《人民日报》还特别提醒: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特定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并将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测试。(中国新闻网2020年2月2日)

评论①:在我看来,媒体和专家的误导固然可恨,但是民众的盲目才是引发哄抢闹剧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目前绝大多数人都自觉处于“自我隔离”的局面下,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和关门闭户的孤独寂寞形成极大反差,让不少人变得焦虑、敏感而多疑,并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和压力之中,形成一些“负面情绪”的积压。此时,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宣泄这些情绪的导火索。

评论②:越是权威,越要让百姓听懂。疫情暴发以来,科研人员没日没夜战斗在研究病毒“家底儿”的一线,传递出了不少让人心安的好声音。但研究人员在对公众发声时,要多说一些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什么是抑制?什么是预防?什么算有效?负起学术责任,也要负起社会责任,才能让“好声音”真正发挥“好作用”。

评论③:越是声音大,越要说准确的话。由于连日来的抗疫战斗,社会情绪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任何一个涉及疫情的信息都可能引发大的波动。新闻媒体和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扩音器的作用比平常更加显著。很多人都是抱着“他声音大,听他的没错”的理念冲出了家门,冲进了药房。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声音,当好公众的眼睛和耳朵当然是媒介平台的天职,但面对人命关天的“好消息”,要更加准确、可靠,才不会陷入“希望换来失望的恶性循环”。

评论④:“初一抢口罩,初二抢大米,初三抢酒精,初四抢护目镜,初五抢紫外线灯,初六抢手套,初七深夜抢双黄连,初八抢额温枪……一个“抢”字背后暴露的是国民冷漠、自私自利的劣根性,表现的是人性中冲动、狭隘的丑恶。

评论①“媒体和专家的误导固然可恨,但是民众的盲目才是引发哄抢闹剧的根本原因”体现了内外因的哲学原理,而且这里侧重于心理分析,深入探讨了引发“哄抢双黄连”闹剧的原因;评论②围绕科研人员既“传递出了不少让人心安的好声音”,同时也存在误导民众的现象,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特点;评论④透过现象深入揭示了“一个‘抢’字背后暴露的是国民冷漠、自私自利的劣根性,表现的是人性中的冲动、狭隘和丑恶”才是引发哄抢闹剧的本质和根源。最后综合起来看,评论①主要从社会民众的角度,评论②从研究人员和专业研究机构的角度,评论③从传播媒体的角度,评论④主要从个体日常生活的角度展开评析,角度灵活。正如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启示我们需要多角度看问题;在评论中牢记“矛盾的复杂性”原理,坚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结合”“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哲学思想,在发表评论的时候力求“小切口,深剖析”,避免泛泛而谈。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让我们以哲学思想为指导,力求看问题更深入,在材料评析中真正做到“评得深刻,论得精彩”。

猜你喜欢
英雄材料
英雄犬
英雄保重
寻找英雄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作文如何巧妙引述材料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可爱的小乌龟
最美材料人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