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设计理念的景泰蓝传承研究

2021-03-31 06:57李静
西部皮革 2021年3期
关键词:景泰蓝纹饰工艺

李静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00)

建国之初,景泰蓝设计制作便进入到大众视野。市场经济发展中,大众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更为明显,商品设计与生产中的造型及色调缺乏多样性,故而推动景泰蓝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景泰蓝

景泰蓝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特种金属工艺品类,明代景泰年间,该工艺技术处于巅峰状态,制作的工艺品十分精美,被后人称为景泰蓝。景泰蓝也被人们称为“珐蓝”和“嵌珐琅”,是一种于铜质胎型上,以柔软扁铜丝掰成多种纹饰,之后将其作焊接处理,将珐琅釉料填充于纹饰内部,经专业的烧制工艺后再经打磨、镀金而形成的器物。由于该项工艺盛行于明朝的景泰年间,制作工艺十分纯熟,主要采用蓝色的珐琅釉,故人们将其称为景泰蓝。

2 当代景泰蓝发展中的问题

2.1 工艺复杂,需要多人配合完成

当代景泰蓝发展中,以北京珐琅厂为代表,熊氏珐琅、宝华生、老天利等中小型民营企业亦蒸蒸日上,这些从小作坊逐渐发展而来的规模化企业,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形成了十分完整的生产流程,在保证生产速度和生产质量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艺术界》中指出了“艺术界”的概念。该书主要认为艺术并非一个具有独特天赋的个体作品,艺术是在集体活动中产生的特殊形态,是多人共同合作的产物。人们的个人才能存在明显差异,创作背景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却成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同时,书中也回答了艺术界中协调多人合作的方式,以艺术作品打造预期效果。

制作景泰蓝的过程中,所有的工序均需人为手工完成,是多人共同合作的结果。景泰蓝的制作需要多位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的共同协作,也需要多名匠人依据工序要求完成流水作业。另外,美学家和评论家也需科学地引导该项工艺的发展方向。经营、销售者要积极统筹,协助艺术作品分配工作。由于景泰蓝的工艺流程尤为复杂,所以景泰蓝工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匠人,匠人水平对景泰蓝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

2.2 生产成本较高

与其他手工业类型相比,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极其特殊,需要投入较高的生产成本。材料价格较高,工艺流程复杂,虽然可结合实际合理调整工具,但是无法降低生产成本。景泰蓝的成败与火温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最终效果。气炉的最高温度为1200°C,电炉最高温为850°C,烧制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明显问题。而电炉具有恒温控制功能,可结合实际监控炉内的温度。但是气炉和电炉均需按要求预热,景泰蓝烧制的温度为650-800 °C,若器型较大,则烧制温度也应适度提高。

电炉需要40 至60 min 方可加热到700°C,且炉子预热的成本较高。景泰蓝烧制仅需3~4 min,烧制的景泰蓝规模超过既定范围后方可预热炉子,以减少天然气或电能的消耗。烧蓝师傅通常下午上班,下午一点钟打开电炉,点蓝师傅2 点钟工作。可将上午点好的景泰蓝直接送入烧蓝车间,由专业的烧蓝师傅烧制,仅需2~3 h 便可完成所有景泰蓝的烧制工作,之后便可关火。关火后的余温也可烧制掐好的铜丝,从而使铜丝的硬度有所下降。除了大批烧制外,掐丝也是一道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序。镊子和剪刀是掐丝的主要工具。匠人可借助镊子控制丝的走向。工艺纯熟的匠人通常以十根为一组,一起掐制,以此显著提高掐丝的效率,做到局部小批量化生产制作。

景泰蓝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虽然局部工序得以改进,但绝大部分工序仍需手工制作、且需要匠人们共同合作完成,繁复的工艺、较高的时间及生产成本、独特的艺术效果直接影响了景泰蓝艺术品的收藏价值,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景泰蓝高昂的产品价值并不是普通大众所欣然接受的,这也是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当代景泰蓝发展传承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是每一个景泰蓝人都面临的问题。

面对市场的多样需求,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此,就有必要创新审美风格,传承传统手工艺。工艺的精确性对产品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设计精美的产品对制作工艺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景泰蓝制造中,一方面要重视精美的设计及现代人的审美,另一方面也需培养大批热爱手工艺技术的匠人,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传承其精神气质。

3 景泰蓝传统工艺出现瓶颈的主要原因

3.1 制作成本较高

景泰蓝的制作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时间成本、手工制作成本三个要素构成,景泰蓝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材料的选用,制作过程中需使用柔韧性较强、柔软且延展性较强的紫铜制作胎型,采用点蓝釉料,配合宝石、玉器,黄金等材料做好装饰处理。而制作一件景泰蓝工艺品则需要多种高价工艺材料。且从时间成本的角度看,景泰蓝制造工序繁多,所有工序均需手工制作完成,尤其是掰丝、掐丝、点蓝和烧蓝工序耗费的时间较长,尤其要经2-4 次点蓝工序,4-5 次烧蓝工序,因此,即使工艺相对简单的景泰蓝制品也需要2 个月的时间,高品质的作品则需要若干年方可顺利完成。

另外,从事景泰蓝制作的专业工匠人数较少,年轻人较少主动投身于此项工作之中。虽然业内存在师带徒的现象,但是该种培训方式的周期较长。优秀的工艺师至少需要3 年的专业培训,该行业易于出现人才断层现象。景泰蓝不得不面对人才匮乏的局面。现阶段,景泰蓝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要求逐年提升,这也显著提高了人力成本。

3.2 设计创新有待加强

景泰蓝工艺主要出现在装饰性的传统物品当中,例如瓶、罐、盘、炉等,这种制作形式给人以不实用,过于老套的印象。现如今,市场上的很多景泰蓝工艺品在造型、纹饰和色彩上依然采用传统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景泰蓝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性,使大众产生不同程度的审美疲劳。

2006 年,景泰蓝工艺选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人们也对该项工艺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加大了关注和重视力度。景泰蓝设计的制作与传承也出现了转机,景泰蓝传统手工艺重新进入到大众的眼前,极大地推动了工艺的进步与发展。

调查显示,很多大学毕业生均有意愿从事景泰蓝设计和其他相关的工作,现场制作岗位也是求职热点,但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如何留住人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收藏品市场发展中,景泰蓝制作工艺精良且复杂,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高的成本,该项工艺十分考究,欣赏性较强,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受到了部分收藏人士的推崇。但是,从业者也要深刻地意识到,若想促进景泰蓝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与时代密切结合至关重要。时代前行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而景泰蓝传统手工艺也应该高度顺应这种变化,不断寻求创新,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及制作方式,推动工艺的优化进步。

4 基于创新设计理念的景泰蓝工艺品传承策略

4.1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景泰蓝工艺的受众面并不是很大,群众对景泰蓝工艺不了解,这也成为了阻碍景泰蓝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工艺传播的过程中,应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传播的效率。景泰蓝主要为宫廷中的艺术品,虽然后期流入民间,但是,景泰蓝的价格较高,成为奢侈品中的一员。现如今,网络和数字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可以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景泰蓝工艺的传播及胎形设计与制作,实现工艺、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融合,更好地展现景泰蓝的艺术魅力、促进景泰蓝的发展传承。

例如在景泰蓝博物馆中,主要采用VR 虚拟技术,操作者仅需轻动手柄,即可清晰地看到景泰蓝艺术作品中的细节,为人们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现代科技手段能够丰富景泰蓝工艺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通过多样生动的展现形式,引导更多人参与其中,真正地了解并喜爱上此项工艺。又如在景泰蓝胎形设计与制作上,采用3D 数字建模及打印技术促进胎体的成型进而批量化铸造,现代工艺加持下的铜胎铸造大大提高了景泰蓝胎体成型的效率。

4.2 积极创新设计理念

4.2.1 造型创新

造型通常也被人们称为形体,一件优秀的景泰蓝作品应当具备深刻的审美价值。景泰蓝创作之中,应高度重视造型创作。目前,景泰蓝的造型缺乏多样性,多为瓶罐造型,部分为仿生物形或人形,吸收借鉴的内容较多。

造型设计中,可设置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构,丰富景泰蓝作品的形式。如著名的鸟杯,就将朱雀鸟作为题材,采取夸张、变形的方法加以设计,展现基于抽象手法的仿生造型。同时,在造型设计中也打破了以往对称式造型方式,其也是异型瓶设计中的重要突破和典型代表。

另外,创新造型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方式。如戴嘉林先生的《雀之翎》作品,将空缺作为创作主题,两只孔雀半开屏、背靠背,这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十分巧妙。两只孔雀的头部尽管采用了对称构图的方式,而瓶身部分则设计成了两只孔雀共用的身体部分。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会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尤其是观赏者在孔雀正前方时,观赏者只能看到一只孔雀,无法看到另外一只孔雀。这种造型与造型相互重叠或借用造型的设计方式,充分展现了创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在造型设计上的大胆创新。

4.2.2 色彩创新

景泰蓝工艺品的釉料具有多样性,而蓝色是最为常见的色调,另外也有深绿、紫红、翠蓝等颜色,上述颜色搭配符合传统色调搭配的要求,尽管给人以华贵的视觉感受,但是色彩设计模式化特征尤为明显。创作者要选用其他颜色作为底色,如采用淡雅的颜色,贴合年轻人的审美要求。在太平有象中,以白色为主色,搭配红色,这种配色方式极大地转变了传统配色方式和风格,为人们打造素雅的环境,不会给人以过于张扬的视觉感受。

色彩创新设计中,戴嘉林先生也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创作者,在景泰蓝色彩设计中不断创新,他的代表作《富贵有余》是典型的国宝级作品,也成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创作中以白色为底色,以蓝色为图案颜色,展现出与青花瓷十分相似的视觉效果。创作者也将青花艺术元素广泛地应用在景泰蓝的色彩设计之中,这也是景泰蓝色彩应用方面的又一次创新。

4.2.3 纹饰创新

纹饰即图案,景泰蓝的纹饰十分丰富,主要分为植物纹饰、动物纹饰、自然物象纹饰等多种类型。但是,很多景泰蓝纹饰设计中,均采用直接应用传统纹饰的手段,如景泰蓝底纹主要选择葫芦藤纹、菊花纹和葡萄纹等。辅纹饰主要指如意云头纹、弦纹和蕉叶纹,这种纹饰设计缺乏个性,而且无法充分展现作品的时代特征。纹饰设计中,要依据现代元素或以某个主题为核心,实现纹样创新。

例如钟连盛先生的《荷梦》,作品清新细腻精致、风格秀美典雅独特,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丁明鸿先生的作品掐丝珐琅《夏之念》,将夏季丝瓜和金葫芦作为设计的题材,这种设计方式突破了传统花卉图案样式,也表达了对外地奋斗人群的真挚祝福。景泰蓝作品中的《岭上英姿》,即以猛虎造型为主要纹饰,主要采用现代主义及写实主义塑造形象,十分注重细节的刻画与把握,同时也给人以生动之感,这也生动体现出该作品的独到之处。在瓶口和底盘位置的配纹是抽象的虎头形象,也被人们称为虎头纹。设计人员将传统的兽面纹进行了归纳和变形处理,绘制出现代简约风的虎头纹饰,作品纹饰设计颇具现代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景泰蓝传统艺术的传承,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建立起发展的眼光。在应用现代科技推广景泰蓝工艺的过程中,需在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播,做到造型创新、色彩创新和纹饰创新,设计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的景泰蓝作品,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景泰蓝纹饰工艺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La eterna belleza del cloisonné chino
雕漆纹饰的修复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乾隆款景泰蓝花开富贵 加座兽足天球瓶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燕京八绝”之首的景泰蓝色彩研究
何谓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