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因素及控制措施

2021-03-31 09:14何思波梅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广东梅州514000
砖瓦 2021年8期
关键词:原材料试件强度

何思波 (梅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广东 梅州 514000)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仍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最主要材料,预拌混凝土因具有环保、经济、质量有保证等优点得到大量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俗称商品混凝土,指由水泥、骨料、水以及依据需求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生产、用运输设备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拌合物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作为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施工中预拌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为政府监管部门、施工、监理单位、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施工过程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提供对策参考。

1 建筑施工中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1.1 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规范对水泥的强度和体积安定性、石子的强度和级配、砂子的级配和含泥量,以及配合比设计试验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推行预拌混凝土之后,关于原材料的一系列要素不同程度被弱化,主要由于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为了获得施工单位的业务,纷纷压价后使用劣质原材料来降低生产成本,施工单位没把好材料采购关,形成恶性循环。使用不合格的水泥、含泥量超标和级配不合规的砂石、不合格的粉煤灰及外加剂,都将影响到混凝土凝结后的强度,为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1.2 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指混凝土中各类组成材料的比例,配合比设计要综合考虑结构设计强度、施工和易性、耐久性、经济效益,对材料比例进行分配。它直接影响混凝土性能和生产成本,是混凝土生产的灵魂、质量控制的关键。

1.3 施工操作

个别工地选择的搅拌站离工地较远,运输过程混凝土有可能发生早凝现象。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层建筑混凝土普遍采用泵送,混凝土搅拌站为了让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流动性,在输送过程中不易堵管,随意改变混凝土的配比、添加外加剂,特别在高层建筑的最后几层,较多出现使用超小粒径现象。混凝土成型的关键在于现场的浇筑、振捣,振捣时间不够或不均匀,气泡将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蜂窝或空洞现象,浇捣时间过长,会使较重的石子沉入底部,混凝土离析,导致混凝土结构不密实、不均匀,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1.4 养护问题

混凝土正确的保温、保湿养护方式可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措施,养护不当则相反。养护7d 混凝土强度基本可达到设计值的70%~80%,这段时间的养护尤为重要。但是据了解,部分项目为了赶工期,会在楼板浇筑完的7d内在施工层进行放线施工,更有甚者在3d内就上人上材料开始上部施工。在这关键时刻,人为增加混凝土的超限荷载,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破坏性应力集中从而产生破坏性裂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发展成外部裂缝,这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个主要因素。部分工程因赶工期或模板、支架数量不够,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过早拆模,使混凝土结构过早承受荷载,则可能产生应力裂缝。

1.5 混凝土见证取样与试件养护

混凝土见证取样是工程检测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间接影响工程混凝土质量。工作中发现,目前有部分施工单位在混凝土试件取样、制作过程弄虚作假,未设置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室或有标养室但温度湿度不合要求、试件养护不规范,部分监理单位在混凝土试件取样、制作时未旁站见证,部分工地甚至贪方便由混凝土搅拌站代做试件送检,导致虽然送检的试件合格,但是不能真实反映工程所用混凝土质量的乱象。

2 控制预拌混凝土质量对策

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企业要加强自身原材料质量控制,按规定将原材料送第三方检测机构复验。政府监管部门应强化流入预拌混凝土生产现场原材料质量的监督抽检,保障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可在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线上安装使用“预拌混凝土动态监管平台”,在企业料场内安装高清摄像设备,将视频上传至平台。监管人员从平台观察原材料情况,对级配、含泥量明显存在可疑情形的砂石,立即到现场监督抽样送到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如有检测不合格的骨料,应当责令企业马上清退处理。此外,如砂石的含泥量超标一般可通过水洗方法解决,施工单位选择供应商时,把有资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有水洗生产线的供应商列为首选。在源头上解决材料质量问题是混凝土质量稳定的保证。

2.2 严格控制配合比

政府监管部门要督促各预拌混凝土企业严格落实配合比设计,依据试验得出真实数据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后方可生产。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将配合比数据实时上传至“预拌混凝土动态监管平台”,该平台设置水泥最低用量控制值,对水泥用量时常低于最低控制值的混凝土企业,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其所产混凝土质量的检查。监管人员应不定期对预拌混凝土企业配合比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抽查,严厉打击不按设计配合比生产和随意调整配合比现象。

2.3 注意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单位应选择离施工地点较近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以运输距离不超过30km、运输时间1h 以内为宜,以此保证新拌混凝土性能。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及支撑是否稳固、模板接缝是否严密、保护层的尺寸位置及数量、浇筑面是否有杂物,模板、浇筑面保持湿润但无积水。宜选用较大功率的泵送设备,避免高层建筑高度太高时泵送压力不足。混凝土浇筑中,监理单位应有技术人员在现场监督,避免出现泵送时随意加水、外加剂、改变骨料粒径浇筑的现象。浇筑要选择适宜的高度及厚度,把控好细节避免失误,浇筑混凝土过程应连续,可用机械振捣的方式进行振捣作业,振捣过程中应保证均匀,并排出混凝土中的残留气泡,同时要严格控制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无明显下沉、泛浆无气泡溢出时为捣实状态。

2.4 加强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按规定安排专人负责浇水养护,定期检查结构表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浇水频次,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度。混凝土成型后可用塑料薄膜覆盖预防早期失水和风吹,禁止强度不足时在上面人为踩踏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伤害,也不能将钢筋、脚手架等材料或重物堆在板面上。必须严格按照现行规定标准拆除模板,禁止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前拆除。拆除侧模时间应在混凝土完全终凝后,构件底模及其模板支撑架体应在同条件试件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过早拆模会对混凝土构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监督机构检查发现提前拆模情况应从严从重处罚,起到警示作用。

2.5 强化混凝土试件见证取样与养护监管

政府监管部门可参照广东梅州经验,推广混凝土试件植入二维码芯片技术、建立“混凝土试件见证取样系统”,通过混凝土试件二维码唯一性标识见证取样工作,规范混凝土见证取样程序。

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购买二维码标识芯片,施工单位取样员、监理单位见证员、预拌混凝土技术人员在系统备案。取样时,监理见证员应在现场见证,制作试件后,取样员、监理见证员、商业混凝土见证员应第一时间将二维码唯一性标识封样,实时上传样品信息(含结构部位、成型时间、设计强度等级、生产厂家等)、二维码照片、试件照片、取样见证人员照片等到“混凝土试件见证取样系统”。系统将自动记录上传时间与取样、见证位置,当上传的取样、见证定位与工地原始定位距离超出1000m,取样时间、见证时间与混凝土试件成型时间差超出10min时,系统将发出超时超距预警,监督人员也可通过查看上传照片中试件情况判断试件是否现场制作。监督人员应到工地现场抽查混凝土试件取样、制作、见证、养护情况,抽查混凝土搅拌站是否有代做混凝土试件情况,如有应严肃处理,压实各方质量主体责任,规范混凝土见证取样与试件养护行为,使混凝土试件强度能反映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真实情况。

3 结语

虽然预拌混凝土在施工阶段仍存在许多质量问题,但随着政府监管部门、工程参建方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配合比、注意施工技术要点、加强养护技术、强化混凝土试件见证取样与养护监管,预拌混凝土质量将得到更好地控制,以此促进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原材料试件强度
复材管纤维缠绕角度对约束混凝土轴压性能的影响研究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不同参数对开圆洞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S形检测试件建模及几何特性研究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国际标准攻坚克难“S试件”美玉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