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2021-03-31 09:14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232
砖瓦 2021年8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体积建筑工程

占 超 (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

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物所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建筑附加功能正在向多样化发展。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建筑企业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组织规划,采用更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开展施工建设工作,同时需要协调好施工现场秩序,做好重点施工部分的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建筑整体质量。但是当前部分建筑工程在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涵分析

施工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整体流程所采用的一系列复杂技术和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必须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要求,才能够保证达到预期目标,同时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在满足质量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够优化成本,以更低的工程成本达到施工建设目标。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开展的核心环节,因为施工现场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秩序混乱的问题,从而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难以达到建筑工程预期目标[1]。由此可见,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对于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施工单位必须重点做好的基础工作[2]。

2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缺乏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所包含的要素较多,存在着大量影响施工现场秩序的因素,需要采用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做好施工现场秩序维持工作,使得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有序开展,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建筑工程中尚未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各项管理内容缺失严重,内容不够完善,从而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开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主要是受到管理成本、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3]。

2.2 施工技术水平较差

在建筑工程中,现场施工不同环节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直接决定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但是当前部分建筑工程大量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方法,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应用过程中,科学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不足,尚未取得良好的施工建设效果,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提高。传统的施工技术依赖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如果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差,施工效率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从而延长施工工期,造成施工成本浪费的问题出现。

2.3 缺乏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根据当前我国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情况来看,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导致施工现场管理质量较差,远远没有达到施工现场管理标准规定。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现场管理需要采用科学方法,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导致当前施工现场管理依然以人力为管理核心,尚未建设完善的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制度,没有充分将信息技术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发挥,整体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关键技术分析

选取了几项重要且常见的现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3.1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软土地基地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较差,如果不做好软土地基处理,会影响建筑物稳定性,无法满足实际施工建设要求,甚至会引起重大安全事故,所以需要采用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①强夯处理方法。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是用来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技术方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吨位的重锤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实,使软土地基的密度得到提升,从而能够全面提高软土地基土体的强度[4];②排水处理方法。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土层,尤其是在滩涂、滨海区域施工,含水量过大会导致地基强度和稳定性较差,所以必须采用排水加固方法,排水加固可以选择的方式有重力挤压法、添加剂吸水以及抽水法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处理方法视土壤水分含量决定[5];③注浆处理方法。注浆加固处理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主要是通过向软土地基内注入浆液的方式,填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内的砂石缝隙,从而使软土地基更加密实和稳定,同时能够将地基中多余的空气和水分挤出,使地基土壤的综合性能更好。

3.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截面尺寸超过1m的混凝土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较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对于施工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体积较大的因素,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主要是受到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消散难度较高,所以在温度差应力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缝问题,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需要采用高水平的施工技术。首先,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完成技术交底,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图纸开展会审,确保施工设计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同时深入施工现场调查,做好施工物料准备工作。其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温度检测工作,加强对其结构内部约束力的控制,例如对温度和地基产生约束力的控制,将约束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能够避免多项质量问题。最后,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面,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养护措施。如果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容易发生过热问题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需要采取洒水降温或铺设塑料薄膜的方式,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3 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才能够避免出现漏水、渗水的问题,否则不但会影响居住者的体验,还会降低建筑结构质量,从而引起安全问题。因此,建筑工程需要做好防水处理,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对防水材料做好质量检测,确保所采用的防水材料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同时采用科学的防水施工技术,做好重点部位的防水处理,例如洗手间、厨房等,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全面提高建筑防水效果。

4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有效措施分析

4.1 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第一,在施工材料管理方面,需要做好建筑材料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存放过程中,需要将其分为已检测区域和待检测区域,并对材料做好标识处理,确保施工现场材料施工规范。第二,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方面,机械设备按操作手册工作台班定时保养,在每一次机械设备开启前,都需要做好运行监测,确保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和运行状态不存在问题。第三,在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方面,需要做好人员秩序管理,加强施工现场人员流动管理,非必要情况禁止施工人员进入其他施工区域内,维持好施工现场人员秩序,全面提高施工现场规范化水平。

4.2 创新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开展高质量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需要建筑企业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明确施工现场管理需求,制定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法,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并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管理技术手段,发挥出不同管理模式的优势,是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措施。

4.3 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例如,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施工人员信息、物料信息以及综合管理信息等融合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在信息化平台中完成对施工现场全过程的统一高效管理。将信息技术管理手段与传统管理模式相结合,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同时借助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促进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阐述了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多种施工现场采用的关键技术,同时提出多项有利于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体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