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民族建筑的设计研究*

2021-03-31 09:28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南宁530031
砖瓦 2021年5期
关键词:竹楼民族传统

陈 良(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幅员辽阔的国家,东南西北城市村镇的建筑各不相同,每一片土地上都有各自的民族地域特色,生活着语言风俗各不相同的炎黄子孙,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和理念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最能体现乡村特征的文化。乡村振兴战略是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因此在建设当地住房或地标建筑时,应注意保护修缮好原有的特色建筑,并保留当地与地方环境相结合的特色建筑,包容个体差异,让乡村民族建筑恢复生态之美。

1 农村民族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对历史和民俗文化传统认识不足

现代建筑的兴起和对城镇的向往,使得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丢掉了建筑的区域性和多样性,逐渐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楼房建筑,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建筑风貌和文化内涵;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力的输出导致很多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的出现,也是民族建筑逐渐走向没落的一个原因;人们对自己民族的建筑文化认识不足,原有的建筑缺乏美观性和舒适度,居住环境差导致了更多人向往城市楼房。

1.2 开发缺乏规范化科学管理

乡村振兴战略的如火如荼开展,使得部分地区的领导人、监管部门空有改造的决心和热情,却缺乏广泛调研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妄图用自己认识的“新农村”去改造,结果只是改变了外观,失去了内涵。造出来的“新农村”不符合当地的乡情民族特色,无法与环境相融合。同时由于对地域文化的认识缺失,设计管理能力水平限制,无法做到统一规划及科学管理。

1.3 发展过程中区域性差异消失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南方湿润,北方干燥,不管是气候上还是环境上区别很大,不能把这种区域性差异当作不存在,导致建筑千篇一律,无区域和民族特色。尤其在发展过程中没能考虑到地区差异,地缘文化是我们国家千百年来在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和社会关系的差别造成的,这是一门讨论区域文化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要尊重历史和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民族建筑设计的意义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我国的主要矛盾也已经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开展乡村农村民族建筑设计与修缮是乡村文化体系建设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民族传承保护与发展,是落实党和国家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好基础,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民族建筑设计的思考

我国各地的农村建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程度不同,以及也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建筑风格上和设计上都有不同的特色,在这种状况下,美丽新农村的建设不能一刀切,不可照搬城市改造的住宅模式,丢掉自己的传统的乡村建筑特色。农村住宅的一个最直接用途是居住,其次是生产生活的间接场所。北方的农村住宅会圈养牲畜种花种菜等等,大多联排居住;南方的农村住宅大多依山傍水,分散居住,属于有水有树木的状态。在设计改造过程中既要考虑保留原有乡村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以及舒适度上结合现代化的装修装饰方法,采用创新设计思维、环保材料、智能系统等,走乡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来满足乡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既传承了区域性民族传统文化,又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政府要发挥调控和指导职能,避免在改造设计民族建筑传承过程中失去特色,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做好传承和扬弃,尊重过去,保存历史,开拓创新。

3.1 做好农村民族建筑调研规划和设计改造

农村民族建筑的设计需要前期去大量的调查走访各个乡村的建筑特色,包括年代变化下的一些改变,以及居民的居住感受,住宅或其他建筑的优点缺点等,人口的流动性,周边景观的状况,气候上的特点等,结合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策略和长远规划,做好调研组织分析,妥善的处理改造计划。另外,对原有的民族建筑要采取保护修缮优先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开展进行,不要仅仅只是翻新。这个过程中政府对村镇的监管调控职能要充分发挥,相关规划管理部门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拯救在国家高速发展的潮流下,渐渐消失的农村民族建筑,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建筑,由于受到不断革新的汉族文化的冲击,自己本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被保留下来的愈来愈少,这就要求政府去用法律手段去监管调控,来保护传统建筑。

例如在做设计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到居民和政府的造价预算,要让居民在经济上能够负担得起,还要兼顾美观性、实用性;对居民生活空间的分析,应该考虑到居民停车是否方便,有没有摆宴席的区域设置,家禽花木等的养殖空间规划,又能做到环境干净整洁,不影响居住的;居住空间分析和设计就要考虑居住人的生活习惯和喜好,还要考虑农村居住空间的储物空间是否充足等,厨房设置时考虑土灶房还是用现代的煤气灶等。另外,在环境设计中还要考虑农村建筑的娱乐场所、买卖场所等的设置方面也要符合居民需求。

3.2 运用现代设计方式和环保材料改善农村建筑

乡村振兴战略提倡建设美丽新农村,那在设计方式和使用材料上就要有所突破,既做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又要满足居民的需求,符合当地发展特色。传统农村建筑大多是竹子、木材、瓦片、石头、水泥、砖头建造而成,大多是就地取材建造,其中部分材料的制造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使用年限不高,或者抗震性能差等等。目前,在建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将农村民族建筑的弊端抛弃,用环保板材代替传统木材,用太阳能发电模式减少用电量进行照明,利用沼气代替木材燃烧等等很多方式实现节能环保。在外观设计上可以结合民族特色,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农村建筑,这样不仅可以加大对文化的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在美观上也是一大进步。

例如广西三江侗族建筑,在设计改造中要保持三江民族建筑特色特点和风俗习惯;还有云南傣族的竹楼,地域特色下的民族产物,在历经传统与现代的洗礼,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对撞后,新形势下的竹楼改造就是一个干栏依然存在,旧貌换新颜的改变。竹楼的主体是干栏式建筑,在保持主体改变局部的观念下,对竹楼进行局部修改和创新,吸收优秀的建筑特点进行原有建筑的打散、重构,也是革新的必要方式。比如改变传统竹楼底层架空,楼上住人的模式,但是保持这种建筑神韵,在底层局部架空,形成底层虚上层实的特点;传统竹楼的屋顶多用草搭建,坡度很陡,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建造,既保证了屋顶的实用性又可以增加屋顶的美观性能,满足新时代的房屋功能需求。改造后的竹楼可以大大避免传统竹楼墙壁屋顶容易变黑,屋内光线昏暗,抗震性能差,居住时间短等等问题,这就是运用新材料新方法改造传统建筑的典型。传统的农村建筑和现代建筑并不冲突,而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改变,使其适应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3.3 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建筑之美

我国的传统特色民族建筑是历史带给我们现代人的财富,这其中与宗教、记忆、文化息息相关,显示着祖先们的智慧和勤劳,是组成中国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时代下更应该被保护和传承。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是一种洗礼,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农村建筑的规划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传承建筑文化,吸收传统建筑的精髓,保留其建筑的文化内涵,使建筑的深度和广度增加。避免在振兴过程中丢掉原本的特点,减少风貌特征。这就需要农村建筑的建设者们对建筑对象进行实地大量的调研分析总结,提取当地民族特色,建成符合要求的建筑。

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造,以“寻觅”为主线,“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生动自然的展现着我们国家的古老文化,和新时代下为了顺应形势我们所做出的改变。展馆涉及的中国元素也是非常典型的。中国红展示民族形象,“东方之冠”的外形设计展示着中国智慧,屋顶花园则是把圆明园中九州清宴的景观设计创新之后搬到了城市景观中。这些城市景观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案例,也可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民族建筑中运用传承,文化传承是要人民来传达和承接,这样文化的记忆才能延续,才会发展。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建设契机非常符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需求,也是广大乡村居民的需要,在设计时,既要遵循民族特色优先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俗,以及舒适美观,节能环保,传承创新,从而达到农村民族建筑得以改造设计、传承保护发展,以满足人们需求。

猜你喜欢
竹楼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用竹竿撑起的竹楼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