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管理工作探索

2021-03-31 09:41吕仲亮李永朋王静梅
居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单位人员

吕仲亮 郭 庆 李永朋 王静梅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1 背景

根据美国设计建筑学会(DBIA)统计,2015年,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市场上被采用的份额达55%,远远超越传统建设规模。大型或者特大型国外企业也都采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其中以EPC模式应用得最为广泛。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发展,建筑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和政府鼓励国内具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国内建筑企业在国内外承接的EPC项目也越来越多。

2020年3月1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要求国有资金投资项目需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纵观以上几点,工程总承包模式将是未来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我国工程总承包管理在建筑行业刚刚起步,管理工作还不成熟。

2 研究EPC模式下设计管理的意义

EPC模式是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承包方式之一,也是国内工程总承包的推广模式和发展方向,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对EPC模式的设计管理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强化设计管理主导作用的意识

EPC项目总承包模式已经被大力推广,但绝大数EPC承包商是施工单位转型而来,对设计管理的认知不够,不能从根本上重视设计管理的主导作用。国外一项资料显示,设计阶段的管理影响着质量事故的40%和投资的80%,同时设计管理也可以把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从而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安全有序施工。强化设计管理主导作用意识对于承包商来说可以降低施工过程的风险,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

2.2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求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润一再被压缩,单靠传统的施工管理,利润空间有限。企业要想有所突破,必须纵深向上游设计管理和下游深化设计管理发展,有自己的一套设计管理体系。

2.3 提高我国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

通过EPC模式下设计管理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项目管理研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还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益。承包商通过先进的设计管理手段和方法,使EPC项目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也可以加快我国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2.4 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

目前,EPC模式的发展势头很强大,但目前的理论体系还处于完善阶段。本论文研究以期能够对EPC模式的理论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3 当前国内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主导EPC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1)传统的设计单位主导的EPC模式;(2)传统施工总承包单位主导的EPC模式;(3)传统设计与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传统设计及施工单位内部组织架构上没有与设计管理相对应的职能部门,这个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为设计策划、概预算控制、深化设计管理、审核设计图纸在施工中可行性。但从现状来看,这三种主导模式下设计管理都存在弊端。

传统的设计单位主导的EPC管理模式,虽然能很好的把握业主的使用功能要求,但因其缺少施工和成本控制经验,设计出的产品在施工现场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同时,大部分设计人员成本控制经验较为欠缺,很容易导致超概情况的发生。

传统的施工单位,虽然施工和成本控制经验较为丰富,但由于缺乏专业设计知识,不能很好地与业主单位进行沟通,掌握其建设要求,导致频繁进行设计变更,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传统施工单位一贯的思维模式为扩大投资,提高利润。

传统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虽然从表面上看能达到优势互补的可能,但实际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双方立场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失控局面的发生。最终设计院只管设计,施工单位只管施工,达不到联合的真正作用。

4 解决问题的思路

既然国内以上三种方式主导的EPC模式下的设计管理都存在问题,那么就需要把这三种方式都打破,在企业内部完善其组织架构及其人才培养。创造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及培养复合型人才。

4.1 融合性的设计管理模式

融合性的设计管理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单一的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主导设计管理的一种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两种单位的合作。它是在自己单位内配置设计与施工人员,通过两类人员的充分沟通融合,解决设计与施工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在设计管理中控制概算。

在公司总部,设置EPC管理部,部门主要组成人员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商务人员;BIM人员,对所有EPC项目进行管控。

设计人员应含有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智能化、精装、景观专业,主要职责为:(1)与业主对接,了解业主实际需求;(2)与设计院或者与内部部门对接,对方案及施工图质量进行把控;(3)组织召开设计协调会,既包括设计院与业主的协调会,也包括业主内部或者设计院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会;(4)对方案或者图纸提出优化意见。

商务人员要有与设计专业相关的专业人员,主要职责为:(1)概算指标分解,概算指标需详细到每个专业工程,例如:主体工程为××元,电气工程为××元,给排水工程为××元,消防工程为××元等等。(2)预算核对,核对预算与概算的复核度,发现偏差,提出可行意见,并反馈给设计及施工人员。

BIM人员,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局部或者全部进行施工过程模拟,具有丰富施工现场经验的人员跟踪指导,最大限度地对施工现场进行预演示。

4.2 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即同时要掌握设计、施工、预算的相关知识的人才。该类人才能总体的把控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预算控制,并在管控中提出指导性意见。该类人才由于需要掌握或熟悉相关的经验及知识,培养周期较长。

我国房建项目在EPC管理模式上发展较为滞后,复合型人才目前比较紧缺。国家及企业急需培养这种人才。企业需制定制度鼓励员工进行多岗位锻炼,培养其在相关专业方面的素养及见识,以达到具备对EPC项目的设计管理能力。

4.3 企业兼并或者重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快速地调整其内部结构,适应市场的发展,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即联合优势资源进行重组,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可以兼并几个专业的设计单位(咨询单位、精装设计单位、景观设计单位等等)或者一家综合设计单位快速地弥补其在设计及咨询方面的欠缺,经过几个EPC项目的探索,就能形成企业内部的一套管理模式。

设计院兼并施工单位扩大业务范围,操作难度较大。可以在内部单独设置一个特殊部门或者在审图中心配置几个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现场施工便捷性进行把控。发展方向为EPC咨询服务。

5 结 论

在建筑行业,国际上普遍实行的是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而国内目前应用较广的为施工总承包模式。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及一带一路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许多国际建筑企业要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的建筑企业也要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建筑企业要走向国际化,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管理工作占据龙头地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建筑企业要完成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转变,首先,需从思想意识及企业组织结构上进行转变;其次,要培养一批掌握在EPC模式下进行设计管理的人才。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单位人员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浅谈LNG接收站项目施工单位的外部协调工作
协办单位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