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洪需求的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景观设计探索与思考

2021-03-31 13:09陈丹丹
工程与建设 2021年4期
关键词:行洪滨水廊道

陈丹丹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0 引 言

目前城市滨水生态廊道建设就应对滨水空间生态恶化,重塑生态栖息地,打造安全、生态、活力的滨水景观空间已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国内以土人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公司打造了上海世博后滩公园、衢州鹿鸣公园、金华燕尾洲公园、浦阳江生态廊道等多个生态廊道经典项目。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多局限于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手法,缺乏将洪水作为着眼点而引发的关于滨水景观设计的系统思考。本文深度剖析河道的防洪特性,通过关键要点分析以期为建立一个与洪水相适应的滨水生态廊道景观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现状问题特征分析

1.1 生境系统的破坏决定生态修复成为首要任务

传统工程堤岸措施暴露出生态活力丧失、滨水景观碎片化、水源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迫使生态修复成为首要任务。生态廊道建设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为生态让步,通过系统的专业技术手段,实现场地生态修复与栖息地的构建,满足河滩变绿洲的城市发展要求。

1.2 水落涨幅导致景观分层分级较为明显

滨水生态廊道作为水陆交错区域,受洪水水位影响景观存在周期性变化[1]。这一特征对适应水位变化的景观功能区划分、路网构建、构筑物及植物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硬性防洪标准对行洪区的建设要求

滨水生态廊道同时担任河道行洪区的角色,景观设计应结合流域防洪规划,满足防洪标准,不减少洪水行洪面积,不增加行洪阻力,同时降低洪水临时淹没、冲刷对景观设施产生的影响,实现景观与防洪需求的高效协调统一。

2 滨水生态廊道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2.1 生态留白设计理念

生态留白设计要求合理把握开发力度,为自然生态划定人类活动边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市滨水生态廊道建设应考虑给自然更多地发挥空间,通过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段,实现自然要素土壤、水、动物、植物的叠垒共生。在满足居民及游客基本出行和观光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对场地实施最小干预,即做好场地定性设计,为未来建设发展留有空间,尊重自然做工,低强度开发满足河道防洪评价要求,遵循务实、简约的原则,对现有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景则景。

衢州鹿鸣公园景观设计坚持保留自然本底的设计原则,用最少的干预建立一个便于体验和享用服务的生态景观系统。通过大片生产性农业景观与低维护的乡土植物,绿色生态的海绵设施,架空的步道游憩网络,将城市遗弃地转变为丰产美丽的自然景观[2]。

2.2 复式断面设计

传统防洪堤工程岸线生硬,断面形式单一,临水设计严重挤压水陆生境空间,整体生态价值低且观赏性较差。复式断面防洪堤设计要求实现堤线后退,扩大水陆交换介质空间,预留较大行洪断面缓解行洪压力。设计结合场地竖向标高、水位变化影响范围进行功能区划分,布设路径网络,运用缓坡种植、台地种植、台阶景观、错层跌水、堤身景墙等景观手法消解高差,形成亦堤亦丘的多标高和多种断面设计[3]。适应水位高差变化的防洪堤,上层断面主要满足景观休闲活动需求,下层断面同时作为洪泛通道满足临时淹没,以生境修复为主,整体达到“有堤似无堤”的景观效果。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现状直立式防洪墙的防洪标准与黄浦江水位高差多达5 m左右,这个高差不仅阻碍了人们亲水、近水的需求,也导致了整个生境系统的破碎。改造后的滨水断面采用梯地禾田的方式来消解场地高差,保证防洪安全。亲水部分采用抛石护岸、粗砂护岸和缓坡草地护岸的方式,与水形成开敞、自然的衔接[4]。高差错落的梯田景观形成多样的断面形式,以田埂为径形成多层次的路径系统,综合考虑滨水空间的休憩和防洪功能。

2.3 利用海绵设施减轻洪水风险

合理利用海绵设施可有效增强场地应对洪水来袭的适应能力,通过构建弹性海绵系统缓解洪水压力,消纳雨洪,降低洪涝灾害风险和维持场地内部良性水循环,发挥旱涝调节作用增强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5]。

美国纽约猎人角南滨水公园二期景观工程设计,既打造了一处全景欣赏的市民休闲滨水空间,也通过设计将自然和水体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通过新建场地内部潮汐湿地为动植物生息繁衍提供了场所,同时有效控制河岸侵蚀的程度,丰水期水位上涨可起到调水蓄水的功能。内部运动草坪在洪水来袭时,同样可作为溢流区,滞留收集雨水;浙江黄石永宁公园,沿路径系统布设生态植草沟,有效收集场地内部雨水,打造内河湿地,形成区域性、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

2.4 景观材质、滨水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滨水生态廊道景观设计应考虑场地受洪水临时淹没和冲刷的风险,材质选择应具备耐冲刷和抗腐蚀性,增加使用年限和观赏效果。道路铺装材质可选用花岗岩大板或透水混凝土铺设,坚固耐用,特别是迎水面的平台和栈道。构筑物可选用钢架结构,采用架空式设计,减少对场地干扰,满足生物栖息和动物的自由迁徙。

植物配置应结合水位变化,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植被生态系统。如奥雅长沙湘江江滩公园旱湿两栖适应性的植物配置,结合水位变化分为旱涝过渡区域,该区域受临时淹没风险较高,植物选用旱伞草、水生鸢尾、千屈菜、萱草、矮蒲苇、狼尾草等耐水湿、低维护的植物品种。常水位以上区域结合人流活动区,可选择片植林带,选用垂柳、河柳、池杉、水杉、落羽杉、乌桕、枫杨等耐水湿品种。堤身护坡植物则采用草花草籽撒播,尽量不破坏现有保留利用的堤身[6]。另外,可结合复式断面进行植物设计,如燕尾洲公园采用梯田层层退台的方式构建景观防洪堤,梯田上广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如狼尾草、细叶芒、蒲苇等观赏草为主的造景植物,耐干旱、耐水淹,保土性强,整体维护成本较低[7]。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减少阻水植物的种植,降低植物种植密度,协调行洪与植被生态修复的关系,形式较开敞的滨水景观效果。

3 结束语

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景观设计要求建立适应性景观,适应生态修复的建设发展需求,适应周期性水落涨幅的变化,适应与城市用地游憩功能的结合。本文基于滨水景观防洪的需求,进一步系统探讨了防洪与景观功能的矛盾特征,从设计理念、复式断面设计、海绵设施构建、景观材质及植物配置等角度探索了滨水防洪景观的设计思路,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滨水景观设计面临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游憩空间构建的问题,发挥滨水生态廊道空间的整体效益,对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行洪滨水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大辽河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