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乡村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以霍山县诸佛庵镇为例

2021-03-31 14:17卢晓宇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旅游业景观

卢晓宇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0 引言

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成的复合镶嵌体[1]。从地域范围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具有人类聚居以及相关行为的地域空间;从景观特征上看,乡村景观具有一定的人文气息,与城市景观相比,自然属性较强,有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2]。

近几年,随着美丽乡村规划等相关政策的提出,乡镇已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能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对农村各类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能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进步[3]。研究霍山县诸佛庵镇的乡村景观构成和特征有助于深入挖掘该地区的景观价值,并对景观资源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 诸佛庵镇基本概况

1.1 区位概况

诸佛庵镇位于大别山腹地,是安徽省霍山县西北部的一颗明珠[4],人口3万左右。区域总面积180km2,其中,山地面积2万亩余,林地面积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诸佛庵镇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068县道距县城仅18km,014、012县道也是该镇重要的交通线路,距省城合肥约140km。

1.2 诸佛庵镇的资源优势

1.2.1 自然资源

镇域内群山环绕,层峦叠嶂,狮子山、落脚山分别位于城镇东西两面对外交通的隘口处,山形优美,构成了城镇独特的自然景观。森林覆盖率高,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生物种类丰富;镇区依山傍水,宛如月亮落于山涧盆地,勾勒出一幅山水田园城镇的意象图。

1.2.2 文化资源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分支,孕育了浓厚的红色文化。现遗存烈士纪念塔1座、安省三线军工博物馆1座以及烈士陵园等遗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此外,这里茶叶和毛竹产业较发达,催生出浓厚的茶文化和竹文化,成为当地农耕文化的代表。

1.2.3 产业资源

诸佛庵镇物产丰富,主要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这里是安徽竹的故乡,桃源河乡拥有万亩竹海。制茶业是当地传统产业,这里是全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重要产区,“霍山黄芽”也是当地的主要种植作物。随着六安茶谷景观规划被提上建设日程,诸佛庵镇已作为六安茶谷规划的一部分,迎来了生态旅游发展机遇,可依托当地现有的产业优势,发展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旅游产业。

1.3 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诸佛庵镇近几年通过考察调研,引入旅游项目,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以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5]。其旅游产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得到了很多支持,先后建成了“仙人冲画家村”“桃源河漂流”等旅游项目,以多样化的生态旅游方式和独特的体验满足游客需求。通过网络传播,诸佛庵镇生态旅游业在周边地域占据较高的地位,产生了较大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诸佛庵镇生态旅游业近几年逐渐在县域旅游业的竞争中表现出吸引力不足、发展后劲不稳等问题,部分项目已处于无人管理甚至停滞的状态,旅游业的发展与振兴迫在眉睫。

2 诸佛庵镇旅游业景观提升设计原则

2.1 突出地域特色、乡土文化

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是吸引游客、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不被淘汰,需以地域特色、乡土文化为导向,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独”的具有地域识别性的旅游产业。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将当地的风土民情、地域风俗等借助独特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以竹、茶的形式实现农业景观设计的意象展现,不仅可突出该地区的特色产业和地域文化,而且可通过环境提升使游客有良好的旅游体验。对茶地、竹园等场地进行景观提升和增设体验设施,让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体验田地劳作的乐趣。

2.2 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保护

诸佛庵镇的景观设计需以当地的自然条件为基础,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前提,在开发导向上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分遵循自然规律,避免因粗犷的人工开发而导致自然山水格局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污染,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的恢复能力,坚持可持续性,构建人与环境和谐的开发模式。在打造人工景观系统时,注意人工景观系统的脆弱性、不稳定性等因素,通过土地集约化整治与利用,促进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

3 诸佛庵镇旅游景观设计路径

3.1 农耕景观设计

近年来,以大面积农作物植被为创作对象,借助环境艺术营造的农耕景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逐渐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热点。目前,农耕景观在我国很多景点都有实践,其以不同颜色的植物、农作物大面积拼接为主,一方面可呈现主题;另一方面由于面积较大、色彩鲜艳,能给游客震撼的心理感受。诸佛庵镇充满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气息,在农耕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水稻等农作物的不同色彩和层次拼接成大型稻田平面景观图画,然后以花圃、苗圃等植物按照点、线、面布置,进行不同层次的修饰,以农耕景观作为设计主题,营造规模宏大的植被环境,让游客置身其中,产生随着农作物生长逐渐呈现完美画面的期待感。

3.2 水系廊道景观设计

诸佛庵镇境内的深水河北面为自然环境,南面为城镇建设用地,周边山脉层峦叠嶂、巍然屹立,呈现依山傍水的山水田园城镇意象。但在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用地不断扩张,滨水界面不断被压缩,滨水环境失调,深水河也因挖河取沙、垃圾排放而受到污染。因此,在水系景观设计中,应该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增加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同时由于当地夏季降雨量较大,需要满足灌溉和防洪要求的。在设计中,以水系廊道作为城镇景观的框架,将垂钓、游玩、观赏作为主体功能,打造小型亲水平台、凉亭、水景小品等基础设施,在景观植物配置上可选用当地的四季竹、佛肚竹、云竹等构建竹林的意象,并采用当地的映山红、红枫等进行点缀设计。

3.3 门户景观设计

门户景观是对门户的环境营造,是景观系统的构成部分,由建筑物、艺术雕塑、绿化等元素共同组成,是具有空间体验性质的景观节点。小城镇的门户景观是展现城镇形象、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也是景观规划的重要环节。如何运用竹、茶等设计单体通过简单的拼接和叠加展现独特的产业特色或地域文化,是门户景观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植物设计上,要因地制宜,选择当地特有的植物,突出良好的自然和环境。

3.4 乡土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细节,一般体积较小、色彩多样,对整个景观界面起点缀的作用,在设计中应兼顾实用功能、景观效果、文化展现。其中包括全景导览牌、方向指示牌等指示性标志,其设计应符合地方特色和人性需求。景区指示牌应将扁担、麻绳等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微小器物作为载体,通过设计再现村民日常农作的情景,便于游客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此外,灯具作为照明设施可以在夜晚营造非凡的意象,其材质应结实耐用,外观上可以镶刻不同图案,借助灯光作用,创造出非凡的意象;垃圾桶可以借助地方独具特色的农用工具,设计出具有乡土气息的公共设施。

3.5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公共空间不仅反映乡镇的精神面貌,更凸显当地民俗文化是吸引游客参观的重要场所。如黄山市呈坎景区内的公共广场,既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观节点,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公共广场采用当地石料进行铺装设计,外加灯笼等装饰小品进行点缀,不仅在空间设计上突出地方特色,还通过村民日常农作和活动展现民俗文化。诸佛庵镇内公共活动空间较为缺乏,仅有1处广场且年久失修,亟需修整。应根据居民的日常活动习惯确定广场的性质、规模、功能和形式,并充分利用当地铺装材料、植被等资源,注重景观节点和景观轴线的联系,以及各类雕塑、构筑物等小品的设计,利用引起人们观赏兴趣的元素,提升人们的愉悦感。同时在公共空间中设置具有园林特色的互动场所,避免出现广场空旷、硬质铺装及与乡村环境不协调的问题。

4 结语

诸佛庵镇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何借助当地的地域特色,通过景观环境提升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景观塑造上借助先进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融合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从水系、交通、门户、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景观环境的提升,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和旅游项目,增强新鲜感和趣味性,给游客创造切身体验和感受自然、文化的机会,才能在县域旅游业的竞争中争得上游,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旅游业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