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2021-03-31 14:17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城小镇特色

钱 锋

(江苏联合城市发展咨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300)

1 产城融合与特色小镇

1.1 产城融合

在产城融合的概念中,“产”指产业聚集,“城”指城镇功能聚集,产城融合即指城镇发展以产业作为支撑,产业发展依托城镇。从本质上分析,产城融合是功能主义向人本主义的回归,不但考虑产业与城镇的发展,同时注重人本身的提升,构建产、城、人、文多方面融合的高质量特色小镇。

1.2 特色小镇概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中的镇,更不是产业园区或风景区,而是处于城市边缘,相对独立于城市,拥有鲜明的产业、文化、旅游以及社区的功能型平台,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通过产业进步来促进小镇的有效发展。

1.3 产城融合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业与城市脱节的背景下,针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而产生的。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增大及研究的深入,产城融合已不再局限于城市,而是涵盖了不同类别的城镇。对于产城融合的定义,各国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产城融合是以城镇资源以及产业基础的长久发展为基础,让产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与城镇功能拓展相符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聚集促进城市本身文化、社区等多项基础的良性发展进步,构成科学动态发展的过程。特色小镇作为城镇的新型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遵循产城融合的理念,有效发展新型城镇化。在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产城融合主要体现在人文融合发展中。然而,现阶段我国特色小镇发展中产城融合程度较低,如产业效率不高、功能融合不良等。所以,特色小镇的发展一定要对产城融合理念引起重视。

2 现阶段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城融合的功能融合仍需提高

特色小镇功能融合不足,重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多以经典产业和生态旅游为主,模式过于单调。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较特殊,对建设新型特色工业的重视不足,严重缺少基于特色工业的旅游产品的动力。

2)特色小镇以“天下福镇、中国多扶”为主题进行旅游开发,但能认清这一点的群众并不多。现阶段中,能正式经营酒店的有限,很多地区都缺少匹配的旅游设施,服务团队不能及时跟上规划的步伐,设施与服务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对特色小镇的品质造成影响。在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虽然在规划的引导下已完成超60km道路的敷设工作,但是大部分乡村道路质量依然不达标,很多城镇的交通不便利。

2.2 未深度挖掘历史文化

体现小镇特点、构建小镇特色文化,需要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如多扶镇依旧保留着唐代的读书亭、观月楼等历史遗迹。多扶镇以“天下福镇、中国多扶”为核心,建立众多以“福、佛”为内涵的大型建筑。但是这些设施皆生搬硬套,请来专业部门进行古建筑仿建。该小镇未对本地文化历史进行有效挖掘整理,很多群众对本地历史文化只是初步了解。

2.3 缺少对于特色小镇的认知

政府及群众对于特色小镇的良好认知才是有效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很多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未很好落实,企业不能有效了解特色小镇的政策信息,缺少对于政策的深度理解,吸引社会投资困难。由于本地居民对特色小镇未充分了解,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群众存在抵触情绪,导致拆迁改建过程中开发商资金断裂、棚户区改造项目受阻、群众冲突等诸多问题出现。

3 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

3.1 促进功能融合

功能融合指将城市工业生产作为基础,融入居住、娱乐、创新、商贸、生态休闲等功能,有效地实现产城一体的模式。为有效进行功能融合,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一些灵活性措施。

1)加增对人才的招募与培养,其核心是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性人才,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如采用与高校对接的方式,培养现代化技术人才,并积极完善人才落户政策,留住外来技术人才。

2)政府部门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对特色小镇进行宣传,帮助小镇更好地汇聚人口、提升人气。如将民间节日“蛤蟆节”打造成具有艺术魅力的旅游品牌,提高其档次。利用互联网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处理技术完善特色小镇产业链的构建,利用专项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制作宣传片等方式提高宣传力度,实现更多特色产品的输出,为招商提供便利,有效提升特色小镇的影响力及知名度。

3)注重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例如与周边的大型医院联合,提升医疗设备、技术、人才的引进;重视区域配套设施的构建,完善水、电、路、网等,保障旅游区内的餐饮、居住、卫生以及应急服务,提高园区接待能力。

4)重视与周边其他城市的合作,提升基础设施与人文资源共享。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识别、整合资源信息,高效组织资源的匹配,完成契约保障机制,提升关参与者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完善区域共建。

3.2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当前,特色小镇依旧采用建旧如新、传承发展的文化发掘模式,很多地区存在拆真遗迹、建假古董的情况。在进行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建设过程中,本地政府需要积极采用修旧如旧、充分发掘的模式,重视历史资源,配备多种创业要素单位,实现革故鼎新。要充分融合特色小镇的传统文化,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复原。注重对历史人文内涵的挖掘,并将其融入建筑修缮中。对小镇文化元素进行整合,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挖掘特色小镇现存的历史传说及民风民俗,以历史故事、名人传记为主题,开发具有地域特点的旅游产品。向当地群众宣传历史文化,利用互联网向群众普及民俗文化,调动群众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情。

3.3 政策机制保障

为保障特色小镇规划的科学性,相关部门应制定政策文件,实现特色小镇的构建;制定有关扶持政策,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对特色小镇建设作出详细规划,例如制定特色小镇公共设施以及道路建设方案等,构建层次鲜明、完善的规划体系。为确保特色小镇的规划体系有效运行,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促进融资建设的规范化 明确特色小镇的定位,提出融资方式及总量目标,将需求作为方向,构建良好的特色小镇项目库。

2)促进特色小镇运行机制的平台化 有关部门积极构建以信息共享、解决问题为主要功能的平台,让各方建设主体都能够清楚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制定各种应对策略,完善特色小镇的治理工作。

3)出台特色小镇项目执行的有关制度 政府部门在特色小镇的项目建设、运营、监管等阶段制定明确的标准,明确划分政企职责,制定具有较高精准度的评估指标体系,促进特色小镇有效的绩效评估。

4 结语

特色小镇持续良性发展重在产城融合,因此,特色小镇要将产业、商贸、旅游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产城融合。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将融合多种项目投资,进而构成良好的产业圈。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招募、培养高水平人才,融合先进技术,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创新,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宜居的环境,实现城镇化发展。

猜你喜欢
产城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