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

2021-03-31 14:17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土地

刘 非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81)

0 引言

城市化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城市规划问题,其中,土地管理是城市化的基本管理工作之一。为了适应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发展城市,需要对城市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针对城市土地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土地规划的作用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探究。

1 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城市土地规划是规划工作的一种,能够使人们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对现有的社会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与改造,使其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方便人类的生产活动。土地规划是一种利用系统的手段改善土地利用的结构,保护土地利用的环境,是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手段与措施。城市土地规划应从整体出发,按照系统发展的理念,遵循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使城市土地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率的提高,能够改善环境,避免资源与土地的浪费,保护耕地,集约化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土地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具有促进现代化发展的优势。

1.1 经济方面

有利于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管理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寻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土地管理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只有科学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城市建设方面

有利于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化建设的成本。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城市用地紧张以及因其导致的房价上涨等问题。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减少被道路占用的情况。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极大地提高土地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提高城市土地规划的效率。

1.3 资源配置方面

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需要立足于当地土地利用情况。立足我国大部分城市人多地少这一特点,规划具体的土地利用措施,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例如远郊废弃地,要使其按需求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或者耕地,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

1.4 公共资源方面

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核心——人。人发展了城市,城市发展为了人。大量人口的聚焦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要求,即对公共设施等共享性基础设施的需求。只有有效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才能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有效的落实,使学校、医院、邮政等公共设施合理安排在城市的特定位置,从而方便公众,提高公众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经济流动,加快经济的发展。

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中出现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并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口密度过大、交通瘫痪等,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土地规划中,因认知水平与受发展水平制约,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关键点,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具体规划标准,标准不够明确。其原因一方面是相关规划与策略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在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相关部门监督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运用到实际的城市规划当中。

2.2 城市发展与规划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致使城市规划进程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出现了发展与规划的不平衡。相关的规划文件,如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规划文件制定的出发点不同,采用的标准也不同,两者之间的差异加剧了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诸多矛盾与不足。城市用地不足与耕地用地不足加剧了用地紧张的情况,旧城区的改造导致空地浪费大量存在,郊区废弃建设用地没有被合理利用。

2.3 信息数据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土地利用掌握不够到位,不明确已经利用土地面积与可利用土地面积,并且存在大量的不合理利用情况。需要建立并完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土地利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依。只有数据完善,才能进一步合理规划未利用土地,改善已利用土地的使用情况。

2.4 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规划不合理,会造成土地浪费,制约城市发展。过度建设基础设施会导致很多基础设施的闲置,如健身器械、老年人活动广场等,造成了资源浪费。

3 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措施

面对土地规划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严格遵循科学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寻求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

3.1 加大宣传

树立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推进城市规划进程,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产业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总体规划的首要地位。坚持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要根据实际加强环境保护,根据区域特色听取群众反馈,有效监督规划实施落实情况。

3.2 健全法律法规

规划要按规章走,应该制定相关的土地管理条例,对土地管理作出具体的开发规划,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使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合理利用土地等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同时要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实际,依据人口、经济水平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更好地做好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

3.3 兼顾发展利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本目的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市化进程才能持续进行。经济发展是第一要义,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将土地规划作为重点预留项目,成立由相关部门统一领导小组。全面分析土地利用情况,从开发与利用两个方面,为土地利用提供依据,同时需要兼顾生态发展,避免造成环境问题。针对城市用地复垦现象作出相应的规划分析,寻求使城市用地与耕地协调利用,兼顾社会发展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加快变革与全面创新,通过改善土地管理机制,解决耕地粗放经营问题。既要合理利用土地,又要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调控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3.4 按需挖掘存量土地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刚刚实现了全面脱贫,城市建设大部分仍然处于旧城改造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许多城市的中心发展落后于周边地区。所以,旧城改造是土地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并不到位,存在许多土地闲置情况,需要将闲置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我国的城市平均容积率比土地合理容积率差了0.2,城市发展潜力还很大,接近50%。招商引资,利用存量土地进行“二次建设”,建设商场、游乐区等,为提高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保证环境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5 严格工业用地规划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的发展,工业是生产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现有的产业机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所以,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容忽视,尤其要重视工业用地的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对工业用地的规划十分关键。

1)考虑城市人口的集中分布情况,同时使大量的城市用地满足工业需求。

2)提高工业的准入门槛,合理利用土地,需要技术水平高、占地少的企业进驻城市,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的可持续性。

3)工业用地要考虑地理位置,基于联结城市与农村,将工业用地合理地安排在城市周边的近郊处,减少城市废气排放、污水排放等。

3.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土地利用的规划才能更加合理。保障基础设施完善,使学校、医院、邮政局等有相应的固定位置,避免二次规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3.7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轻轨、有效改善地下排水系统、地铁等都是对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体现。加强地下排水系统建设,改善地下排水系统。多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商场、便利店、地铁站等,以减缓城市土地资源不足的紧张局面。

4 结语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是重要环节。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才能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高效,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土地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我爱这土地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分土地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