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以庆阳市西峰区为例

2021-03-31 14:17里志胜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
关键词:全城庆阳市大道

里志胜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城市开放空间指城市内供社会公众使用和居民日常生活等公共活动的室外空间,它同时也是展示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载体。城市开放空间可以改变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是增强城市活力的空间载体。本研究以庆阳市为例,将中小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小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方法和模式,为庆阳市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部分中小城市开放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1 庆阳市的开放空间

1.1 庆阳市开放空间现状

庆阳市开放空间主要为广场空间、街道空间和山水空间。广场空间主要为市政广场(和谐广场、公刘广场)、文化纪念广场(北广场)以及正在修建中的交通集散广场(银西高铁庆阳站站前广场)。街道空间包括城市主干道、支路、步行街等。山水空间包括城市绿地和城郊用地。其中,城市绿地主要为城市公园,包括东湖公园、南湖公园、运动公园。城郊用地作为庆阳市重要的开发空间,承担了居民游憩休闲的功能。

1.2 庆阳市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

1.2.1 开放空间类型大类较齐全、小类类型单一

目前,庆阳市广场空间主要缺少游憩广场、商业广场等;山水空间多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较少,如儿童公园、植物园等缺失。街道空间随依城市道路均匀分布,但其主要以交通功能为主,商业休闲街、休闲步道、运动步道、景观大道等缺少。

1.2.2 开放空间规模大、数量少

目前,庆阳市广场空间有4处,山水空间有3处,街道空间主要有步行街1处。且每处开放空间规模都较大,使用对象多为周边居民,不能满足其他区域居民对开放空间的需求。如果增加一些小型开放空间,比如口袋公园、口袋广场、微型广场和街角公园等,结合公共绿地和街道进行建设,那么就可以增加开放空间的种类、数量、丰富程度和趣味性,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内涵。

1.2.3 南北分布、中部缺失

目前,庆阳市开放空间的分布总体上呈现南北分布的形态,城市中部地区开放空间较少。然而相较而言,庆阳市中部地区的居住人口多、人流量大、建筑密度高,需要更多的开放空间满足居民需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就是在城市的密集区建造的。

1.2.4 功能单一、不成体系

目前,庆阳市的开放空间有市政广场、文化广场、高铁站站前广场以及休闲公园和运动公园,街道空间则是依据道路分布,其中有1处步行街。总体而言,在功能方面,每种类型的开放空间都是承担单一的功能,没有综合性的或者多功能性的开放空间,如广场、公园、街道三者的结合设计或者体系化设计。单一功能的开放空间整体使用率较低,造成空间浪费。开放空间不成体系,会造成宏观层面的空间割裂。

2 开放空间的城市设计——一体化设计

开放空间的城市设计是对广场、公园、街道等空间进行设计,如美国丹佛中心区开放空间体系、波士顿19世纪末绿地系统规划等。庆阳市的开放空间设计可以采用衍生开放空间作为节点、道路慢行系统和景观大道进行连接、多景观辐射等方式。

2.1 多元开放空间建设——衍生节点

庆阳市现有城市开放空间布局中部缺失,多为南北布局,且多为规模较大的单一开放空间,因此,需要在城市中部增加新的城市开放空间,满足中部居民的需求。同时其他区域因现有开放空间规模较大,但其服务半径有限,出现较多服务空白区,建议增加开放空间节点,完成庆阳市开放空间一体化的初步建设——“衍生节点”。

2.2 路径分析——串联节点

2.2.1 慢行系统——解决“失活”问题

节点串联的载体主要为道路系统,利用现有道路系统打造慢行系统和景观大道。根据联系开放空间的主要路径,依托岐黄大道、北京大道、长庆路、兰州路、南大街、北大街、庆州西路、石油东路形成“四横三纵”的结构,打造链接各开放空间节点的慢行系统。在现有慢行系统道路人行道增加建筑小品、绿化等,营造新的休闲、游憩空间,增加道路空间的活力,提升城市的面貌。

2.2.2 景观大道——升级道路景观性

岐黄大道作为连接城市南北的主干道,其南至彩虹桥,北至北广场,中部串联和谐广场,因此将岐黄大道打造为庆阳市重要景观大道,与慢行系统结合起来,成为连接庆阳市开放空间的通道。

2.3 一体化——点”、线”、面融合

在衍生的多个城市开放空间节点基础上,构造南北两个特色城市开放空间圈,结合其他开放空间节点,依托连接路径,打造“两圈+多点+路径”的城市一体化开放空间体系。在目前的结构下,以长庆大道、陇东大道、石油西路、东大街和西大街为主要的外部圈层,构造出联系各开放空间的体系,并且在北城区和南城区构造出内部圈层,在待开发的地区可以构造出新的开放空间。

2.4 圈层模式——全城开放空间化、开放空间全城化

全城开放空间化、开放空间全城化,这两种理念是对中小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和发展的全新理念。全城开放空间化的理念着眼于宏观层面,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整体,等同于一个面,这个面就是一个较大规模的开放空间,让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空间(例如新加坡市)。这种理念适用于中小城市,无论从建设规模、建设面积、政府投入资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节省成本,高效利用城市空间,并且在一体化建设中满足“面”的设计,共同构造点、线、面融合发展和建设机制。

开放空间全城化,更多的是进行微观+中观的设计。就中小城市而言,开放空间的数量、质量、环境效果都不如大城市或发达城市,那么就需要着眼于每个开放空间的建设,让每个开放空间成为点、线、面融合发展机制中的基础。在微观层面满足市民使用要求的同时,可以上升到中观层面,对周边进行功能辐射和功能衍生,实现“面”的建设,从功能角度扩大传统开放空间的规模,这样全市开放空间的功能辐射范围又可以构造出一个大的开放空间体系。对于中小城市而言,采用点、线、面的设计模式,在投资建设、后期维护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并且适合中小城市建设。“点”的衍生模式可以在规模上灵活变通,“线”的联系则可以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或者现状道路上进行设计,而“面”的生成是将微观的“点”进行功能上的放大,在景观效果、服务半径上达到扩大化的效果。

点、线、面融合发展模式的目标是“全城开放空间化、开放空间全城化”。对于中小城市而言,这种开放空间点、线、面融合的设计模式考虑到城市本身的特点、风格、居民需求等方面,可以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并且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思路。开放空间设计模式对庆阳市区的绿化率、蓝绿占比等会有较大的提升,对城市环境、城市风貌、城市特色等方面也会有较大的改变,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开放空间,可以提升人居环境、生活品质,打造绿色城市、活力城市、生态城市。

3 结语

城市开放空间融合了历史社会发展的多元文化,综合地域环境要素和现代生活的多重需求,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庆阳市目前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点、线、面融合发展的模式理念,并且倡导在中小城市中实现全城开放空间化、开放空间全城化的设计模式。本文关于城市开放空间的分析以及设计理念的提出,仅仅是从几个方面入手,其实有关开放空间的具体内容及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开放空间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市民对于开放空间的需求会更高,为了满足城市化发展要求和市民多样化的使用需求,需要在开放空间的设计中加入更多人性化、系统化以及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产生新的理念和模式,让开放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载体,也让开放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猜你喜欢
全城庆阳市大道
幸福大道宽又阔
中秋节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庆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探
美乃大道
全城盛事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香港全城
北海道黄杨在甘肃庆阳市的引种观察及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