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人画的符号渊源及用色考辩

2021-04-01 10:39王霞
流行色 2021年1期
关键词:鱼纹彩陶文人画

王霞

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 山东 日照 276500

文人从巫、祀到史、士的身份转变,包含着符号运用的转变,从图像符号的运用到文字符号的运用不仅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体现出文人这一独特的社会阶层对自我身份的定位。魏晋之后,原本放弃(或说淡化)了图像符号的文人阶层对它又有了新的评价,并逐渐以自己的文化资本,运用其对文字符号的绝对控制对既定的图像实施了全面的改造,从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图像符号话语体系,这就是文人画。也正是如此,文人画学养深厚且言之有物,用色方面也有自己的主张,所选黑白(及淡彩)的样式同“士”阶层的信仰、命运紧紧相连。

一、文人画背后的图像符号:立象及色彩运用

早在远古时期,绘画已经存在,我们所知的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图像符号,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盆舞蹈表演符号,以及一些记录生活和征战场面的符号,是早先民族所留下的生活和心理的印迹。并且直面而来的色彩,如黑白、砖红色等的运用让人印象深刻。

从众多彩陶当中可以看到,当中的图像符号表达,不乏崇拜的痕迹,人面鱼纹盆是生殖崇拜的图像显示,马家窑彩陶的舞蹈符号是图腾崇拜仪式中的缩影。后来这些具象的图像慢慢演变为抽象的几何图案。我们在这之后的彩陶中所发现的千姿百态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符号等等都是从这一过程中抽象而出的。从远古的陶器上的图案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立象尽意的表达。

在这些远古的陶器中,同样可以看到先民色彩运用的精辟。人面鱼纹彩陶所用色调包括黑白、砖红色,视觉上的色彩可以产生非常强烈的对比,结合简洁的图案,突出了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艺术才能。人面鱼纹彩陶(如图1)中呈现的象以及表达的色彩,留出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图1 人面鱼纹彩陶

二、图像符号延伸至汉字:指事及黑色选用

从文人画追溯到先民的图像符号创造,再到延伸发展而来的汉字,可以看到图像符号具备了指事功能,以汉字记录,色彩选用黑色。

汉字最初以“象形”方式存在,“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后期以小篆作为基本形态成为成熟的文字,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成熟的符号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可识别性,原始的图像符号不具备这两个特性。用阿恩海姆的理论来看,图画是最接近物象的,但是它又太质实了,近于说明,且只能指物,比较难以示意。记号式的图像则是绘画的抽象化,表示一种事况或意念。例如三角形表示高山,其形状即为山形之简化。但是记号虽有固定有意指,如交通标志,但它本身并不能用为思维活动之媒介。符号式的就不同,符号也是由具体物象抽象化而成,但是符号可以表示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特性,这就是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识别性。

图像符号经历时间及社会变迁,延伸至汉字及其演变过程中,用色始终以黑色为主。其中原因包含多个方面,一是主要受到物质条件以及环境的影响,黑色在生活中最为易取,故写汉字多采用黑色,且与其他颜色的对比度非常大,易于辨识。二是古代所用的墨,早期为天然石墨,后期则是炭墨,相比其他从其他植物或矿物中提取的颜色相比,其保存度较高。在具备以图像符号为基础的汉字发展、黑色选用的物质背景之下,往后的文人画创作也趋向于对自然对象模拟描绘的选择,趋向于黑白两色的选择。

三、文人画的萌芽:图像符号重新定位及色彩定位

(1)文人画产生的历史渊源

一切图像符号反映的都是时代人们的物质与意识形态,随着图像符号及其延伸至汉字的发展,经历积淀和积累文人画最终于唐代出现,而这当中同“士”阶层的思想意识与朝代更迭有着密切关联,且其背后也蕴含了色彩定位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在儒家文化形态的积淀下逐渐定型,形成以自我道德完善为社会职责出发点的由内向外推衍式的思维方式。一个时期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心理状态,是这一时代状态的产物,这种产物称之为“时代心理”。黑格尔称之为“时代精神”。当魏晋的硝烟和战乱搅扰了士人内在的心态平衡之时,这种时代心理开始逐渐动摇并出现分裂与重组,哲学重心开始转变。哲学的转变标志着“时代精神”的转变,魏晋玄学是这种时代精神下的产物。玄学的盛行,引起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普遍自觉。文人士大夫开始把人生价值安放在自然中,转移到山水上。由魏晋所开辟的自然文学和艺术为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艺术史上都惊鸿一瞥的文人画艺术找到了一个契合点。由此,文字符号和图像符号又一次融合了,而且是以一种高级的艺术形态融合——文人画的方式问世。

(2)文人画色彩定位

图2 雪景寒林图

在中国绘画史中,文人画是代表精英话语在绘画领域的一种表达。由于文人士大夫在学识、修养、声望和社会地位的优势,使他们的美学主张与艺术创作得到普遍认可与尊重,院派的许多画家也受其影响,在山水画(如图2)上尤其突出。以欧阳修、苏轼等人也相继大力提倡士夫画,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更促成了文人画的蔚然勃兴。

与西方绘画用色极尽变化之能势相比,文人画在用色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或者说十分特殊,即以黑白构染成像。其中的白,并不是以颜料形成白色,而是以纸的颜色直接表现为白色,白与空无、虚静相通,“留白”在文人画中是最为突出的用色方法和绘画手法之一。“黑”的表现则以“水墨”为主,黑白之色的运用实为老庄玄蝉精髓的继承。除黑白之外,也常用醒目的红色相配合。在用色方面,其同阴阳五行、黄老之学都有莫大的关联。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图像符号发展历史梳理的角度,立足图像符号的形成、演变与图像符号的重新定位,对图像符号的渊源进行考辩整理后,我们能够清晰感知,图像符号的发展演变,由最初的图像符号的形成、发展,再到文人画的出现,强调的是文化漫长的积累,每一个图像符号是在它演变的过程中,慢慢整理简化成一个更容易复制与记忆的符号,其中也包括对色彩的记忆。因此,它不再简单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民族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共同缩影,是部族或民族共同心理的情感记忆。

猜你喜欢
鱼纹彩陶文人画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鱼纹瓷
鱼纹砖
甘肃彩陶真伪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