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猪鼻式防压贴”的综合护理在降低新生儿无创呼吸机通气并发症中的应用

2021-04-01 07:26何淑儿王昭丽梁玉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压痕鼻塞呼吸机

何淑儿 王昭丽 梁玉芳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肺部疾病的满足机体血氧需求的重要手段[1],常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呼衰、肺炎等疾病[2]。CPAP 包含有创和无创两种方式,新生儿常使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方式[3],操作简单、无创操作、经济高效,但新生儿自主意识薄弱,哭闹频繁,鼻塞容易移位,长时间摩擦、压迫鼻腔容易造成鼻中隔皮肤损伤,被迫终止N-CPAP 而影响患儿的治疗与康复。本研究在综合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猪鼻式防压贴”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2016 年5 月3 日—2019 年5 月23日收治并采取N-CPAP 治疗的患儿394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均为阴道产或剖宫产的早产新生儿;符合CPAP 适应证,均行无创CPAP 通气治疗;面额部皮肤完整,无破损情况。排除条件:经检查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合并严重低氧血症;存在严重肺部感染。

我院自2017 年12 月开始采用“猪鼻式防压贴”进行无创CPAP 通气,依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将2016 年5 月—2017 年12 月的153 例为对照组,将2018 年1 月—2019 年5 月的241 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98 例,女55 例;胎龄29~37 周;体质量1.45~3.20 kg,平均质量2.48±0.58 kg;疾病种类:新生儿肺炎63 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9 例,肺透明膜病28 例,新生儿呼吸衰竭23 例。观察组男134 例,女107 例;胎龄29~37 周,体质量1.42~3.18 kg,平均质量2.39±0.72 kg;疾病种类:新生儿肺炎95 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6 例,肺透明膜病42 例,新生儿呼吸衰竭38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①基础护理,新生儿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尚不完善,体温稳定性差,保证患儿保暖及液体摄入,患儿置于温箱中保暖,对于无法经口肠内喂养新生儿给予静脉营养支持;② 健康教育,新生儿出生后入室接受治疗,其家属分离性焦虑,护理人员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知患儿相关病情、护理计划、以往护理成功的先例,取得家长的充分信任与支持,最大程度地配合治疗;③ 新生儿从母体子宫密闭紧凑的环境分娩后,安全感及舒适度下降,对于机械通气的患儿无法获取父母的怀抱,采用“鸟巢”护理及光照护理,模仿母体子宫环境;④口腔护理,呼吸机通气每6h 进行一次口腔护理,棉签沾生理盐水对牙龈、两侧颊膜、咽部、舌等部位进行清理,同时吸引器吸干口腔内分泌的黏液,保持口腔湿润;⑤气道护理,根据患儿情况按需吸痰,对痰液粘稠者遵医嘱使用氧气雾化;⑥ 呼吸机管理,检查呼吸机管路连接处密闭性,注意是否存在污染或堵塞,定时清理冷凝水、更换管路、消毒及更换湿化瓶,气体湿度为70%,近端气管温度为37℃;⑦ 并发症护理,患儿在进行N-CPAP 时会出现气道损伤、鼻中隔皮肤压痕等并发症,患儿取仰卧头高脚低位,小毛巾卷垫高颈肩部即鼻吸气位,保持气道开放,N-CPAP 前使用温开水清洗患儿鼻唇沟、上唇、鼻孔等部位的皮肤及黏膜,每隔2h 放松鼻塞,并对鼻塞压迫处皮肤进行局部按摩,间期采用鼻罩给氧。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猪鼻式防压贴”,制作方法:首先用测量患儿鼻孔直径及间距,材料选用双层叠加水胶体敷料,根据鼻子体积裁剪成鼻型,外形类猪鼻,根据鼻孔测量直径应用打孔器调节孔径精准打孔,对鼻孔周围皮肤粘膜进行有效保护,鼻塞进入鼻腔部分局部外涂石蜡油,猪鼻子贴每天更换1 次,污染后随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N-CPAP 不同时间段血气指标。①并发症包括肺气压伤、低血压;② 住院时间以住院总天数计算,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呼吸机开始时间至脱机时间;③血气指标包括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中位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2 两组不同时间血气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24 h,观察组PaO2和SpO2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表2 两组不同时间血气指标的比较

2.3 两组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表3 两组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d)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机械通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肺部疾病,可缓解新生儿缺氧状态,提高生存率[4]。新生儿需机械通气的常见疾病包括肺透明膜病、重度肺炎、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尤其是早产新生儿更为常见[5],早产儿肺容量和功能残气量小,呼气末肺泡容易出现塌陷,患儿出现缺氧、发绀、气促、呼吸暂定、窒息等临床症状,对生命造成极大的危险,目前临床用于上述疾病的通气方法以N-CPAP最为安全有效[6],通过正压持续向呼吸道内输送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使塌陷的肺泡重新充气扩张,增加气体交换面积,纠正高碳酸血症,减少液体渗出,恢复患儿血气指标,满足患儿机体对氧的需求,可迅速缓解患儿呼吸相关临床症状。但新生儿自主意识差,皮肤黏膜较薄嫩,肺组织发育不完善,在N-CPAP 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如皮肤压痕、肺气压伤,可直接影响患儿肺部疾病的治疗[7]。

减少皮肤压痕自N-CPAP 开始使用时就被临床广为关注,但其发生率仍高居不下,各文献报道约为20%~60%[8-9]。皮肤压痕诱发因素包括低体重儿、早产儿、机械通气面罩或鼻塞大小不当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对皮肤的护理措施不充分。参考以往的文献报道及工作经验[10-11],对N-CPAP 患儿采取基于“猪鼻式防压贴”的综合护理模式,密切观察病情可有助于调整呼吸机参数,恒定的体温是患儿康复的基础,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家属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对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

新生儿从母体子宫密闭紧凑的环境分娩后,需要成人的拥抱来增加安全感,对于机械通气的患儿无法获取父母的怀抱,采用“鸟巢”及光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安全感及舒适度,减少哭闹和非正常拔管的发生。口腔护理可减少病菌的移位、定植,按需吸痰和呼吸机管道管理可减少呼吸机性肺炎的发生。在以上综合护理的基础上针对N-CPAP患儿易发生皮肤压痕采用 “猪鼻式防压贴”,选用水胶体辅料剪裁而成,在鼻尖、鼻中隔、鼻唇沟紧贴皮肤,作为减压垫将鼻塞与患儿薄嫩皮肤分隔,水胶体敷料以往主要用于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疮,其由90%的水性聚氨酯构成,既有良好的弹性,有可保持局部皮肤的湿润,其覆盖区域成为相对密闭的环境,可改善皮肤表面氧离子张力,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降低鼻中隔压痕的发生。“猪鼻式防压贴”制作简单、快捷,使用后无需频繁移动鼻塞可减少护理人员工作负荷,有利于患儿保持平稳状态。在本项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血气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基于“猪鼻式防压贴”的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无创呼吸机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加快血气指标的恢复,减少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压痕鼻塞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牙科氧化锆陶瓷压痕尺寸效应模型评价*
牙科氧化锆陶瓷压痕尺寸效应及其真实硬度确定方法*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
无菌包凹印生产线压痕打孔连线驱动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