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背景下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2021-04-01 04:46陈泽亮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6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过程

陈泽亮

(兰州新区城建工程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对建筑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产品的建造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影响着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施工进程。为了满足客户及市场的需求,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创新与改进,推出新的技术应用模式,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推动国内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 市政土木工程中的常用施工技术

2.1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是工程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实施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应用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离不开特定的机械设备,并且需要考虑工程的实际荷载水平以及机械设备在极限状态下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实际操作情况合理创新预应力技术,提升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结构的质量,尽量避免结构中裂缝的出现,从而对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出保障。

2.2 灌注技术

灌注技术主要用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实际灌注过程中应确保灌注设备与钻孔位置保持一致,选择先进的灌注设备进行施工操作。此外,灌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灌注桩中的充填材料应振捣密实,并及时清理表面多余的混凝土,使整个灌注过程保持快速、稳定,避免发生坍塌、卡钻等问题或事故。若发生意外事故,要及时停止操作,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3 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提前充分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如果发现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不能满足需要,可以通过使用灌注桩或预应力锚杆来提高地基土层的各项性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地下管道和光缆分布情况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测和检查,深入分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施工技术问题,并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市政土工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智能化背景下市政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创新策略

3.1 实现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信息技术和施工技术的科学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缩短项目的施工工期。目前,我国对信息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综合运用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问题的改善需要企业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利用相关资源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从而保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

3.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进行市政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强化整体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水平,基于现有的施工技术构建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从而提升企业在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企业还需要从各类人才市场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训练,定期开展各类专家讲座以及训练课程,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检查,从而不断提升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1]。

3.3 树立施工技术创新理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企业工程业务不仅需要可靠的资金链,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树立施工技术的创新理念。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建设企业提高工程效益。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管理者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构建完善的奖励机制,对于参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大力推进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

4 智能化背景下BIM技术在市政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创新

4.1 BIM技术的应用可能性

在智能化背景下,BIM技术得到了高水平的信息技术的支持,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也为BIM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管理者通过这些良好的硬件设施,能够随时随地掌握施工信息。

在施工前,市政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模拟和施工过程模拟,通过全方位的虚拟模拟技术的使用,及时发现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施工工艺,从而提升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过程的模拟,管理人员可以对市政土木工程中施工资源的应用和分配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施工成本对施工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提升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尽量避免施工资源的浪费。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将具体的施工结果和模拟的施工结果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施工环节,减少返工现象。

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施工图是二维图,平面的二维图往往不能将设计者的想法准确地传达给施工技术人员,并且要求技术人员有较强的读图能力。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三维建筑结构,凭借自身的空间想象力进行科学设计。如果设计图不能准确传递信息,往往会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偏差。而通过BIM技术,设计人员可以构建项目的三维虚拟模型,更加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施工要求也可以可视化。除此之外,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还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建筑物的运行数据,精确计算建筑的生命周期,从而有计划地对建筑进行维护。

4.2 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4.2.1 在施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在市政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设计是十分重要环节,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程,需要提升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安全性。BIM技术在施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将工程转换成三维立体模型,根据施工方案模拟施工过程,标记施工要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预知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便于管理人员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方案调整和优化。

4.2.2 在组织施工中的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可以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使各施工节点之间的衔接更顺畅,保证使工进度。例如,石家庄的某地铁工程,在施工期间遇到了工程节点过于复杂的问题。该项目的工程节点主要是钢筋、集钢柱、钢斜撑和钢梁等,这样一体化的节点施工十分复杂。施工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BIM技术对这些节点进行了分类并模拟施工,指导施工人员高效地完成了这些节点部位的拼装,加快了施工进度。

4.2.3 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在控制工程成本时,传统方法主要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先根据工程设计图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录入计算机系统,再录入单价进行成本计算,这样做不仅造价较高,耗费造价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计算结果往往误差较大。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基于建筑仿真模型实时生成工程造价结果,并且计算过程与工程模型相互连接,若出现结构变化,工程量和造价结果会相应重新计算,结果准确,避免了人工计算容易出现的错算与漏算问题,有效提高了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

4.2.4 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BIM技术的使用能够将网络图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到施工环节中,通过这些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对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措施处理,从而保证整个施工项目的时间进度[2]。

5 智能化背景下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创新发展趋势

5.1 提升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

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离不开科技水平的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引导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同时,也可以为土木工程项目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很多最新的科技成果都可以应用到土木施工技术中,比如,在核算项目成本时,可以应用科学计算系统对成本费用和工程款项进行计算,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精准处理。

5.2 实现施工技术的生态化发展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土木工程行业也开始注重生态化发展,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响应生态环保政策,体现了生态环保理念。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越发严重,土工工程技术实现生态化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施工材料的使用中,要做到节约资源和合理应用,同时,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环保化管理,从各个方面推进土木工程建筑的生态化建设。

6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居住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质量水平。其中,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施工过程的关键,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对于市政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过程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子午工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工程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