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三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综述

2021-04-01 12:56曾波波
广东公路交通 2021年2期
关键词:干线路网十三五

曾波波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广州 510101)

0 引言

“十三五”期间,广东交通运输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四个交通”的发展要求,聚焦“改革攻坚、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的发展目标,主动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推动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1 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公路建设预计完成投资8 135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4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 000km、总规模连续7年(含2020年)位居全国首位,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等一批体现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超级工程相继建成通车;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部分先行示范段开工建设,南岭生态旅游公路规划正式印发,公路兼具交通运输、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的复合型功能进一步实现;“平安交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行业安全事故总数、死亡人数连续“双降”;不折不扣完成机构改革任务,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完善,为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推进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1.1 聚力基础设施建设,在增效上定向发力

一是高速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持续完善粤东西北交通大通道;着力优化高速公路网络与城市路网衔接,逐步消除城市出入口交通瓶颈;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置,提升“县县通高速”成效;大力加强高速公路与沿线重要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城市新区、重要城镇的连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年均投资超过1 000亿元,通车里程从2016年初的7 018km,到2020年底将在全国率先突破10 000km。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达5 100多km,粤东西北地区达5 550km。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20条,与陆路相邻省(自治区)均有4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

二是普通国省道建设攻坚提速。结合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建设大湾区内外快速交通网络,推动大湾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重点,高站位谋划大湾区普通公路体系;以推进滨海旅游公路和南岭生态旅游公路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通普通国省道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外联的“动脉血管”,积极拓展以连接城市新区、产业园区、城区之间为主的内通“静脉血管”。“十三五”期间,相继完成国道G236线惠东高潭公梅至汕尾交界段等新改建项目,总规模2 157km,其中国道938km、省道1 219km。基本形成普通国道覆盖县城、省道覆盖乡镇的普通干线公路网络。

1.2 聚力公路养护管理,在提质上精准施策

一是找准养护定位,路况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开展路面预防性养护为重点,积极创建养护示范路,着力推动养护高质量发展。至201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体技术状况(MQI)达95.1,平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达94.0,优良路率达99.7%;普通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MQI)达86.5,平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达82.4,优良路率达92%。二是加强质量监管,路网品质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工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委托第三方专业监测单位对建设工程路基压实度,路面厚度、强度和平整度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质量抽检。“十三五”期间,全省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路面自动化采集实现100%全覆盖。完成普通国省道检测里程2 774km,抽检各类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设施等实体指标10 473处;高速公路构建了省、市抽检和经营管养单位自检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织严织密质量监管体系,有效保证了全省干线公路路网品质。

1.3 聚力路域环境建设,在美观上多措并举

一是强力推进公路沿线景观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强力推进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打造各具特色、景观优美的生态景观林长廊,构筑“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坚持“一市两条示范路,国道、省道各一条”建设目标,加快推进示范路建设,在示范路的带动下,涌现了一批生态路、景观路、人文路。如韶关市将阅丹公路打造成风景如画的旅游公路,成为当地市民休闲旅游的打卡点。

二是强力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印发《广东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广东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推行干线公路“路长制”,结合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整治,逐步形成路域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公路及两侧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共调查涉路违法行为29 590宗,立案18 640宗,结案17 820宗,罚款4 696万元,结案率95.68%。有效遏制公路违法行为,明显改善了路域环境,极大提升沿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

1.4 聚力平安交通建设,在安全上牢守底线

一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十三五”发展规划》,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编印《广东省普通国省干线新(改)建及路面改造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图册(安全篇)》《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广东省公路桥梁水下基础隐患检查及处置指导意见》等,深化“平安公路”“平安工地”行动,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结合工程建设调研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着力做好安全生产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攻坚行动。

二是大力开展基础设施专项整治。建立公路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公路隧道提质升级、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连续长陡下坡路段、独柱墩和通航桥梁防碰撞等隐患整治。以交通运输部公路安防工程示范省建设为契机,完成安防工程整治56 643km,为部下达我省任务的116.5%;完成危桥改造1 462座,为部下达我省任务的288%,四、五类桥(隧)改造加固率达100%。公路安全通行条件明显改善。

2 面临的挑战

2.1 发展、管理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我省普通国省干线粤东西北间路网规模、路况水平差异较大,全省各地市间对公路养护管理的认识以及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尽相同,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在资金投入、养护监管、路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也不平衡。

2.2 市县政府对普通国省道养护的事权需进一步明确、强化

广东省公路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省对市级、市对县级的统筹和约束力度相对较弱,主要依靠补助政策引导地方开展养护工作。地方政府养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建轻养和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

2.3 对全省干线公路行业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省已实现了对干线公路路况的统一检测,但对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管理所涉及的养护、路政、服务、路网监测与应急、文化建设等综合监管仍有待加强。虽已出台高速公路行业监管有关办法,但全省统一的高速公路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尚有待完善。

2.4 “互联网+养护管理”有待提升

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信息化建设不论在满足养护日常管理工作需求,还是提升未来养护管理能力水平方面,都需要省级层面进一步优化相关顶层设计并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加快成熟项目的实施和升级改造。

3 “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设想

3.1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出行反映最多、对交通拥堵和安全影响最大的道路设施改造入手,提升出行的获得感。继续实施安全提升工程,重点改造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穿城镇路段、平交道口等较为复杂的路段,重点完善农村公路村道安全防护设施;加快危旧桥(隧)改造,加大重点整治三类桥梁的维修处置力度;深入开展高边坡等其他专项治理。推进瓶颈路段改造,选用合理方式推进普通国省道城镇过境段、出入口路段改造,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强化对重要路段、特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的运行监测。构建重要桥梁隧道运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完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既有可变情报板、短信平台、门户网站等信息发布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以移动APP为载体的路网公众信息服务系统。

3.2 紧抓交通强国建设,凸显粤港澳大湾区特色

紧扣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助力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谋划和打造一批国内领先、世界前列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完善干线公路通道工程建设,大力支持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重点地区先行发展,加快建设大湾区联通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以及贯通沿海经济带的干线公路大动脉,实现大湾区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加快低等级路段提档升级,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我省公路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步缩小差距,以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整体发展水平;以粤东西北地区为重点,加快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推进路网待建路段建设,进一步提高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发挥路网整体效益。拓展路网服务功能,加强连接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交通枢纽、沿海港口等重要节点的经济干线路段,推进不同层级公路间衔接路段的建设,完善各层级公路互联互通的综合服务功能。

3.3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公路养护管理

持续关注养护管理体制、养护资金投入等问题,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明确养护事权。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将普通国省道养护事权确定为市县级事权,协调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日常养护和预防养护资金的投入,确保所有养护资金全部安排给市县,由市县统筹使用,不足部分由市县财政安排,保障必要的养护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建立健全养护管理考核机制,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每年的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构建公路养护工作保障机制。同时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高速公路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度,研究强化监管手段,对路况不良且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路段研究制定降档收费或者扣费强制养护等手段,有效促使高速公路路况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探索放管结合,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放管服”工作,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营造我省良好的营商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3.4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智慧公路建设

探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干线公路规划决策、行业管理、建设及养护生产作业、运行监测、出行服务和应急指挥,加快干线公路发展数字化。推进养护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以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为约束的养护检测、实施、评价一体化标准流程和固定行为模式。推广应用智慧公路试点省份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基于机荷高速等的智慧高速公路体系创新,推进拟建高速公路项目同步规划5G基站,形成智慧建设、智慧管养、智慧服务等应用体系。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完善连接旅游景区的公路网络,提升旅游交通路网运输效率;拓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推进滨海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串联14个沿海地级市的滨海旅游观光带等。

4 结语

回望“十三五”,广东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挑战不断加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入“十四五”,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和新一轮国省道网落地后的升级改造,我省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挑战仍然巨大,需要广大公路从业人员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开拓进取,携手推进公路管理现代化,共同努力,推动广东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干线路网十三五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
中小城市交通干线模糊控制的实现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重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