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提升人文素养的途径

2021-04-01 05:01黄群英何学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提升途径

黄群英 何学宜

内容摘要:现当代文学包含深厚的人文精神,教学中要提升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径,既要明确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又要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关注人文精神,还需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教学 提升 人文素养 途径

中国现当代文学承载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丰富的人文知识。当下部分网络文学以各种噱头引起年轻人关注,价值观的偏颇不利于青年人的成长,如何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至关重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的成长无疑是教学中的责任。事实上,现当代文学教学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更应该肩负其人文精神教育,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既需要教师的自觉,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主动引导应结合起来,做到针对性强,又要把握好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教学中明确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

现当代文学作品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这些人文精神渗透在作品的人物塑造、思想表达等方面,同学们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会被里面的人物精神感动,会被作品阐释的善良和高尚的人格吸引,对做怎样的人有自己的判断。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明确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把人文精神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什么是人文精神?关于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学者姚国华认为:“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1]王义遒认为:“‘人文精神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2]文学是人学,现当代文学作品是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作品渗透了理想、价值、人格、审美等,关键是作品在时代背景中讲述了各种故事,塑造了各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复杂。怎么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要根据选择的不同教学篇目,有针对性地讲解作品中包含的人文精神的思想,一定要紧扣作品本身,可以適当联系社会现实,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就得到清晰呈现,学生会自然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和教育。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做人要有尊严、人的价值要平等、追求理想、追求正义、追求善良,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教育,落实到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不同文学作品诠释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同身受,自然接受人文知识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二.激发对人文精神的兴趣

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既要传递文学的相关知识,也要肩负其对年轻人进行人文素养提升的责任。教学中如果太过刻意去强化人文精神,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怎样把灌输转换为对人文精神的兴趣的引导,这是人文精神教育能否得到落实的关键。

要激发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兴趣,首先要把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内容讲解好,让学生对这么专业基础课感兴趣,愿意花时间去仔细品味作品,寻求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特色,禅悟作品的独特魅力,感知作品的思想给人带来的启发。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谈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不同的学生阅读同样一篇作品,获得的认识可能不太一致,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结果要进行认真梳理总结,教师利用学生学习的契机引导学生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对作品认识不够的同学自然会引起挑战的欲望,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还应该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积极互动,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人文环境。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同学的发言,老师的点评,进一步提升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在讲解人文精神时既不显得太过刻意,又在启发思考中提升了认识。

要引起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产生兴趣,一定要紧密结合作品本身,不要让学生有跳脱之感,不让学生产生老师在说教的感觉,促进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动力。

三.引导学生重视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人文精神,应把文学作品与作家联系起来讲解,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对作家本身的人文精神有深入把握,学生更易接受。作家的人文精神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作家一旦成为了学生的榜样,学生就会更加重视人文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重视人文精神,首先引导学生关注人自身,从作家作品中学习做人之道。如引导学习鲁迅对人类的爱,学习鲁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及乐于助人精神;学习闻一多的做人要有尊严,爱国爱民;学习老舍关爱普通市民,尊重他人;学习赵树理宁愿牺牲自己的文学才华,为了更多的普通的民众能读懂他的作品,他对人们的尊重值得赞扬;学习钱钟书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的可贵品质;学习萧红在苦难的日子里奋笔疾书,留下了珍贵的文学创作;学习丁玲的傲骨精神,坚持自己的创作,不放弃自己创作的原则;学习经历风雨依然坚持做人底线的众多作家,他们面对挫折不屈服,守住自己的良知,捍卫正义和真理。引导学生学习作品中的关于对人的理解和认识,从不同作品中寻求不同的人文精神。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表现了年轻人林震有理想、有追求;余华《活着》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张承志《心灵史》肯定了道德理想;汪曾祺的《受戒》肯定了人自由生存的价值;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肯定了人为理想奋斗的价值;网络小说《琅琊榜》肯定了正义、平等、做人的尊严等。现当代文学作品渗透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大力引导,使学生提高对人文知识的认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理想、未来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作家、作品中吸取人文知识,把相关的人文精神运用于个体的成长,做一个精神纯粹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有理想追求的人,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四.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提高人文精神教育,需要教师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师本身的要求就很高,教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关键。

教师在空余时间应该博览群书,广泛吸收人文知识,把这些人文知识运用到备课、上课、课后作业的评讲,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当代作家及作品,大力挖掘人文精神,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如在讲授萧红的《生死场》时,教师需要对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解,需要对老百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尤其是中国遭受侵略后人们思想发生的改变。教师积累了这些相关知识,在备课中做到有针对性,在上课时做到作品与当时社会背景联系,深入把握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萧红在作品中传递的是人生存的坚强,这给我们巨大的启示,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挫折,坚强地活下去是要经受各种磨砺,最重要的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同学们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不能践踏别人的生命和尊严。

五.结语

教师在现当代文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需要明确人文精神内涵,可以多种渠道多方面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关系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高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关系到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效果,教师的渗透式教学关系人文精神教育实施的力度。当下的年轻学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有自己的处事原则。现当代文学作品大部分是虚构类的作品,有些作品远离现实社会,如何把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生动诠释给学生,让学生乐意接受,这是对教师教学的巨大考验。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生阅读作品获得心灵共鸣,认同和接受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素養自然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国华.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大学教育[M].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一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7页.

[2]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M].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三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现当代文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9xn0076)成果之一。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在线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建设项目研究成果。2020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四川网络小说发展嬗变研究”(项目编号:WLWX—2020002)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提升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