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化早期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审思

2021-04-01 05:01王厚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早期教育幼儿发展

王厚红

内容摘要:机构化早期教育在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早教事业发展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也具有重大战略价值。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构化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和性格养成的重要影响,同时剖析了当前早教事业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策略建议。

关键词:早期教育 幼儿发展 早教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婴幼儿早期教育日益受到家长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出家门,到早教机构中接受早期教育。0-3岁是婴幼儿生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智能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神经心理发育特点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和全方位的指导教育,促进其在体格、营养、感知、运动、语言、社会交往等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儿童的体格和神经心理、社会适应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机构化早期教育在助推婴幼儿健康发展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当前早教行业仍有诸多不足,必须加强科学统筹规划,规范早教事业的发展。

一.发展高质量早期教育,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儿童在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尤其对于处境不利的儿童帮助更大。早期教育不是教给儿童具体的知识,而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学习态度、自尊感和任务意识。高质量早期教育有助于儿童的入学准备和学业成就;可促进儿童在小学学习中的领先和进步,儿童社会性、情感能力以及口语与认知水平均较高;还可提高儿童日后学习的动力。

国内学者在南昌市社会福利院进行了一项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早期综合教育可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大脑的潜在能力,并促使这种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福利机构中的婴幼儿多有某些生理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发育落后,进行早期的综合教育,既可保障他们的身体发育又促进了他们心理智能发育。此外,早期综合教育具有关键性。大脑的发育是有可塑性的,早期持续的环境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可塑性,易于形成适应功能,过了早期这个关键期,代偿功能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在他们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进行了早期综合教育的婴幼儿智力水平比对照组婴幼儿高,语言发育的年龄也比对照组提前。[1]

二.促进社会性和性格养成,突显机构化早教优势

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是一个专门术语,在西方心理学文献中,把social和development联用表示儿童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其主要内涵即指在个体终生发展过程中,个体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随着年龄而发生的变化。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人的社会化程度,社会性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逐步提高。

相较于家庭教育,机构化早期教育在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早教机构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场所,班集体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同伴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进步,为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良好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早教机构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存在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从物质环境来看,整洁、优雅、自然的环境会使儿童情绪安定、心情愉悦、亲社会行为增多。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受到教师为其创造的物质环境的深刻影响,儿童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本身所提供的一些线索和暗示参与活动。而从精神环境来看,主要包括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等。首先,良好的师幼关系对于儿童安全感、自信心的建立,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环境适应能力都有重要影响。其次,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养成合作、共享、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除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性之外,机构化早期教育在儿童性格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家长更多将注意力关注于孩子健康及智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及行为方式的影响。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决定论中就认为所有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都是由早期经验决定的。0-3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最容易受教养人态度的影响。如果教养人总是充满爱心和善意地关注、爱护幼儿,他们长大后会比较活跃,积极乐观,对人友善。反之,如果在缺少紧密和充满爱意的关系中成长,则会影响儿童的身体、智力和情感的发育,长大后会变得孤僻冷漠、消极悲观。此外,当幼儿认为教养人是爱他的,可以随时给他依靠时,孩子就能欣然面对成长的挑战,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从而培养探索精神。总的来说,机构化早期教育对儿童性格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早期教养,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人格健全、性格乐观,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社会成员。

三.完善早教机构课程,规范早教事业发展

(一)早教机构课程的不足与完善

伴随着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认可,人们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许多家庭尝试着借助社会力量来辅助实施婴幼儿早期教育,早教机构因此应运而生。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第一所早教机构设立开始至今,早教机构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截止目前,各种类型的早教机构在我国大中小城市蓬勃发展,各类早教机构获得了数量上的急剧增长,但在质量上却参差不齐。这就不得不提作为早期教育核心的早教课程,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也关系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早教机构的课程既是早期教育的核心,也是早教机构的灵魂。它关系着各早教机构的教育质量和成效,是其安身立命、寻求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各早教机构用来吸引家长和婴幼儿的资本,决定着它的生源数量及资金来源,关系着它的生死存亡。

有学者针对济南市比较受欢迎的十余家知名早教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目前早教机构课程存在课程内容重教轻养,缺乏生活性;课程理论基础虚设,缺乏指导性等问题。[2]例如,很多早教机构将蒙台梭利课程、奥尔夫音乐教育、感统训练课程等组合在一起作为自己课程的主体结构,涉及婴幼儿的动作、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交往等多个方面,以游戏的形式串联,但其中却极少涉及婴幼儿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对于婴幼儿的饮食与睡眠、生活与盥洗等方面很少涉及,也缺乏针对这些环节的家长指导。尤其是在婴幼儿的日常生活照料、营养喂哺、合理家庭教养环境的创设等方面对家长的指导不足,甚至缺失。笔者在实际走访中也发现,当前早教机构以提供婴幼儿的早教和智力开發服务为主,存在“有教无保”,保教失衡的现象,这与机构化早期教育的均衡性、综合性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早教机构必须完善产品服务的多样性,提供保育、照护、保健等综合化服务,形成完整的服务链。

(二)早教事业的经验借鉴与规范发展

2019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但当前我国尚未建立0-3岁教保机构的准入标准和服务标准等制度,督导评估及退出机制等缺失,整体缺乏有效的规范与监管。[3]这是对早教机构规范与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澳大利亚的做法或许能够给我们些许启示。为达到对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机构的有效监管,提升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和保育质量监管局成为全国性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全国儿童教育和保育机构。对于不符合质量的保育机构,质量监管局负责整治,提出反馈意见。对于已经获批的保育机构,通过定期考察,不仅给予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估结果,而且会依据评估结果采取资金增加、减少、暂停发放等措施,鼓励或督促保育机构不断地提高质量,从而为家庭和儿童提供高质量的保育服务。[4]此外,澳大利亚政府分别于2009年7月和10月颁布了《儿童早期教育和保育国家质量框架》和《归属、存在和形成:澳大利亚早期学习框架》两项政策,这两个政策文本的颁布与实施,推动着澳大利亚早期教育与保育的持续发展。

最后,在国家“全面二孩”人口新战略背景下,有效建构普及有质量的0-3岁婴幼儿教保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建立健全财政支持与成本分担机制,同时建立严格的机构准入标准和服务标准、督导评估与奖惩监管制度,从严规范教保行为,以及加强早教机构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专业教师,联系家庭教育,提高保教质量,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雷平华,高露.福利机构中婴幼儿进行早期综合教育对身心发育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43-2944.

[2]牛楠楠.我国早教机构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6):58-61.

[3]庞丽娟,王红蕾,冀东莹,袁秋红,贺红芳.有效构建我国0—3岁婴幼儿教保服务体系的政策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5-11.

[4]赵顺彩.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资助制度改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11):89-92.

基金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五届大学生科研基金重点课题《何以为师: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项目编号:ECNUFOE2019ZD118)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幼儿发展
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与分析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玩具图书馆对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