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临聘教师》

2021-04-01 05:01刘安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作品

《临聘教师》是我的一部中篇小说集,由武汉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收入其中的六个中篇小说,大多与自己的出身、生活、经历、职业有点这样那样的纠缠不清的关系,有的则仅仅是道听途说,取一点因由,铺展开去,敷衍成篇而已。学过文学理论,对于文学创作多少有点了解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在大学里教的是《文学理论》课。《文学理论》课里有一章是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动手的活儿,不能光说不练,光说不练是假把式,真刀真枪真工夫,嘴动不如行动。因此每讲这一章的时候,我总是对学生说,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无论如何都要写一点文学作品,即使不能发表,即使失败,即使写得四不像,即使写得一塌糊涂,也要写一点文学作品,实在写不出来,哭,也要哭出一点文学作品来。我进一步解释说,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目的在于通过创作实践亲自感受、体味、品尝一下文学创作整个过程中的甘苦辛辣,否则对于文学创作、对于文学理论、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甚至对于文学批评总有那么一点隔靴搔痒的感觉,任怎么搔也搔不到真正的痒处。

我在课上这样讲了,课下就有学生问:老师,你写过文学作品么?我理解这样的发问有着多重含义:进一步了解老师;你作为老师要求学生,你进行文学创作了么;你都没有进行文学创作干嘛要求我们进行文学创作……是啊,老师自己都没有进行文学创作,怎么好要求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呢?我还没有把学生这些鸭子赶上架,学生倒要把我这个鸭子赶上了架。于是我前前后后试着写了诗,写了散文,写了微型小说,甚至还写过剧本。在所写的这些所谓文学作品中见诸报纸副刊和文学刊物的有几首诗、几篇散文、几篇微型小说。其中发表在上海《小说界》创刊第二期上的微型小说《他,她……》还有点反响:浙江的一家刊物把它改编为连环画,湖北的《电视月刊》把它改编为微电视剧本,河南一个读者写信给我,要把它改成电视剧本,湖北省洪湖教育局教研室还把它选为例文,让准备高考的学生分析它的动词运用。有篇散文在《长江日报》发表后投寄给湖北作家协会庆祝香港回归征文中还获得过奖励。其他的则没有勇气拿出去发表,当然拿出去了也未必能够发表。多幕剧《放弃》至今藏在电脑里,一直不敢或不好意思示人。

《临聘教师》写我客居南方一所学校所见所闻的别一种生活。那所学校既有在编教师又有临聘教师,两种编制下的教师虽然做着一样的工作,但地位和待遇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两种编制,两种教师,不公不平,可想而知。临聘教师既郁闷又无可奈何。这篇作品就是想为临聘教师说几句话,也想为那些在临聘中谋生的各种人说几句话。与此相关,顺便交代一下本书的封面。这个封面是我在登深圳市南山区塘朗山途中的一个建筑工地拍摄的一张照片,一黑一白,寓意两种体制,那株小植物从裂缝中长出,象征着临聘教师在夹缝中的逼仄生活与艰难处境。其实,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很多人面临的差不多都是这种处境。因此,这幅照片应该具有更宽泛的寓意。

《起舞弄清影》是我受聘在某民办高校任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受所思所想。在我非常有限的阅读范围里,以民办高校为题材的作品尚不多见,斗胆说一句,甚至没有见过。这里有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我真诚地希望专业作家到民办高校走走看看,汲取创作素材。要知道民办高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待遇与公办高校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确实是两种制度两重天,而且教师、学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心中的憋闷、委屈往往无处诉说,一旦诉说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敖雪莹是民办高校的一个代表,她的感受是真切的。关心中国教育的作家应该关心民办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我这篇只是抛砖引玉。

《马蜂窝》写的是大学评聘职称的一个侧影。虽然是虚构的,但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还是免不了提心吊胆,左顾右盼,生怕有的人对号入座,生怕触碰到有的人,生怕伤害到有的人。

《司空老师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与我的教职生涯有关,实际上并不就是我自己的教职生涯的翻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看作是一辈子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普通教师教职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老师谁不想上好第一课,谁不想在最后一课中作精彩的告别“演出”,但事实往往并不能如愿。或许这就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的宿命。

《剪不断,理还乱》是典型的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东拼西凑的结果。虽然知道那么一点点因由,但虚拟的成分比现实生活的成分要多得多。

《兄妹》是这六篇当中惟一给一个写过一些微型小说的学生看过的作品。那位学生告诉我,他看过之后给他的一位女同事看过,他们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是不是这样,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确实感动过,眼泪不止一次地湿润过眼眶。这是实情。这作品里有我的影子,有我的兄弟姊妹嫂嫂的影子。具体说,我把我转换成了妹,我把大嫂转换成了兄。我的哥哥是世界上最好的哥哥,我的大嫂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嫂。没有他们的吃苦耐劳、省吃俭用,没有他们和父母一起支撑整个家庭,我不可能读完初中高中大学。《兄妹》这篇作品就是以大嫂为原型写出来的,也算是对她的在天之灵的由衷的祭奠。

附录的两篇是短篇小说,一篇较长,一篇较短,与我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它们把对生活一点点感受释放出来。

我这人做事有点像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中学时在县报上发表过小文章,进大学后在校报上发表过诗,临近大学毕业那年从农村搞“四清”回来,因为要向学校汇报参加“四清”的思想收获,在同学们的捣鼓下,我受命编过一个独幕剧,几个同学还像模像样地排练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试着写了微型小说,居然还发表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写过多篇散文,也发表过几篇。近几年又把丢了多年的诗捡起来,写了几十首,公开发表过若干首。

无论诗、散文、剧本还是小说,我都是用心、用思、用情写出来的。虽然我能力有限,水平不高,但从选材到构思、从立意到布局,我都认真推敲,仔细斟酌,连字词句、标点符号、段落,都不敢马虎。我对它们都像对我的孩子一样,虽然家底很薄,日子过得并不殷实,给孩子的投入很有限,但也要尽我所能让自己的孩子穿得干干净净,至少要合适,要得体一样。现在我之所以把它们结集起来,除了敝帚自珍之外,也是为了让我的这些孩子能够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根有底的家庭,能够和和美美地在一起,不至于成为流落街头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更不至于成为老是压在箱底、留存电脑e盘中的弃儿。因为我爱这些孩子。

刘安海,男,著名文艺理论家。湖北广水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教学与研究。承担多项教育部、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出版《文学文本言语研究》、《文学理论要略》、《小说创作技巧描述》、《文学创作:系统的心灵创造工程》、《小說“小说”》等多部专著以及中篇小说集《临聘教师》。主编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文章两百多篇,参编多部辞书。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优秀教材一等奖,以及曾宪梓优秀教师三等奖。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