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不同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1-04-02 05:01郝春梅天津市西青医院儿科与新生儿科天津30038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通气疗法

郝春梅 天津市西青医院儿科与新生儿科 (天津 300380)

内容提要: 小儿呼吸衰竭为临床常见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病情较为危重,为呼吸内科疾病终末期表现,原发疾病涉及病理类别较多,严重危害小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小儿呼吸功能衰竭与肺实质病变、呼吸道阻塞、呼吸肌障碍高度相关,患儿多表现为低氧血症,部分患儿合并高碳酸血症,病情较为危重,对临床治疗时效性要求较高。经临床病理分析显示,小儿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有效性与治疗时机开展具有高度关联性,为争取最佳治疗时机,辅助机械通气手段,以改善通换气功能障碍,稳定人体氧合水平,缓解呼吸衰竭进程,为疾病治疗提供基础帮助。近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完善,机械通气技术更新换代,可用于临床的辅助治疗手段不断增多,探究适配机械通气疗法成为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研究重点课题。文章特针对小儿呼吸衰竭不同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参照。

呼吸衰竭作为呼吸内科疾病终末期表现,以呼吸肌异常、肺实质病变、呼吸道阻塞为主要病理表现,以婴幼儿、老年人等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为高发人群,具有较高病死率。据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婴幼儿继发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50%左右,因身体功能发育尚不健全,病情较为危重,对临床治疗时效性要求较高,考虑功能损伤伴有器质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功能,于疾病治疗期间辅以呼吸机治疗,借助机械通气手段,改善通换气障碍情况,以延缓疾病进程,提高临床抢救有效性[1,2]。近年来,小儿呼吸内科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呼吸衰竭患病率伴随提升,严重危害婴幼儿生命安全。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完善,不同的机械通气手段被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考虑小儿呼吸衰竭临床治疗的特殊性,选取安全、高效的机械通气手段尤为重要。现特针对呼吸机不同通机械通气疗法于小儿呼吸衰竭应用中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1.小儿呼吸衰竭

小儿身体功能较为娇嫩,各项功能处于发育阶段,呼吸功能及身体防御机制较低,极易受环境刺激、病原体侵袭继发呼吸道炎症,为小儿肺系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因素[3]。因小儿呼吸道黏膜较为薄弱,内含丰富血管系统,呼吸道系统窄短,黏液分泌量相对较少,多表现为气道干燥,气道纤毛运动能力降低,无法有效应对外界刺激物。加之身体免疫机制发育尚不健全,极易受细菌侵袭,诱发呼吸道感染、肺水肿等情况发生,易导致呼吸道堵塞,严重危害患者呼吸功能,诱发呼吸衰竭情况,危害患儿身体健康。

呼吸衰竭是儿科常见危重疾病,一般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此疾病诱发因素较多,以通换气障碍为主,极易导致肺容量降低及顺应性降低等情况,是导致小儿呼吸衰竭死亡的主要因素。据临床病例分析显示,临床以Ⅰ型呼吸衰竭及Ⅱ型呼吸衰竭为主,Ⅰ型呼吸衰竭无二氧化碳潴留或二氧化碳水平降低情况,Ⅱ型呼吸衰竭因肺泡缺氧或通气相对不足,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于患儿通换气障碍时极易出现缺氧等情况,需及时增加肺泡通气量以改善通换气功能,为机械通气开展主要因素[4]。

2.机械通气法研究进展

机械通气是指患者正常通气和/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机械装置(主要是通气机),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它不是一种病因治疗,而是一种功能替代疗法,为针对呼吸衰竭的各种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机械通气的目的是保证患者充分的通气和氧合,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尽量减少和防止肺损伤。使用原则是宜早用,即在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尚未引起人体重要器官严重损伤前使用效果最佳。

2.1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

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开展之前,需明确患儿肺泡数量及其身体缺氧程度,通过评估患儿气压指标等参数,合理设置机械通气疗法,于机械通气开展时禁止直接采用高通气压实施治疗,其吸气末压力最大值为3.43kPa,严格控制血液pH及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若血液pH在7.1~7.2,二氧化碳分压数值为7.98~9.31kPa时,方可采用肺保护性体机械通气法,可通过控制血液pH、二氧化碳分压,有效规避肺机械通气对心肺组织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加强肺组织的保护[5]。经临床应用中发现,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法于婴幼儿呼吸衰竭应用中可有效缓解呼吸窘迫情况,延缓肺组织持续性恶化,改善患儿通换气情况,临床开展无不良反应,经患儿临床不良反应探究证实安全系数较高,广泛适用于婴幼儿呼吸疾病治疗。

2.2 非传统辅助机械通气疗法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完善,非传统辅助机械通气手段增多,临床以体外氧合生命支持、一氧化氮吸入法、全碳氟化合物液体呼吸法、表面活性剂替代法、高频通气法为主。①体外氧合生命支持:主要应对于小儿疾病预后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气体交换,于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可开展体外氧合生命支持,避免疾病复发,以控制疾病进展,提高临床重要有效性,临床开展时需结合患儿病情进行综合评估。②一氧化氮吸入法:于机械通气时吸入一氧化氮,可于短时间内起到松弛血管平滑肌,缓解肺动脉高压情况,临床治疗具有高效选择性,可通过靶向性扩张血管,同时可规避机械通气对人体循环系统的影响,广泛适用于肺损伤患者,可显著抑制肺毛细血管渗出率,促进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临床治疗前需客观评估患者颅脑血管及人体免疫机制,避免颅内出血及免疫抑制并发症,确保开展安全性[5]。③全碳氟化合物液体呼吸疗法:主要适用于血液异常分流,肺部顺应性及局部肺部炎症的改善,可通过改善肺部血流灌注,加速局部组织循环及营养,加速炎症因子的吸收,获得理想疗效,临床开展靶向性更高。④表面活性剂替代疗法:为小儿呼吸衰竭首选治疗方案,可于病灶组织应用活化剂,进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广泛适用于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治疗应用中,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病死率,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Mariani等[6]研究发现使用内生性表面活性剂治疗呼吸衰竭患儿时,能将病死率有效降低30%~40%;国外相关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SRT结合液体通气及一氧化氮吸入法,并将机械通气作为辅助治疗法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7];于临床开展期间,考虑小儿身体功能较为娇嫩,针对机械通气耐速度较低,需依据小儿体质量、临床症状及治疗需求,合理选取治疗方案[8]。⑤高频通气:主要适用于低氧性呼吸衰竭,可快速恢复肺泡膨胀及复原效果,临床有效性与高压通气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具有保护性通气优势,改善肺功能[9]。

2.3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法

无创通气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经鼻或口鼻面罩作为连接方式,通过呼吸机对患儿进行正压通气贯序治疗[10,11]。目前,在临床得到实际应用的主要有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加热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三种疗法。①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法主要针对的是能够自主呼吸的患儿。采用气道内持续正压送气,以减低上气道阻力,使患者的功能残气量增加。特别是通过机械压力,使上气道通畅。治疗时通过鼻腔为患儿提供氧气,氧气压力需要高于大气压力,以增强在呼吸过程中肺部呼吸能力,避免肺泡萎陷。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法不可持续操作,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则不具备有效的治疗效果。②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是将给压方式转变成间歇给压[12]。此疗法能有效避免肺泡萎陷,并对已经萎陷的肺泡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在患儿出现暂停呼吸时,或作为辅助呼吸支持时,可使用经鼻正压通气法[13]。此疗法主要针对在治疗初期时患儿支气管或者肺部发育不健全的情况[14]。③加热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法是现阶段医学临床治疗患儿的主要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对患儿影响小的特点[15]。此疗法能有效避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因插入鼻导管对患儿鼻腔内部和喉部功能造成伤害,将患儿的疼痛降到最轻,并防止呼吸机噪音影响患儿的听力功能,能够持续对气流进行加湿加热,改善肺部气体流通环境,有效保护患儿的整个呼吸道[16]。但高通量鼻导管通气法对于患儿的心率和氧气吸入量、氧气饱和程度的缓解作用较小,并且在治疗过程因难以监测气道压力。另外,目前更为先进的疗法为神经辅助通气法,此疗法以神经信号为控制信号进行辅助通气调节,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患儿舒适度,减轻呼吸肌负荷。但此法尚处于实验阶段,未在实际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3.小结

小儿呼吸衰竭原发疾病较多,具有较高病死率,对临床治疗时效性要求较高,于临床开展时,需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客观评估患儿身体状况,依据小儿体质量、治疗需求及临床症状,选取最佳机械通气疗法,确保临床治疗开展靶向性,若身体指标恢复正常后,需及时停止机械通气,以免导致通气依赖性或并发症情况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通气疗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