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破晓的前奏

2021-04-02 16:42朱思凌
歌海 2021年1期

[摘    要]鸦片战争战败始,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一股新兴的力量,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高呼救国,试图在君主专制政体下以改良主义办法解决民族危机。这一时期爱国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效法西方政治与文化,不断的探寻改良之策。在文学方面出现了著名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音乐界在文学运动的影响之下,出现了与文学相似性质的改良。它们在目的、途径、主导思想等各方面都有诸多共同点,发展脉络为紧密衔接的先后状态。文学与音乐的思想与建设在 20 世纪初呈现出“父”与“子”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晚清音乐;文学视野;音乐思想

一、“新民”与“群治”的启蒙乐思

20 世纪初,梁启超的“新民”“群治”观念是中国社会形态向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具有启蒙性质的呐喊。这声响彻行云的呐喊,逐渐驱散了迷雾。各界知识分子紧随他的脚步,纷纷投入文化改良的队伍中。

(一)“国民性”的初步塑造——“新民”说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①自甲午战后割地赔款,梁启超冷静且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民族之危亡,统治者的妥协无能与百姓的水深火热。泱泱大国,何以至此?内有清廷身处危机四伏而不自知, 外有日俄敌寇虎视眈眈,欲以肆意瓜分国土。

作为知识分子的梁启超,逃亡至异国也无法按捺心中的急迫,在日本、美国的几年间,他几乎不间断在日本出版的《新民丛报》上连载发表《新民说》。梁启超在《新民说》以大量的篇幅广泛的讨论了新民之策。“新民”思想源于梁启超早年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及西方文化的浸染。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比传统文化的“三世之義”“大同之义”更具有批判精神和革新精神。其文《说动》体现了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批判,他认为要想进步,必须是不断运动的过程;他亦受严复《天演论》的影响,这是西方达尔文主义对他间接性的冲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国家国民只有不断地动态式的进步,才不会被世界丛林淘汰。

在日本逃亡,再辗转至美国的经历,让梁启超的思想出现了转折。“访美之前,梁启超认为要达到西方国家的文明与富强,方法在于‘新民,即每一个国民思绪与道德的自觉更新,这样才能进行制度的革新。”②游美之间,他尽可能的汲取一切西方文化的养料,在这个过程中,他敏锐地洞悉美国之道已透露出弊端,现代化语境下的经济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的宏大叙事已开始摇摇欲坠。他将眼光深入民族、国家之文化。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对民众的侵蚀,国民素质的落后,民族意识的泯灭,必定要以文化作为改良与变革的良药。

伴随着“新民”思想的深入,梁启超多次提及“群治”概念,“‘群已经明确成为了一个西方概念的中国化术语:民族主义、国家主义”。①族群观念是区分“我者”与“他者”的方式,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对“民族主义”的解释是“各地同种族同言语同宗教窸窣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群治”即是为了唤醒民众之正气,改良国族之命运。梁启超的“群治”之道即谓“新民”。他既“不依傍古代”,也“不依傍西方人”,在中西文化的调和中,取“新民”之道。

(二)“文字成功,神州革命”

梁启超的文化改革机制从文字活动入手,以利于广泛宣传、鼓吹思想的报刊作为契机,以达到“广求同志,开倡风气”的目的。他不仅自撰《万国公报》, 也在大型报刊《时务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梁启超的“变法图存”思想造成了极大的轰动,自由的言论和变革的思想传播于民众之间,至此他与其师康有为齐名于天下。

梁启超之文获得民心的原因,除了他慷慨激昂、平易近人、畅达流利的文字以外,更重要的是他极力宣传的思想。作为新诗派的代表诗人,梁启超跟随黄遵宪为首的先进文人,高举“诗界革命”旗帜,倡导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他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文运动,对后世几代人的影响亦极其深刻。1902 年是梁启超思想上活跃的一年,他前后创办《新民丛报》《新小说》,延续“诗界革命”的精髓, 倡导“小说界革命”。其著《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可谓“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论之一,是‘小说界革命的宣言书”。②既集“诗界革命”之成,开白话文学革命之先河。

梁启超在文中开篇即表达了他的远大目标,“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针对国家现状,“新民”之策刻不容缓,首先应从小说开启改良的第一步。小说亟需改良,原因是大部分晚清小说存在着封建、愚昧等思想,导致国民“轻薄五行,沈溺声色,绻恋床第,缠绵歌泣于春花秋月,销磨其少壮活泼之气”等不可饶恕的问题。随后他亦强调小说对社会具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认为改良小说是“新民”的最佳途径。

从整体思想来看,梁启超这篇文章无不透露出他激情澎湃、迫切改善局面、振兴民族志气的愿景;而“新民”之路非朝夕所成,当时的社会面貌也非小说乱象导致的必然原因,从而他的文字中对小说的社会功用看得过于严重。即使他的看法存在部分偏颇,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改良小说确实是必要的举措。在他著《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之际,正是晚清小说最为蓬勃发展的几年。若产生了思想价值高的作品,那便伴随着产生容易毒害民众思想的恶文。“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小说之“力”,能“兴群”“新民”,反之则“毁群”“害群”。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是小说之独有,因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诗能“兴、观、群、怨”,而小说具有“薰、浸、刺、提”四种力,他认为小说是一把双刃剑,其品质优劣具有对社会风貌的决定性。最后梁启超呼吁道“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实际上,改良小说只是梁启超的“群治”“新民”途径,他的真正目的则是通过“新民”而达到“兴国”。在世纪的交汇之处,作为“他者”的西方与中国已形成了两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对于新世纪之端的中国,“新民”思想无疑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梁启超在文化改良上作出了一系列贡献,不仅同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界先后以梁启超的“新民”“群治”观念为指导,并且对后世几代的知识分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辨”乐与“变”乐

20 世纪初,文化改良逐步展开,改善教育是基础途径。新思想、新体制酝酿之际,旧有事物存在的封建、愚昧因素使其弊端显露无遗。无论优劣,它们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此时的中国音乐在批判的过程中逐渐脱胎换骨,新旧、中西观念不断擦出崭新的思想火花。

(一)“逑鞠迫言”——对封建古乐的批判

晚清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在甲午战争战败后,决心离开诂经精舍,入上海强学会,办维新派报纸《时务报》,积极投身变法。他在此期间所著《訄书》, 涉猎广泛,意图“逑鞠迫言”,畅谈政治思想,批判孔孟之学,解构封建话语信仰。

《訄书》之五十二《辨乐》就是针对中国封建制度下古乐的批判,并提出音乐对于精神教育、改善国民素质等重要作用。“章氏在该书《辨乐》一章中,联系历史,以古证今,旁征博引,论列了上自远古的乐舞传说,到汉代的乐制、乐舞等等。”①章太炎著文的目的是“民气滞著,筋骨瑟缩,舞以宣导之,作《辨乐》”。②国民精神气概阻塞不得宣泄,身体素质羸弱迟缓卷缩。封建社会制度下的音乐存在诸多消极因素,不利于“新民”之策和国民性的重塑。章太炎对古乐承袭的历史脉络、乐制等认识是较为全面的。在文中他批判了周朝的六代之乐,“今六代之乐不章,举三足以比类,颂以尽美,而动以不轨物,其妍丑不相容。故曰,舞之华者不可用于今矣。”“及其华者,或浸淫于巫道,故古乐在今则不用”。章太炎肯定音乐具有教化作用,古乐中表达功德的思想对民众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却很单薄。古乐的服务对象实际上是封建统治阶级,古乐作为一种礼教工具,目的是为了宣传帝王功绩、祭祀先祖和宫廷享乐。实际上, 古乐对百姓来说是没有太多实质上的功用。在一定程度上,古乐仅是帝王宴飨时的娱乐、祭祀先祖的礼制,与普通民众生活极不密切。古乐无法贴切地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更无法产生“新民”的教化作用。所以,“章太炎的《辨乐》,寓否定封建音乐的思想于佶屈聱牙的古文词之中。它既可看作是近代人研究古代音乐史的先河,又是在戊戌新文化中批判封建音乐的先声”。③章太炎批判古乐的论辩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字里行间隐喻着改良音乐的展望。旧有的音乐需要改良, 新的音乐即将诞生;新的音乐将会是民众的音乐,新的音乐将能振兴国族。

(二)振聾发聩的檄文——《中国音乐改良说》

延续 “诗界革命”、白话文运动的热潮,音乐界紧跟文学界的步伐,寻求改良之策。如果说章太炎的《辨乐》是以较为保守的态度辩论和批判古乐,那么匪石的《中国音乐改良说》则是一篇力求改变中国音乐的檄文,仅是在标题上已体现出匪石迫切改良中国音乐的主张。“该文虽冠以‘音乐改良之名,但称其为‘音乐革命似更恰当。”④匪石的革命精神洋溢全文,富有深刻的战斗性色彩。

匪石强烈批判儒家传统礼乐观和固有的中国音乐,并声称“世人言不其乐, 苟有言,则于古乐今乐二者,皆无所取焉。何以故?以皆负绝大之绝点故”。在这里,古乐所指传统礼乐体系中的统治阶级的音乐,今乐所指民间先有的音乐。匪石认为古乐今乐主要存在着四个缺点:其一,“其性质为寡人的而非众人的也”。宫廷音乐是“独”乐,为帝皇贵胄之独享,远离百姓的音乐自然不可代表国乐。其二,“无进取之精神而流于卑靡也”。大部分文人音乐曲高和寡,民间音乐亦存在着愚昧、昏聩的滞气。国家的音乐决定着国民的素质,若国乐皆为靡靡之音、乐风萎靡不振,国民则难以摆脱封建奴性,民族国家则无法振兴。其三,“不能利用器械之力也”。匪石认为有必要改良中国的乐器,倡导学习西方乐器的长处,建议采用五线谱记谱法,利于记录与传播音乐。其四,“由于无学理也”。匪石认为乐学理论不发达,没有完善的记谱措施,传承方式不佳皆导致音乐的失传。针对以上古乐今乐存在的问题,匪石呼吁“故吾对于音乐改良问题,而不得不出一改弦更张之辞,则曰西乐哉,西乐哉”。将西方音乐作为学习对象,以改良我国之乐,虽然部分言论偏激,亦有西方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表现,但行文字字珠玑、斐然成章。匪石的音乐改良之策与文学界的“诗界改革”、政治上的“新民”“群治”观念形成呼应;在思想上,皆主张文艺与民众生活接轨,以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新民、兴国。“匪石的《中国音乐改良说》是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音乐批评群体中左翼批评观念的代表作。它以较为极端的批评话语, 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及现实影响进行了猛烈抨击。”①

匪石的批评文字虽然以“古乐今乐”作为批判对象,对音乐的认识亦存在偏 颇之处,但是他的文字如刀刃一般强烈地刺向了封建话语体系中的音乐,伴随着 改良、新民的先进的思想,以惊涛骇浪之势将中国音乐往进步的方向推进。“自 该文始,中国音乐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一条新的音乐转型的道路。”②在改良思想上已经具有指导性纲领后,随着赴远洋留学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入改良事业, 中国音乐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萌生。

三、“以乐助风教”的主旋律

随着“新民”观念的影响,外部势力在军事、政治上压迫,旧有的学制难以支撑教育改良的需求。清政府于 1903 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学堂开设乐歌课。一批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自发效仿日本学校唱歌的模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积极向上的歌曲。他们积极的编写适用于学堂的唱歌集,出版了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教科书,创办音乐杂志,开展音乐活动。

(一)文学改良对近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文学是时代的多棱镜,文学不仅能反映着历史变动的脉络,亦能将时代发展动向反射于音乐上。晚清白话运动对近代文化发展有着较大的进步意义和积极影响。在这一时期,接连出现大量的进步报刊、白话文书籍,以广泛传播的形式将新思想渗透于人们生活之中。西方文化的涌入和“新民”“群治”观念由媒体传播的途径拓宽了民众的眼界,改良的呼声越发高涨。在颁布新学制前后,各界的知识分子汲取文学改良主义的思想,纷纷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强国、改造民德的重要性。“由于‘诗界革命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运动,所以一些提倡‘诗界革命的新学人士(如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便转而将自己的批评目光对准了学堂乐歌。”③乐歌不仅是新式学堂体制中良好的教育工具,也是极利于宣传新学、“新民”思想的途径。梁启超认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④相当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并且提出“改造音乐必须输进欧乐以为师资”⑤,学习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同时,他也强调“欲根据本国国民性为音乐注一新生命,因而发育之,容纳欧西以自容卫”⑥,重视音乐的民族传统和“国民性”的塑造。蔡锷将军以“奋翮生”为笔名提出“日本自维新以来, 一切音乐皆法泰西,而唱歌则为学校功课之一。然即非军歌军乐,亦莫不含有爱国尚武之意”。⑦匪石提倡“故吾人今日尤当以音乐教育为第一义:一,设立音乐学校。二,以音乐为普通教育之一科目。三,立公众音乐会。其四则家庭音乐教育也”。⑧李夔羲将中西方音乐作出简洁的对比,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音乐对人的情感塑造,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认为“音乐一科,现近世界教育家皆公认为一般重要之学科”。⑨亲身前赴日本留学的知识分子对明治维新后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有更直接的接触和更深刻的感受。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逐步发展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1901 年,曾志忞携妻子齐赴日留学,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因热爱音乐,次年,他进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留日期间,曾志忞积极参与并组织音乐活动,他加入了同在日本学习音乐的沈心工组建的“音乐讲习会”,在此基础上组建“亚雅音乐会”,并设“唱歌讲习会”和“军乐讲习会”;回国后在上海举办“夏季音乐讲习会”,建立“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此外,他发表了一系列探讨西方音乐体系、近代中国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在东京出版的《江苏》杂志上发表六首歌曲;出版《教育歌唱集》《乐典教科书》《音乐全书》等歌曲集和书籍。

这样一位家境优渥的知识分子,不惜违背父命,积极投身于音乐活动和音乐教育事业的行为多少令人匪夷。实际上,革命与改良的精神早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曾志忞的父亲曾铸是一名具有革新精神、民族气节并支持改良的爱国富商; 梁启超的“新民”观念与其提倡的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亦对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妻子曹汝锦亦是中国第一位赴日学习小提琴、最早一批接受国外音乐教育体制的留学生,夫妇有相同的爱好和志向,更加促进了曾志忞对近代中国音乐教育改良的发展。曾志忞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无可非议,他的思想和行动皆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近代中国“新音乐”之滥觞

曾志忞受“诗界改革”、白话文运动的影响,他在《告诗人》——《教育唱歌集》序中表现了对学堂乐歌创作的批评观。他指出了传统诗文创作的四项弊病“恋、穷、狂、怨”。他是站在音乐教育的学校课堂歌曲创作的立场,提倡“以最浅之文字,存以深意,发为文章”。他呼吁文字应该流畅通俗,从而利于教育事业,起到“新民”“开民智”的作用。梁启超对曾志忞的观点颇为赞赏,并将此文收录于《饮冰室诗话》中。曾志忞所著《乐典教科书》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比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①在自序中,他颇具战斗性的呼吁“中国之物,无物可改良也,非大破坏不可,非大破坏而先大创造亦不可”。②并且强烈呼吁“知音乐之为物,乃可言改革音乐,为中国造一新音乐”。③这是我国首次提出“新音乐”的观念,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和历史意义。“新”意为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综合曾志忞这一时期的文论进行剖析,他所倡导的“新音乐” 既区别于我国传统的“旧”音乐,所指的是首要学习西方音乐并改造中国固有音乐,以创造“新”的音乐。他在清楚认识我国音乐教育现状存在弊病的情况之下,既不趋之若鹜的完全接受西方音乐,也不全盘否定我国固有音乐。“新音乐”的提出可谓是中国近代第一次以“新”为概念作为改良音乐的策略。

曾志忞于 1905 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音乐教育论》“是我国最早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④他在本文系统地梳理他的音乐教育主张和观念,论述了我国音乐存在的弊端和落后的原因、音乐在中西观点中定义,探讨音乐的价值与功能、音乐学习方法和创作等诸多问题。

绪论开篇即提醒读者要真正认识音乐、明晰音乐的功能和价值。在他留日期间考察了日本输入西乐的维新之策,故提出“凡欲发达一种事业,必先求发达之利器,音乐亦何独不然?”他认为发展音乐的利器有四,要培养我国的音乐教师、聘请国外的音乐教师、编著音乐理论教科书以及效仿制造西方乐器。这四项利器正是当时我国音乐教育中极为匮乏之处。在谈及制造乐器的缺点时,曾志忞提出了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观点:“输入文明而不制造文明,此文明仍非我家物。”在他的“四项利器”中,聘请外国教师、效仿西方乐器都是输入文明之策,而他并无全盘接受西方音乐之意。他清醒的认识到中华民族的音乐应具有“国民性” “民族性”,借鉴和输入西方音乐虽可解决燃眉之急,但是建立中国音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必须要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曾志忞肯定音乐具有移风易俗的社会功用,倡导发展学校音乐,从教育入手“欲唤起全国之精神”。第二章论述中西方音乐的定义;第三章探讨音乐的功用,认为妥善利用音乐的作用可以实行良好的教育、作为外交的手段、鼓舞“富国强兵”士气、改善社会和家庭的关系;第四章论音乐的实践层面;第五章叙述音乐创作相关问题。《音乐教育论》的重要价值在于曾志忞立足于中西文化背景之下,以长远的眼光思考音乐的改良问题。全文涉猎广泛,观点清晰,文风犀利,无不透露着先进的改良主义思想观点。

四、结语

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求振兴国家和民族,在文学界掀起了“诗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白话文运动,音乐界深受其观念影响,赴日留学生和有志之士在中国固有音乐和西方音乐之间选择了不同的改良道路,亦引发了一系列音乐思想碰撞的批评热潮,虽然改良之道各有其异,但是众人皆以救国家于危亡、兴国民之素质为目的。建立新学制,传播新思想,引进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倡导学堂乐歌,出版音乐刊物和书籍,组织音乐活动,为近代中国音乐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 20 世纪初文学界与音乐界发展的现象可以看出,二者皆为文化战线的堡垒,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影响。近代文学以先行者的姿态,从诸多方面引领着音乐一齐走向改良的道路,并为后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作者簡介:朱思凌,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3页。

②俞霁瓅:《梁启超“新民”思想之探讨》,硕士学位论文,海南大学,2016,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