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2021-04-02 12:07张晓莉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居民

摘  要: 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创新发展普惠金融的新趋势,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数字化转型不仅会对居民的生活、就业、创业以及消费产生促进效应,还能够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激励企业创新改革。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提升市场份额,进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然而,数字技术所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完善征信体制。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数字化转型

一、引言

近年来,以区块链、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大力发展,以P2P网贷、众筹、人人贷、阿里网贷等为代表的信贷模式也迅速崛起,这对传统普惠金融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文章首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其次,从居民、中小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的三方视角分别探讨普惠金融數字化转型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二、什么是数字普惠金融

(一)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

数字普惠金融主要是指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数字普惠金融颠覆了传统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借助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它能够更加普遍的覆盖到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为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各式各样的便捷的金融服务。简而言之,数字普惠金融就是利用数字技术,一方面使更多的贫困人群、小微企业以及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都能获得金融服务,以达到“普”的目的;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发展带来的成果,以达到“惠”的目的。当然,我国推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最终目的是为所有社会群体提供公平的资金借贷或资金融通机会,以此推进社会公平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

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实践数字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特点为。一是覆盖面广。借助互联网技术,数字普惠金融能够覆盖到更偏远的地区,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到金融服务。二是门槛低。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使得资金借贷的门槛降低,除了大企业以及资金实力雄厚的群体之外,其他社会公民也有机会进行资金借贷;另一方面,进行金融投资的门槛也降低了,社会公民仅需花费较少的资金就可以参与投资。三是成本低。利用数字化的终端设备就可以办理业务,获取金融服务,大大减少了人员的增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了运营成本。四是服务质量高。相较于传统的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产生的影响

(一)对居民的影响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全面、更实惠的金融服务,能够以更低的要求去获得银行贷款进行创业,同时还能够通过支付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居民的消费,通过非农就业和私企就业规模的扩大促进居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

1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全面、更实惠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摒弃了传统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行为惯性,为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更加多元化,成本更加低廉化,服务模式也逐步从线下向线上转化,以此让全体社会居民都可以用更便捷的方式享受到更全面、更实惠、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2贷款更加便捷,进而促进居民创业。数字普惠金融相较于传统普惠金融而言,金融服务的门槛降低,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可以通过获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来缓解创业过程中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以达到“雪中送炭”的目的;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其原本的积蓄和收入可以为其提供创业的初始资金,而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帮助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地提高中国居民的创业概率,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3影响居民消费。数字化时代促使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使用无现金支付方式,比如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消费时不会因携带现金不足而放弃交易,同时无现金支付方式还会促使人们进行冲动消费,从而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次数和支付效率。此外,居民在当期资金不足而又有消费欲望时,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其提供消费信贷,比如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微信分付等来满足其当期消费。由于金融门槛降低,居民还可以将自己的闲散资金用来理财或者投资,从而获取收益,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

4促进居民就业。数字普惠金融一方面可以通过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和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从而扩大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居民就业;另一方面居民可以通过自身的资金借贷进行创业,间接促进就业。

(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最明显的代表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也对传统普惠金融造成了极大的颠覆,促使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进行创新。借助互联网的势头,中小企业实现了对自身的变革与发展。

1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融资效率等途径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第一,拓宽融资渠道。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扩大了金融服务的使用范围,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P2P网贷、众筹、供应链金融、“金融超市”等新型的融资模式在近几年应运而生,因此中小企业除了传统的融资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融资渠道来获取信贷支持,以此来提高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可能性,从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第二,降低融资成本。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金融机构的大部分业务都可以利用数字化的终端设备进行办理,大大减少了人员和营业网点的增设,使中小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式收集到有效信息,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第三,提高融资效率。数字普惠金融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收集和挖掘客户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并进行风险评估,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三方征信体系对企业的征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加快信贷审批流程,减少信贷审核时间,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2激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企业进行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为高风险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从而将部分企业拒之门外,而数字普惠金融这一新型金融模式的出现,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金融交易和经营的成本,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使得企业能够从多方渠道获取信贷支持,进而缓解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的情况,有利于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服务业、餐饮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大部分业务都逐渐从线下转向线上,而数字普惠金融也是未来数字货币得以实践的基础,因此企业不得不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技术创新,以防被时代所淘汰。

(三)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商业银行独揽客户的格局、独占资金支付的格局以及业务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市场份额,进而推动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1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普惠金融的管理模式,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掌握中小型企业的信息,进行精准的风险识别和计量,从而降低了风险成本;客户依托网银、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等渠道可以办理大量金融业务,减少了营业网点的设立,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智能化终端设备代替了大量传统金融服务的人力以及物力,通过大数据可以充分了解客户的特征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

2能够有效提升客户的市场份额。由于商业银行往往以利润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始终遵循传统金融机构的“二八定律”,放弃了资金能力相对不足、风险意识相对薄弱的“长尾”客户,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社会全体成员都能随时随地的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从而扩大了金融市场的客户群体范围,提升了客户的市场份额,使得长尾市场这块利润蛋糕越做越大,而这也让传统商业银行认识到只有赢得客户才能在竞争中占领优势。

3能够改变商业银行的单一业务模式。在传统金融业务模式中,低收入群体想要获得信贷,只能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通过一系列审批流程之后才能够获得贷款,业务模式相对单一。而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多样化的信贷产品相继出现,例如工商银行的“线上供应链融资”体系、建设银行的“裕农快贷”涉农产品体系以及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借贷平台,包括P2P网贷、众筹、人人贷、阿里网贷等等,为小微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信贷平台,促使商业银行业务模式改革创新。

4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对传统普惠金融产生颠覆性的影响,降低了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减少了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确保了金融服务的实惠性、高效性以及便捷性等,让所有消费者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金融服务,从而扩大商业银行客户的市场份额,对其经济利益的获取和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中小企业以及商业银行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带来转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将是我国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方向,然而在数字化发展为金融机构和用户提供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时,数字技术所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

(一)加强政府政策性引导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扶持力度、宣传力度以及监管力度,应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配套政策的相互协调,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完善支付清算、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良好发展。

(二)完善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防控体制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其安全性与规范性的缺乏可能会给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要建立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审慎监管和市场准入体系;建立完善信息披露体系,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而加强数字技术的风险防范。

(三)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完善征信体制

健全個人征信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对于我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极其重要。一方面,要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更加高效的筛选出信用高、风险小的客户进行合作,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和违约风险;另一方面,要完善用户信用评级体制。

参考文献:

\[1\][ZK(#]滕磊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与路径\[J\]调研世界,2020(09):27-35

\[2\]张林,温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居民创业\[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04):85-95+107

\[3\]方观富,许嘉怡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就业吗——来自中国家庭跟踪调查的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35(02):75-86

\[4\]陈铃敏,高嘉华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44-46

\[5\]刘刚商业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探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9(08):7-12[ZK)]

(张晓莉,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居民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石器时代的居民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