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探索沿海地区节水之路实践

2021-04-03 01:07陈红卫武耀汶
中国水利 2021年9期
关键词:节水型盐城市水价

陈红卫,武耀汶,徐 明,曹 杰

(江苏省盐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224002,盐城)

江苏省盐城市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全市节水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真正让国家节水行动在盐城落地见效。

一、坚持政府主导节水

盐城市地处淮河入海尾闾,本地水资源量不足,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季节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并存,主要依靠调引长江水解决供需矛盾。市委和市政府紧抓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机遇和政策优势,高度重视节水工作,2013 年8 月,成立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市长为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发改、工信、水利、财政、农业农村、教育、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城管、交通运输、卫健、生态环境、统计、物价、市场监管、气象、公安、水文等部门主任(局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于市水利局,市水利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2018 年10 月,调整组成人员,增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市审计局、文广旅游局、机关事务局局长;2019 年9月,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城市节水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20 年1月,市政府印发《盐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修订节水相关制度,健全联动协调机制,协调解决节水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将单位GDP 用水量纳入市委和市政府各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下达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包含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考核通报制度,确保节水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高效成事。

二、培植高校合同节水

自2014 年8 月开始,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探索合同节水管理模式,通过招标投标方式,南京方通科技有限公司中标改造学生浴室。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相继与来自江苏、北京、河南等地的企业合作,在智能洗浴、直供饮水、自助洗衣、绿化灌溉等项目上推进合同节水管理,确定带技术、投资金、配人员、保安全、提质量的第三方节水服务机构与校方签订合同,实施节水技改,分享节水效益,改变高校节水管理难、服务差、亏损多的现象。这一做法既减轻了高校投资压力,弥补了高校节水技术短板和节水管理人员不足矛盾;又满足了校区师生用水需求,实现节水多赢,节省管理成本;更降低了高校污水产生量与排放量,切实提高了盐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改善了沿海地区水环境。其成功做法入编《合同节水政策法规和江苏案例汇编》,先后在全国合同节水管理现场交流会、全国高校节水标准宣贯暨研讨会、全国节水办高校节水调研无锡座谈会上交流推介,作为全国节水培训典型案例,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宣传报道。

三、推进农业灌溉节水

盐城是江苏省农业大市、水利大市。2016 年以来,盐城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践行“节水优先”方针,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全市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落脚点放在工程管护良性运行和减轻农民负担上,建机制、重用水、强管护。通过“管水、分水、量水、水价、水补”等措施,顺利实现管水机制建立到位、科学分配水权到位、多元化计量到位、水费核定收缴到位、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到位的“五个到位”目标,累计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920万亩(1 亩=1/15 hm2,下同),占应改革面积的100%,安装计量设施1.3 万台(套),覆盖面积676 万亩,9 个县(市、区)的县级验收工作全部完成,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高质量通过省级验收,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在盐城召开,阜宁县多次在水利部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上交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特色做法。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128 个,管理灌溉面积实现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全覆盖;阜宁古黄河用水户协会、射阳五岸灌区十一支渠用水户协会、东台市东里圩农民用水户协会、响水县六套中心社区三新河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4 个协会被评为国家级用水合作示范组织;10.04 万座灌溉泵站全部颁发了产权证书,全市每年投入管护资金超2 亿元,农业节水率达到10%左右。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本建立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四个机制”,实现应改面积、计量设施、产权明晰、管护组织等“四个全覆盖”,为全国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树立了标杆。

四、试点工业园区节水

盐城市坚持省、市、县(市、区)级节水型载体多级同创,节水型机关、企业、单位、学(高)校、社区、灌区、服务区等多元组成,不断总结创建经验,拓宽创建思路,丰富创建内涵。自2015 年10 月起开展节水型工业园区创建试点,对园区节水实行全过程管理,采取节水技术改造工程与节水效率效益提升相结合、节水技术运用与创新共融,完善创建体系,在江苏率先制定节水型园区创建标准,共涉及六大类19 项创建考核指标,采用“4项基础、1 项加分、1 票否决”评价体系。“4 项基础”即节水规划、节水项目、节水管理、节水绩效。其中,节水规划包含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园区节约用水规划及进园企业节水规划等,反映以水定园、以水定需、以水定产,产业定位布局与当地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以及开展节水型园区创建的计划性、系统性、创新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节水项目包含园区节水工程、节水“三同时”、非常规水源利用、节水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反映园区及取用水单位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等工程情况;节水管理包含节水管理机构、管理能力、智能化管理水平、基础管理、节水评估、节水投入、依法取用水等,反映园区保障、资金投入等水平;节水绩效包含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用水定额对标达标率、节水型载体(企业、机关、单位等)建成率等,反映园区节水水平。“1 项加分”即创新管理,反映园区节水工作亮点、特色。“1 票否决”即群众满意度低于80%则不予通过,反映园区企业职工及居民对节水工作满意度评价,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现场测评。大丰区大中镇城南工业园区试点创建取得初步成效,得到省水利厅肯定,被《中国节水》杂志采编报道和兄弟市学习借鉴。

五、创新公路服务区节水

沈海高速东台服务区隶属江苏东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位于东台市富安镇境内,2005 年11 月开通运营,占地面积约98 亩,建筑面积约7 400 m2。该服务区自2017 年4 月实行“外包+监管”的经营模式,形成多种品牌、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竞争机制,现有大小停车位331 个,员工220人,年车流量约230 多万次。近年来,水利(水务)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指导东台服务区结合“苏高速·茉莉花”营运管理品牌创建,以“重安全、抓管理、强服务、创品牌、优设施”为目标,以“达成共识全员参与勤节水、完善计量抄表建账勤比较、提档升级用水器具勤巡检、依托阵地节水知识勤宣传”的“四勤”为抓手,立制度、明责任、强宣传、抓落实,创新开展节水型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按照“分区、分类、分级”原则,以接管网自来水总表为统领,东区、西区建成由10多只水表组成的分区计量网络;投入2 000 多万元对公共卫生间进行扩建升级改造;制作停车位节水宣传牌310 块,设置节水宣传点;通过现场云、报纸、电视开展立体报道,进一步扩大节水宣传覆盖面,提高自觉节水知晓率,形成全区、全员、全年开展节水的良好氛围;合力打造“管理科学、设备先进、节水超前”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人均、车均用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全面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和辐射社会效果。

六、强化深层次宣传节水

盐城市始终坚持常态化、多渠道、立体式、高水平、深层次宣传节水,在社会营造浓厚的节水氛围。组织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市、区)县委书记谈节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公交站台、宣传栏、文化墙、公园绿化区提示牌、施工围挡、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以及节水小视频等载体形式,贴近盐城实际,贴近市民生活,贴近城乡群众,让节水走进机关、单位、学(高)校、社区、灌区、服务区、园区、乡镇。择机举办节水讲座、知识竞赛、征文、金点子征集、文艺演出等活动,既营造了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等节水宣传氛围,更融入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宣传,全社会节水意识显著增强,为盐城长距离调引长江水与节水两手抓、实现高质量发展传播了节水文化,树立了文明风尚,焕发了城市风采,提升了盐城形象。

盐城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的嘱托,坚持“三市”战略,坚定“两海两绿”,建设“四新盐城”,全力推动节水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谱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节水工作的盐城新篇章。

猜你喜欢
节水型盐城市水价
盐城市深化专项整治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节水型抽水马桶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