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演练实践及思考

2021-04-03 02:22向亚红何苗苗
中国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富水短板防洪

张 峰,向亚红,胡 伟,唐 威,何苗苗

(湖北省水利厅,430071,武汉)

湖北省近两年连续开展以水利工程防洪调度为主的演练活动,达到了发现问题、探索新路、锻炼队伍的目的。

一、调度演练实践的“五点”做法

1.统筹部署协调推进

作为全省水利系统示范性大型演练活动,湖北省水利厅成立以副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演练工作作为水旱灾害防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筹安排部署;成立由湖泊处、水库处、河道处、水旱灾害防御处等厅职能处室,河道局、抢险总队、水文水资源局、水科院、宣传中心等省级业务单位,以及相关地市和县(市、区)水利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协同推进演练工作。水旱灾害防御处负责综合组织协调,抢险总队承担具体工作。演练筹备充分,依据节点时间落实工作任务;演练层级丰富,还原会商场景实战度极高;领导部署周密,推进协调有序。各部门之间的深度协作为演练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2.紧贴实战设置背景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调度演练对象。近两年分别选择沮漳河和富水河作为调度演练的对象,两条河流均是长江中游一级支流,流经多个行政区,特别是位于鄂东南暴雨中心的富水流域比降大、汇流时间短,水库库区和下游分属不同行政区,上下游蓄泄矛盾突出。2020年演练以富水流域2016年洪水为背景,模拟了真实和超标准两次洪水过程,演练中基于现状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调度,最大程度提升防洪效果。汛期富水流域遭遇强降水,阳新站最高水位刷新历史极值,体现了演练的针对性。

3.精心谋划演练方案

演练工作专班在前期准备过程中考虑全面、准备充分,确保演练取得预期效果。2019年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演练是湖北省首次开展的调度演练,在没有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工作专班多方调研请教,结合改革后的水利部门职能,提出六大演练项目18个演练科目。演练以防洪调度为重点,突出体现水利监测预警和应急抢险技术支撑。

4.强化综合保障措施

策划专班在设计演练整体框架及预期目标之后,各有关方面和工程管理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真实案例提出问题、建议和改进意见,落实保障措施。省应急监测中心提供实时信息传输保障,省水科院提供技术保障,省工程管理部门提供调度方案并负责调度命令的执行、实施,地方水利部门提供协调保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演练实施有序。

在2019年调度演练中,省漳河局防办认真查阅调度规程,反复推敲和规范调度流程;枢纽管理处组织人员修正操作细节,规范开展泄洪闸启闭训练;水利专家指导抢险队伍做好一般险情抢护技术,反复实操练习抢护施工过程;针对提出的夜间调度和巡查存在短板等问题,专门增加了夜间项目。在2020年调度演练中,省富水局及上下游主管部门提供了大量典型场次洪水的各方面数据,省水科院根据各种工况构建模型计算不同水雨情、不同调度方案条件下的工程运用状态,厅机关有关处室着眼大局提出调度意见和问题,演练极大展现了参练各方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实战水平。

5.注重宣传扩大效果

大力宣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营造合力抗洪的良好氛围。近两年演练,一是利用水利部门视频会商系统对演练全过程进行直播,为全省水利工程调度演练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二是邀请省市各类媒体单位,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报道宣传,向社会大众展示和科普。两次演练均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了报道,社会舆论反响良好。同时,调度演练将以往的现场观摩改为视频观摩,在检验会商系统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演练示范效应。据统计,有1000余人通过会商系统在线观摩,创造了历年观摩演练人数之最。

二、对调度演练的几点思考

1.贴近实战,全面提升洪水调度演练水平

服务实战、指导实战是演练的根本目的。演练对象应逐步实现从单个水利工程到一个流域内的水利工程群,进而到临近几个流域之间的防洪调度演练进阶,力争做到模拟降雨和洪水过程真实、工程预期运行状态真实、会商推演程序真实、面临问题和处置措施真实,把握“演”与“练”的辩证关系,适时推动“无脚本”演练模式。演练要注重经验提炼,把好的经验用于指导和改进实际调度工作,对于查找出来的问题和短板要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完善预案,切实解决问题,提升工作能力。

2.强化基础,加强洪水防御科学调度研究

防洪调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预报和预测都需要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为支撑进行计算,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水利工程的联演联调工作,同时要开展重点流域的防洪调度工作研究,提高调度规程预案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时开展调度预案的桌面推演等工作。2020年的调度演练暴露出富水流域库区及下游河道洪涝淹没数据不详、受灾影响范围数据不统一、下游河(湖)堤防及蓄滞洪区现状掌握不清、外排闸站运用能力不确切等问题,另外富水流域防洪模型构建能力薄弱,流域上下游区间来水情况复杂,洪水预报方案尚不成熟,基础性研究有待加强。在演练筹备和实施的全过程中,这些问题得到了各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防洪模型构建、流域水文站点布设、重点河段和骨干工程的数化研究将陆续开展。

3.补齐短板,提高水利工程软硬件支撑能力

从近年的防汛情况看,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凸显,控制性工程、预报调度科学研究、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已成为制约地方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提升的短板。演练暴露出现存的问题和短板,如对全流域性科学调度研究不足、河道侵占严重、水库等控制性工程泄洪不能控泄;水库安全泄洪流量与河道安全过洪能力矛盾突出;蓄滞洪区建设多不达标、不完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仍难以运用;支流入江受长江水位顶托影响巨大,主动提水外排能力远远不足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短板。补齐流域防洪问题中的这些短板,才能切实降低流域洪涝灾害的频率,切实提升全流域的综合防洪能力。

4.搭建平台,畅通信息共享渠道

中小河流还未形成全面的水利信息监测网络,面临信息监测分布不均、覆盖不全、水平落后等问题。受行政区划、管理部门以及建设平台等因素的影响,数据维护、共享、处理机制还不成熟,大数据的交互运用平台建设还未建立。如2020年调度演练中暴露出富水河全线近80 km的调度仅依靠阳新站一个水文站点的数据,缺少必要密度的水文数据,会商系统比较落后等。可以预见,未来高效的洪涝灾害防御,需要综合气象、水利、应急、民政等多方数据,需要部门内部以及各部门之间大数据的综合智能化运算,因此,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搭建大数据综合运用平台十分必要。

三、结 语

水利工程防洪调度已成为应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新体制新形势下,推进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演练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增强演练的技术性和示范性,把演练工作打造成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一面镜子,以演练找问题,以演练促发展,以演练强能力,推动新时期湖北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再上新台阶。 ■

猜你喜欢
富水短板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富水砂卵石地层锚索施工工艺工法
超级高密度电法在新疆某矿区富水性评价应用研究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