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精益管理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1-04-03 14:12吕新新王文杰
中国医院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院区广西医疗

吕新新 阳 昊 张 馨 王文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41年,2021年5月获批挂牌广西医学科学院。医院承担着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管理等工作任务,医疗服务范围面向广西、辐射东盟。医院现有桃源院区、东院区、北院区3个区域,桃源院区主打综合医疗服务,东院区拓展高精尖医疗服务,北院区“平战结合”,已经形成“一院三区”格局。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以来,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聚心、学科发展”三大高质量发展战略,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办院理念,在充分发挥区域性引领与支撑作用,打造示范标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方位满足群众看病需求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1 党建引领聚合力

1.1 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切实强化党的领导,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能力,使党组织始终成为带领医院事业发展的坚强核心。开展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双培养”机制,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加快研究制定支部参与科室决策的具体制度机制,在广西率先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引入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摸索出广西首个医院党建标准化体系,并在卫生系统交流推广。通过开展“基层党建规范年”活动,建立了支部标准化建设台帐,形成了党建工作“标准-评价-反馈-改进-提升”的闭环管理。

1.2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通过实施目标管理,促进循环升级;开展问题检查,杜绝有形无效;抓好问题修正,推进动态管理三大措施,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工作各环节,持续提升医院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按照“支部建在科室上”原则,医院2020年底完成党支部调整,数量由28个增至75个,并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担任党支部书记,让业务骨干担任党支部委员或党小组长,制定制度让支部参与科室重要事项决策,促进支部党建与科室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2 文化聚心添动力

2.1 根植核心价值观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传承中发展创新,凝练了“仁爱、敬业、精诚、创新”的院训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医院为人民”的价值观,并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全面开展文化建设。从2013年开始举办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特色,累计举办57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两优一先”、岗位能手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比学赶超推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医院品牌文化建设;开展向身边榜样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2 打造文化阵地

建设医院院史馆,全面而生动地展示医院诞生、发展、腾飞的80年历史,特别是近10余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职工构筑精神家园。院史馆启用后作为员工教育基地及对外展示窗口,成为医院文化新阵地、新名片。医院打造标准化党员政治生活活动室,为医院党员开展政治生活活动提供专用场所,进一步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出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打造党建、廉政文化长廊、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并持续更新,筑牢精神高地。医院还组织国内一流的音乐创作团队为医院创作充分体现医院精神面貌、人文建设发展的新院歌《为生命坚守》,在传唱中坚定理想信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人文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便民服务、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再上台阶;设立人文和精神文明专项奖、零投诉奖和优质服务奖,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三好一满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坚持开展“为百姓办实事”活动,推出各类服务新举措,服务患者上百万人。打造绿色、舒适、健康、便捷的就医环境,加强绿化养护和院内环境清洁维护,在门诊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建设无烟医院,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便捷、舒适。

3 质量改进不松劲

3.1 高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医院始终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推行精益化管理,不断加强质量把控与改进工作,综合建立医疗安全事故防范机制、医疗不良事件反馈机制和医疗纠纷事件处理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质量体系,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率,高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医院建立完善院科个人三级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成立了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院长为第一责任人,下设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协调各职能相关的八大质量委员会,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全院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执行率达到95%以上,优质护理覆盖率达100%,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医院拥有26个省级医疗和质控中心,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医疗管理制度,狠抓执业行为规范化和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加强环节质量和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助力区域医疗质量提升。

3.2 高标准提升诊疗效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打通看病“堵点”“痛点”,让百姓看病省心省力。为了解决挂号难、候诊时间长等问题,医院不断拓宽挂号渠道,开通网络、微信、电话、电视、自助机、APP、诊间、现场等8种方式14种渠道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预约和挂号方式;实行门诊号源全预约,患者候诊时间由41.19分钟缩短至仅6.72分钟。在门诊一楼设置便民服务处和学雷锋志愿岗,设有导引人员和志愿者,提升问询指引效率和自助服务机的使用效率,更好地疏导人群。在广西率先启用医保自助缴费结算平台,率先启用电子挂号票和门诊就诊指引明细单,让患者候诊、付费、取药等更加清楚、明白,省时、省力。

3.3 高品质优化患者体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将以人为本贯穿整个医疗服务全过程,将温暖与体贴时时刻刻注入服务中,让患者感受到高品质的就医体验。医院率先在西南地区上线“移动智慧医院”,致力于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并推出微信和支付宝移动终端直接扫码缴费便捷服务。医院药房通过使用智慧医疗系统,从以前的“人等药”变成现在的“药等人”。为了及时了解患者需求,促进服务改进,医院实行行风查房制度,每季度由院领导带队进行行风查房,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医院每年开展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及国家满意度调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患者就医需求及其对医院的评价,通过问题改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医院畅通投诉渠道,为患者投诉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成立院级投诉领导小组和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分析投诉情况,及时发现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优化工作流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 学科发展强引擎

4.1 打造优势学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把脉发展方向,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不断推进学科发展。医院是国家级健康体检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全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旗舰单位,以健康体检中心为依托,开展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完善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模式与体系建设,先后开设16个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门诊,通过打造全生命周期的MDT(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由“患者追着医生跑”变为“医生围着患者转”,为人民守好健康防线。医院勇攀器官移植高峰,为广大终末期患者带来福音。医院拥有心脏移植、肺移植、肝脏移植、肾脏移植、胰腺移植等全部大器官移植执业资格。2020年完成移植手术130例。医院不断提高外科手术技术,通过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外科手术进入“机器人辅助微创腔镜时代”。医院不断提高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推进“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地中海贫血防治提升工程”。

4.2 打造专业队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强化党管人才为统揽,探索建立党管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新管理机制;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机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以优化人才结构为目标,出台配套政策,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以改革人事制度为契机,建立起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推动医院逐步由“人力资源大院”向“人才资源强院”转型。近3年引进博士25人,在院博士数达116人。医院是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等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0年,医院正式成为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院内8名专家受聘为首期博士研究生导师,招收47名本院员工成为同等学力博士班学员。出站博士后3人。

4.3 提升科研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通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创新科研管理方式、加大科研人才培养力度等方式,带动一方医疗科研水平综合提升,并推动自身向着区域性医学中心的目标前进。大力推进已落户医院的广西冠心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广西鼻咽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4个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设。完成生物样本库建设,可存储37万份样本。将为全院各个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重大项目提供生物样本资源的管理和服务。创新科研管理方式,提出“主动科研”理念,成立科研核心工作组,加强科研课题专项培训。

5 科学管理促发展

5.1 挂牌广西医学科学院

医院80年的发展为广西医学科学院的落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式挂牌后,医院将在原有职责的基础上,增加“开展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疑难危重症诊疗、专科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技术支撑和政策咨询服务”职责,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疑难危重症诊疗、专科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技术支撑和政策咨询服务。同时,借助广西医学科学院平台,更好地引才引智,填补高层次人才“洼地”,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着力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依托北院区建设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到2025年,初步建成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健康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创新型区域医学研究中心。到2035年,建成区内领跑、国内先进和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科研经费筹集渠道更加开放多元,引才用才聚才机制更加有效,国内国际合作更加紧密,科研成果与转化运用更为充分,为建设健康广西提供强有力支撑。

5.2 推行“一院三区”管理模式

医院推行“一院三区”管理模式,即“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差异化发展”,打造桃源院区、东院区、北院区3个院区。2020年,桃源院区2号住院楼投入使用,新增开放床位710张;邕武医院晋升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获批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筹建广西传染病重症医疗救治中心,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业务综合楼,平战结合病房楼竣工,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2021年,东院顺利开业,一期开放床位500张。医院顺利通过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一证多址执业校验,成为全区一证多址、多院区一体化管理的示范单位。至此,一院三区格局正式形成。

6 公益责任唱主角

6.1 赋能基层发展

为了能够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看好病,医院通过技术扶持、学科共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畅通预约和转诊绿色通道、构建医联体内智慧医疗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医院牵头成立广西首个跨区域医疗联合体,拥有24家医联体成员单位,14个自治区级或院级专科联盟,其中紧密型医联体4家,通过管理指导、技术帮扶、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双向转诊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认真落实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以“输血”带动“造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帮扶战略。先后与隆安县人民医院、凌云县人民医院、大化县人民医院等20家基层医院以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方式开展帮扶工作。2020年,结合受援医院的专业需求派驻医师150人,累计诊治患者7.19万人次,推广新技术新项目24项。组建广西巡回医疗队,完成对都安、龙州、大化、宁明、天等、大新、陆川、博白、兴业等9个县的巡回医疗工作。医院借助远程病理诊断平台,打破空间壁垒,服务11家基层单位,诊断1.6万例,患者在当地即可完成手术,为1万多个家庭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6.2 志愿服务惠民

医院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广西医疗卫生系统成立以多方合作为基础的“社工部”,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社工服务,牵头成立广西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专委会,引领广西医务社工快速发展。拥有志愿者5 000多人,累计服务时长6万多小时,为近百万人次提供服务。医院整合社会资源,为有需要的贫困患者、弱势群体连接医疗救助资源,提供专业的医疗救助服务。开展童心项目、健康快车、鼻咽癌肝癌联合早诊早治等,10万余贫困群众受益。

6.3 援外弘扬大爱

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积极承担国家援外医疗任务。医院自1976年开展援外医疗工作,长期定点援助科摩罗、尼日尔,累计派出32批医疗队。援建尼日尔国家综合医院,累计捐款捐物400多万元,派驻医生38名,培训非洲籍进修医生8名。圆满完成“一带一路”柬埔寨磅湛省消除白内障致盲行动项目。医院促进中非、中柬民心相通,为广西赢得了荣誉,也为搭建国际友谊桥梁做出积极贡献。

7 抗击新冠肺炎勇担当

7.1 与病毒面对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守广西、战武汉、进北京、赴口岸、助香港、援东盟、协助非洲远程抗疫,为疫情防控做出应有贡献。医院第一时间组建了援鄂医疗队,选派14名骨干赴武汉抗疫前线,全面接管黄陂区中医医院3个发热病区,管理床位188张,连续工作52天,管理患者397人,其中重症85人、危重症44人。用最短的时间建设启用广西“小汤山医院”,收治108人,其中确诊患者81人,取得了确诊患者100%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佳绩。选派2名专家奔赴东兴口岸,2名专家进京、1名专家赴柬埔寨指导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9名专家赴香港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建立了援助科摩罗国际合作远程会商协作机制,对口援助科摩罗4所医院。

7.2 构筑健康防线

疫情常态化管控不放松,守好医院防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加强院内培训学习,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相关全院性培训14场,开展应急演练,切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院内医务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上半年共计检测75 567人次,其中全院人员核酸检测64 541人次,重点人群11 026人次。全力支持大规模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相继启用了桃源院区、东院区、北院区接种点,3个院区接种总剂次达12万余人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授予“群众满意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院区广西医疗
院区再造
运用评分制对某院两院区红细胞出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广西尼的呀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多院区管控:院长新视野
义乌復元私立高档妇儿专科院区开业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