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院医保管理的途径分析

2021-04-04 06:59姬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政策医疗

姬莉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保管理办公室,江苏徐州 221001

在我国医疗改革事业中,医院内医保政策的实施直接关系着人民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医院进行医保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医保管理难度大、制度不完善、医院医保资金压力较大,医保管理效率低等问题。这类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着医院执行医保政策的实际效果,甚至会造成患者满意度下降的风险[1]。在此背景下,医院需要加强医保管理力度,通过医保管理工作的持续创新,从制度改革、人员考核、医保政策解读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人民群众在参保过程中的服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医保服务,借此推进医疗改革中医保管理组织建设,提升医院医保服务水平。因此,文章旨在对创新医院医保管理的途径进行分析,对推进我国医疗改革,有效执行医保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借鉴。

1 新医改背景下医保管理创新趋势

2020年第一季度的医保参与人数有32 925 万人,相较于2019年增长3.9%,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增长3.04%。并且根据我国医疗保险发展模式可知,医院对于医疗保险的管理已经从原有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中。新医改背景下,医保管理作为执行国家医保政策、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工程,医院在创新医保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医保制度编制,针对性解决当前时期医保管理中的咨询、结算、报销、宣传等问题,提高人民参与医保、报销医疗费用的便捷性[2]。再者,社会发展中,医院科室结构复杂、医保政策愈发多样,导致医保管理工作结构产生较大改变,需要通过创新医保管理的方式,有效处理医院医保工作,满足参保人员的切身需求。

2 医院创新医保管理的核心价值

新医改形式下,社会对医保工作提出更多要求,需要相关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服务中,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医保筹资新常态,平衡医保要求、社会发展的关系,避免医保管理决策在改革中与医保服务需求存在较多差异化问题。不仅如此,医院在实施医保管理工作过程中,第三方购买机制被削弱、医保工作任务、服务能力不匹配等矛盾尤为突出,要求医院在医保管理创新中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民主化、现代化[3]。因此,随着医疗改革事业的有序推进,国家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对医院医保管理工作提出更多要求,使医院在医保管理中,需要根据医保政策变化、人民医保服务需求,创新医保管理,保障医保管理工作质量。具体来说,医院创新医保管理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有利于医保管理制度的完善。医院现行的医保管理制度中,通常会采用“医保控费”的控制方法,即通过总额预付制度的实施,控制医保付费金额。但这种控费方法与医保改革实施目标逐渐脱离,医院只有借助医保管理工作内容的创新,持续改进、完善医保管理制度,确保医保政策实施目标、医保管理制度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强化医保管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功能[4]。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医保服务水平。创新医院医保管理工作,是按照患者实际需求对医院医保工作、医保咨询服务、医保休息查询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具有改变人民群众对医保政策的感受、增强其对我国医疗改革事业自信心的作用。因此,医院需要通过医保管理工作的创新,给予人民群众更为优质的医保服务,确保各类医院中医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3 当前医院医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目前医院医保管理中依然存在医保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原因在于多数医务人员未能及时了解国家医保政策的变化,导致医院医保工作无法通过政策信息提供优质医保服务[5]。比如在医院医保管理中,受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岗位需求等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学习新医保政策的时间较少,最终出现医务人员未能了解最近的医保政策的情况,医保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其次,人民生活改善后,部分群众对医保政策的关注度明显减弱,使医院内医保收入、支出不平衡,整体管理难度增加,难以满足新时期医保管理需求。再者,医院内医保管理人才、设备缺乏,无法在应用优质的设备、人才高效地完成医保管理工作,仅采用传统粗放式、人工全程参与等管理模式,使医保管理整体效率不高。最后,医保付费制度中控制定额、预付总额的实施,会导致医保结算弹性参数变少,医院在与患者分摊医疗成本时,可能会伴有超支风险,加大医疗成本。所以医院在创新医保管理工作时,应该加强医保报销制度建设,提前预防过度医疗风险,缓解医院医疗费用压力[6]。

另外,医院医保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同样体现在住院费用难以控制等方面。医院在应用预付总额等付费模式过程中,部分药品、高新医疗技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内,使医院在“弹性决算”时,通常需要分摊超额部分,而超支风险的产生,会使医院医疗费用控制风险加大。且多数患者并未了解医保政策内报销比例的相关规定,会选用最佳药品、医疗技术进行治疗,医院为给予患者优质的治疗服务,但却导致医院医疗成本过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医院在创新医保管理时,仍需在保障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基础上,制订更为恰当的医疗管理方案,全面防控过度医疗、医疗费用超支等情况[7]。

4 创新医院医保管理的途径

4.1 加强医保政策宣传与推广

医院在创新医保管理工作时,需要加强医保政策宣传与推广,并将医保政策、医保制度、医保管理规定等内容渗透在医保查房机制中,使医务人员在查房过程中,闭环管理医保工作。在此期间,医院医保办、药剂科、护理部、设备处、医务处等部门应在岗位实践中,不定期走访各个病区,实施“医保查房”工作,向患者、一线医务人员宣传医保政策,改进医保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医院内医保管理流程[8]。通过医保查房机制的运行,医院可按照国家医保政策的实施,不定期推广、宣传医保政策,督促医务人员将医保政策落实到临床治疗工作中。再者,医院可直接成立医保查房小组,利用各科室护理骨干、诊疗组长建立动态化的医保查房队伍,随后借助医保政策定时解读,引导其将医保政策落实到临床诊疗活动中,及时获取医保政策信息变化,将医保政策宣传全面渗透在日常护理、诊疗工作中。每日查房结束后,持续统计医院内药材占比,优化医保费用结构,规避不必要的医保扣款。

4.2 健全医院医保管理制度

健全医院医保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在创新医保管理工作过程中,丰富医保管理内容,优化医保服务中的基本流程,确保医保政策执行的及时性、便捷性。首先,医院需要按照医保政策实施要求,在医院各项管理规定中,补充医保服务细则,使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工作能够在制度安排下有序完成,将各项医保政策落到实处[9]。其次,医院需要针对医保管理难度大、过度医疗等关键问题,加强医保工作的制度管理,改建现有医保服务项目,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可靠的医保服务。最后,医院在推进医保管理制度建设时,可采用“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理念,协调各医保管理的组织资源,明确医院内部岗位在医保管理中的责任,规范医院医保管理中的人员行为,使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保管理制度实施医保制度。比如医院可应用奖惩制度、内部医保管理工作审核、监督医保政策执行情况等方式,防范医保管理中多收、漏收等风险[10]。

4.3 创新医院医保管理模式

医保管理模式是开展医保服务工作的关键,所以医院在创新医保管理工作时,仍需创新医院医保管理模式,确立“精细化”医保管理机制,从而在保障参保患者核心利益的基础上,确保医院内医保基金的安全,将我国医疗改革中医保专项资金的预期效益最大化。具体来说,医院在创新医保管理模式时,可通过以下方法,更为细致地完成医保管理工作。

首先,医院需要正确把握新医改基本趋势,深入解读医保政策,夯实医保管理基础,转变医疗服务人员在医保管理中的基本优势[11]。使其具有主动提供医保制度、医保政策咨询服务的意识,发挥内部人员主人翁意识。

其次,医院应通过医保管理中各项组织体系的建设,协调各科室医保管理职能,督促各科室定期记录患者医保信息、诊疗数据,并在年度、月度总结中共同分析医保服务信息,优化医保管理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医保服务,确保患者的满意度。在此期间,医院需重视科室诊疗、参保人身份核查、住院费用审核、手术诊疗费用报告单分析等工作中的医保服务管理,监控医院内各科室的参保病例。同时通过引导、制度约束的方式,让医务人员将医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精细管理医保服务工作[12]。

最后,医院实施“精细化”医保管理模式时,应根据医保总额预付制度特点,在维护医保患者核心利益、医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打造医保管理智能监管系统,加强医保政策执行中的控制与管理。一方面,医院在细化医保办监管制度后,需合理安排该科室内人员管理内容,利用精细化管理机制监控院内病例,用心传递、宣教医保信息,保障医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医院在医保管理中,仍应加强医保信息监控工作,即在医保管理中预防就诊患者“冒名顶替”,或在患者入院后,结合患者临床指征、各项检查结果,评估为参保患者可提供的医保服务。实时监控其住院费用、医院内医保基金利用率,关注重症患者、医疗费用较高的患者比例,合理控制医院费用支出[13]。再者,医保管理过程中,对于符合日间手术的参保患者,应科学调整其手术时间,监控手术费用,排比分析日间、夜间诊疗组的费用组成结构,重点监督排名居前的诊疗组,以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针对部分已经转变为医保身份的的患者,应重点监管部分限制性问题较多的医保药品、高新医疗技术。

4.4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医保管理原则

创新医院医保服务工作时,还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医保管理原则,明确医保服务工作准则,在医改背景下,持续完善医保服务机制。一方面,医院在门诊处可为医保患者设置专用收费窗口,维护其消费权益。同时将新医改中医保政策、医保报销流程等信息设置在医院墙面、窗口前方,便于患者及时掌握医保政策变化,享受医疗保险提供的专项服务[14]。另一方面,患者住院、诊治过程中,可每天定期开发医疗清单,列出医保报销项目、医保需预付额度、医保支付的总额度,使患者在清楚的医疗清单上了解可报销的医疗费用。对于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可专门成立医保管理小组,制定个性化的医保服务方案,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优化其医保报销流程,确保医保政策实施的灵活性,提升医院内医保服务水平,保障医保管理工作质量。另外,为确保医院医保管理中参保患者报销的及时性,医院可基于患者医保服务需求,规范医保报销窗口建设,为老年人、特殊疾病患者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应急服务,改善该类患者的报销体验。

4.5 建立信息化医保管理沟通平台

信息时代中,医院内医保支付系统不断更新,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被渗透在医院管理体系中[15]。因此,在创新医院医保管理工作时,还应积极建立信息化医保管理沟通平台,搭建患者、医院、医保政策为一体的沟通平台,强化医保政策的社会效能。

①医院可通过医保病例的在线审核、预扣费用记录分析等方式,提升医院、患者在医保服务中沟通效率,及时解答患者疑惑,避免在医保报销中出现不合理的预扣现象。

②医院可在信息化沟通平台运行中,使患者及时按照自身医保服务需求,与医院进行沟通,匹配适用于自己的医保政策条例。甚至可在该平台中整理医保服务数据,为医院医保管理提供更为完整、详细的资料[16]。某医院在搭建信息化医保管理沟通平台后,在2018—2019年工挽回医保扣款518.76 万元,且医保服务中心、医院、患者在协调与沟通中,医院内医保服务赢得多数患者的肯定。该医院在平台运行中,应用大数据模型,针对性分析医保服务中高耗材、医保药品的使用条件,使医院管理中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得到落实。随后该医院通过平台功能设计,在线分析省内医保数据,为患者提供“零跑腿”“掌上办”等医保服务,使患者能够在线上完成医保报销工作。进一步缩减医院医保管理中待办事项的数量,减少医保服务中承诺时间,医保服务即办率高达65.78%。

因此,医院在创新医保管理工作时,应积极建立信息化医保管理沟通平台,使推医保服务与线上沟通平台深度融合,同时平台的数据共享功能,统一结算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更为便捷的医保服务[17]。

4.6 建立数据化医保智能监控系统

医院在创新医保管理工作时,还应建立数据化医保智能监控系统,提升医保管理中的信息利用率。首先,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可从管理前引导、管理中预警、管理后追责等方面,规范医院医保管理流程,合理约束医保服务行为,发挥医院医保基金的使用价值。该系统在具体运行可用“电子监控装置”监管医保基金,协助医院通过医保基础信息、医保患者信息数据管理医保基金、医院医保费用。

其次,该系统的本质为“医保管理+大数据”的智能化平台,可精细化、动态化监管各大医疗服务机构医保服务行为、参保患者就诊情况,增强医保管理精准度,建立现代化医保管理体系[18]。某医院在医保管理中,针对性打造医保智能监控中心,设置监控大屏,聘用从事计算机、药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化医疗管理人才进行医保监控工作,整合医院医保业务处理中各科室的业务职能。最后,费用是医保管理核心内容,该系统可聚焦于医保监管、医院医保服务能力的提升,启发医院在医保费用审核中打造线上、线下的闭环审核模式,不定期审查报销药物、特殊疾病支付、抗生素用药安排中的费用,借此通过“自纠自查”的方式,优化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保管理,使我国医保政策更为全面地渗透在医疗服务体系中。

5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创新,是推进医疗改革事业的重要方式,对规范医保管理流程,提升医院内部医疗服务水平意义重大。因此,医院应按照人民群众对医保服务的基本要求,健全医保管理制度,转变医保工作理念,推进医保制度建设工作。随后通过医院医保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医保管理中的组织建设,整合医院内外部环境中的医保管理资源,从而有效执行我国医保政策,为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政策医疗
政策
政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助企政策
政策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