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对策

2021-04-04 10:22汪安祺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董 毅,汪安祺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41)

1 引言

信息化发展促进了社会发展步伐,使人们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互联网也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主要部分。但是,任何事情都具备两面性,信息化也是如此,在为我们生活带来好处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大数据作为全新科技进入到人们生活中,数据成为了资源,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无数机会。在此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也面临全新的安全威胁,如何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安全防护,为人们创造健康、安全地网络环境[1],需要人们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要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一般计算机网络安全分为软件、硬件两方面的安全。硬件安全涉及到特殊单元、设备安全等,软件安全比较复杂,大部分都是影响互联网信息稳定传播主要因素。

在网络安全状态比较稳定时,能够有效推广、传播各数据,并且保护技术隐私与信息。但是,如果网络安全出现问题,会导致数据损坏、信息暴露,从而使互联网瘫痪,对人们日常生产和学习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国家信息安全。以此可以看出来,计算机网络安全对我国具有重要作用[2]。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地问题

3.1 计算机网络信息漏洞

计算机网络系统比较复杂,在运行时会接收针对性地指令,从而进行运行、分析、查找。在此过程中,外界因素会对网络系统造成影响和干扰,任何错误连接都会出现安全漏洞,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在计算机设备不断更新、功能强化的过程中,不法分子攻击手段与入侵渠道也逐渐复杂,根据网络信息安全漏洞或者任何终端都会攻击指定网络用户信息系统,通过对企业、国家、个人等隐私信息篡改、窃取等谋求利益。

3.2 缺乏网络安全监管力度

我国网民数量在不断增加,人们网络活动方式也逐渐复杂,提高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难度。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在审查用户网络信息时,缺乏严格信息安全地设置,导致不法分子入侵,出现信息泄露等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另外,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平台没有将自身的职责发挥出来,缺乏完善的平台监管机制,从而出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3]。

3.3 计算机病毒

互联网主要特点为开放性,从而使我们和全世界的资源、信息能够共享,也使全世界人和人的距离更近,使世界各地人们都能够根据互联网实现即时沟通和交流。但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比较快,互联网最危险的就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和传播性比较强,如果计算机感染病毒,就会导致系统瘫痪,导致人们出现经济损失。互联网属于全球性平台,由于计算机病毒传播性与互联网开放性,如果爆发计算机病毒会对全世界造成影响,为全世界不同地区、国家带来经济损失[4]。

3.4 自然环境影响

数据为大数据环境中的主要资源,数据能够为人们创造巨大价值和财富,数据也是大数据运行过程中最宝贵的。自然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影响了计算机信息化工程各硬件设备,出现的故障会破坏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数据,导致人们出现损失。比如,因为台风停电、高温导致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潮湿导致硬件损坏等。

3.5 计算机用户影响

互联网在大数据环境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主要部分,除了专业人士,大部分用户的互联网安全意识并不完善,在网络生活中的网络工作习惯不健康。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操作错误、不当等都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比如用户不正当行为泄露隐私信息,以此被网络违法分子使用[5]。

4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4.1 防范计算机病毒

在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种类与数量在不断增加,使病毒防范与治理难度得到增加,导致网络环境的病毒量增加,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在网络安全治理与防范过程中,要转变原本观念,积极使用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出现病毒,使用主动方式解决病毒,改变传统被动处理病毒方式。所以,要全面分析常见病毒种类,掌握不同病毒种类治理技术,对病毒提前预防。不是在病毒出现之后制定解决方法,从而影响到用户的财产安全和隐私,甚至还会导致用户的信息出现泄露。所以,将网络防火墙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网络环境安全性得到提高,使用户具备科学病毒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用户都缺少安全用网的意识,大部分都是在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之后才下载杀毒软件。此习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所以要使网络用户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对网络安全问题防范进行重视,提高网络安全性,对网络安全用网进行保证。

4.2 设置安全权限

网络安全权限就是对信息文件进行加密,个人、企业的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都是针对性开放,为了避免他人进行阅读要设置安全访问权限,使用户误操作问题得到解决,并且避免不法分子对信息盗取。安全权限的设置和ID认证技术结合,不同用户都设置独立ID,对ID设置权限,以此对人进行管理。比如,基层员工在企业网络平台中输入个人ID信息,只能够寻找全公司开放信息,无法将财务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等及隐私内容打开;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对以上功能进行操作。以此,对企业信息安全进行保证,利用查看网络访问痕迹对信息员进行追溯查找,假如ID泄露可将ID更改[6]。

另外,因为互联网多样化,有可能会被不法人员钻空子,对个人资料窃取。此时,为了对互联网信息传播可靠性进行保证,就要对主要文件加密。网络信息加密技术为科学软件和算法,企业和个人都属于网络信息加密范围。网络加密指的是计算机算法,使能够看到信息利用加密转码构成密文,假如其他人得到被加密信息,没有解密方式也无法对信息查看。假如得到信息后要解开密码,此过程很漫长。此加密技术使用范围广泛,对信息安全传播需求要求比较高的企业,其加密算法也更加的复杂。因为计算机病毒种类不断增加,其破坏性也越来越严重,人们也研发了反病毒技术。相关人员研究此病毒更新病毒数据,对病毒入侵进行防御。

4.3 虚拟专用网络防护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能够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维护,根据虚拟专用网络隔离网络信息传输,提供给用户安全信息传输通道,或者在区域中创建独立并且具备隔离功能的局域网络,以此保证信息安全存储、传输等。在具体使用虚拟专用网络时,使事务处理综合效率得到提高,使资本支出得到降低,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学校、企业来说,有效控制信息层次能够投入的承载物,并且专用线路特征还能够控制网络建设的复杂性,不管是建设任务或者后续维护拓展工作,都能够良好地应对,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

4.4 强化软硬件管理

针对计算机系统,通过软硬件构成整体结构。此时要想对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进行保证,避免信息安全隐患,要对软硬件设备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信息破坏和丢失,对软硬件安全隐患进行预防,使软硬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在硬件管理时,要定期进行维护、检查工作,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假如出现硬件风险,要使用高质量硬件设备进行替换,对系统有效运行进行保证。另外,还要使杀毒管理力度得到强化,定期清理垃圾软件,避免硬盘中存在病毒数据,破坏到核心数据。在软件管理时,要定期进行安全防护系统更新,从而更新补丁,对软件系统高质量运行进行保证。在实际工作时,针对各软件优缺点精准理解,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软件,实现软件限制与保护功能的设置,用户要对其定期杀毒,对系统补丁进行修复,避免软件存在漏洞,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7]。

5 结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人为、病毒、自然等,无法对信息安全性进行保证。另外,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时也存在部分问题,无法对防护工作有效开展进行保证。因此,要求实际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时遵守科学化原则,积极使用先进病毒和入侵检测技术实现完善监控系统的创建,使各部门安全防护工作力度得到强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及应用实践微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模型稳定性与控制初探
集成免疫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计算机病毒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