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2021-04-04 15:30刘红杰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7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图书

刘红杰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业通过引进先进信息技术迎来了行业发展改革的全新契机。而图书管理工作不仅是图书馆行业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因此,图书管理模式也需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通过引进更多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的创新改革。

2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管理概述

2.1 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作为获取信息知识最原始的方式,图书资料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获取途径愈发多元化,网络技术的应用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但与此同时,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垃圾信息也随之产生,因此,图书依旧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准确的方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服务的要求显著提升,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难以达到读者要求的服务水准[1]。因此,图书管理者也需转变传统观念,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选择更新颖的管理方式,通过有效结合信息技术与图书管理,提高图书检索的准确性,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2.2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管理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事业带来了诸多改变,当前,图书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图书管理模式呈现多元化特色。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管理也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为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及服务需求,图书馆需与多个部门达成有效沟通及合作,帮助读者丰富信息资源获取途径,为读者提供更多便捷服务。其次,图书管理的时效性特点愈发凸显。对比传统纸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同时也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时效性[2]。依托于信息技术图书管理人员和有效整合数据及纸质图书资源,并将图书资源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便于读者在线获取图书资料信息。最后,图书管理逐渐呈现数字化特色。先进信息技术的引用促使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实现创新,传统的图书资源信息也逐渐以数字化形式展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图书管理的效率也因此提升。

2.3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管理的优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首先,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图书行业内在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作为科学技术知识及文化传播的载体,图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图书馆则是各类图书的集合体,因此其在文化传播及科技信息传递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传统图书管理模式的要求下,图书馆的责任大多表现在图书信息存储、信息资源传递等方面,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信息资源的配置得以不断优化,图书信息的传递速度也明显加快。在此基础上,图书管理的发展自然拥有了更多活力和新的动力[3]。

其次,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服务模式中,图书信息资源的传递形式多以纸质书为主,这不仅增加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还明显局限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4]。但信息化时代到来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存储形式不断丰富,除传统纸质图书资源外,电子信息资源形式也开始被读者接纳。如今,图书馆可有效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读书服务。

最后,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将不断完善。在互联网平台的帮助下,读者可通过信息化技术及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图书馆及图书馆各部门之间能实现实时沟通交流,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也将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事业将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3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3.1 图书资料更新不及时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频率不断加快,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新闻热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信息也逐渐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这些过时信息并未被有效整理,某些图书单位仍存在大量过时的图书资料[5]。这些图书资料信息落后,价值不高,不仅占据了公共空间,浪费了读者阅读时间,同时还极易让读者混淆同类信息,影响了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

3.2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素质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图书管理质量及水平,优秀的图书管理人员会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开发工作带来更多助力。但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专业人才依旧十分欠缺,因此,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遭到重重阻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知识素养也很难与信息化时代发展步调相契合。

3.3 信息化管理未普及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的确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目前,信息技术尚未在各行各业得到全面普及,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仍不具备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资金、设备、技术的缺乏导致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难以展开,因此,国内大部分图书馆依旧沿用传统管理模式。目前,传统图书管理者思维固化,因其不具备专业的信息化知识,也不愿承担信息化管理责任,所以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工作效率也愈发低下。

3.4 数据库建设待完善

数据库建设混乱也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阻碍。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在引进图书资料,开发数据库资源过程中,并未充分重视网络建设,也并未大量引用网络技术,以至于大部分图书馆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读者的阅读及使用体验也难以提升。久而久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数字信息封闭、资源浪费等现象愈发突出,图书资源的配置也缺乏合理性。

3.5 安全问题突出

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引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充分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也能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但信息化技术的引用不仅为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埋下了一定安全隐患。一旦图书馆网络安全遭到威胁,图书管理数据就极易出现被盗、流失等现象,因此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

4 信息化背景下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策略

4.1 创新图书管理理念

只有不断创新图书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图书管理模式的深化改革,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增添更多活力。首先,图书馆需要加强馆内特色文化建设工作,在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从宏观角度出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信息共享。其次,图书馆需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为助力图书馆走向长效发展道路,管理人员必须改变传统固有观念,通过积极尝试跨区域合作,与其他图书馆之间建立良好沟通合作关系,在开放共享图书资源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更多便捷优质服务。最后,图书管理人员需不断创新图书馆功能及职能,通过发散思维,不断丰富图书管理方式及方法。

4.2 加强图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背景下,图书管理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将对图书管理质量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图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也势在必行。首先,相关单位必须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从业门槛,在明确规定行业从业者基本素养及工作技能的要求下,招聘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其次,对已经适应传统管理模式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辅导培训,通过开展辅导课、举办主题知识讲座等形式,帮助工作人员尽快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提高其专业素养。另外,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让管理及工作人员意识到图书管理的服务性特征,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后,高度重视图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培养原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引进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作为图书管理领导者,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3 重视图书管理安全建设

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各种网络病毒的侵入极易导致图书信息及读者隐私的泄露,因此,图书馆必须指派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对图书网络系统进行定时检查,通过排查病毒,及时修复漏洞等形式保障网络系统信息安全。此外,图书馆还需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将图书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活动中,按照制度规定监督图书借阅过程,排查图书借阅过程中出现的图书资料损坏问题,避免图书资源遭到破坏。

4.4 加大信息化数字设备资金投入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设备、技术及资金的支持,因此,在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时,也需加大信息化数字设备的资金投入。通过引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技术设备支持。在引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图书资源按照编码对应录入数据,并对此进行合理归类,为读者检索图书资料及文献提供便利。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为图书资料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基础。而先进的数字信息设备则是实现以上服务的载体,因数字化信息设备造价相对昂贵,因此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图书馆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也需指派专业人员对此类设备进行及时检查及维护,在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5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模式也面临着巨大变革。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的需求,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必须创新图书管理理念,充分重视图书管理安全问题,加大信息化数字设备的资金投入,引用先进技术手段,丰富图书管理模式及方法。与此同时,当代图书馆工作人员也需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及服务水平,助力图书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图书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