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的需要之部编版初三古诗教学思考

2021-04-06 03:19曾知英
课外语文·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整合技巧兴趣

【摘要】针对区域内初三古诗教学存在的功利、低效现象,本文立足学生“学的需要”,从情感、能力、知识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设计活动激发兴趣、传授技巧提高能力、整合资源帮助复习的教学建议,以供探讨。

【关键词】初三古诗教学;学的需要;兴趣;技巧;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9-0082-03

【本文著录格式】曾知英.基于学的需要之部编版初三古诗教学思考——以《定风波》教学为例[J].课外语文,2021,20(09):82-84.

古诗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初中的古诗词课堂是学生们进行文学鉴赏、积淀文化内涵,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古诗板块在考查中注重背诵默写的积累,且近些年本市中考考查的古诗鉴赏篇目都出自部编教材课本內,本区很多老师喜欢“就诗论诗”,有些甚至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识记层面,忽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品味。平时教学中不乏机械地通过默写重点诗句、背诵情感主题来应付考试的现象。于是学生的学习变得越来越不得法,越来越低效。仅仅停留在对诗句的识记层面,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勿说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就连默写也是错字连连。

笔者认为,要让初三的古诗教学真正有效,课堂设计一定要以学生学的需要为起点,让需求真实落地。所谓学的需要,是指“学生实际的认知情况与期望达到的认知状况之间的差距”。传统的教师本位关注更多的是“给什么”,转向学生本位,我们会发现,其实学生“要什么”更值得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之前进行学情诊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何,对古诗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到达什么样的水平,要到达理想的学习目标还缺乏什么。笔者从情感、技能、知识几方面对本区初三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得出思考,以期从“学的需要”角度突破,提高初三古诗教学的效率。

一、基于“兴趣”的情感需要

情感需要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初三学业繁重,升学压力大,各科都在挤占着时间,要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学习兴趣,将学习任务落实到位,激发“兴趣”是首要任务。机械地给学生翻译诗句、分析情感,孩子们常常兴趣索然。被动地输入,知识也很容易被遗忘。有些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比赛诵读,注入趣味于课堂,有些老师利用声光影媒介引入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来激趣,有些老师设计创新的活动任务来调动学生。笔者认为,无论何种方式,只有真正指向古诗内涵,能让孩子们与诗文深入对话、产生体验、启发思考的趣味才是学生需要的。

以《定风波》的学习过程为例,课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给插画找错误的学习活动来激趣,任务如下:

请细读词的文本内容,通过比对,找出插画与文本的不同之处,并说出根据。

图片一呈现,学生立即精神抖擞,比起纯粹的文字解读,这个任务显得倍加有趣。学生们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热烈。最关键的是大家通过这个活动,产生了咬文嚼字的欲望,真正细致地走入了古诗文本。

生1:我发现文本中的“吟啸”与图片不一样。

师:吟啸是一种什么状态?

生1:吟啸是高声吟咏的动作。我好像看到词人在大雨突袭的竹林里,丝毫没有躲雨的意思,是一边迈步,一边大声地吟咏高歌。这种豁达的表现与图片中苦大仇深的表情完全不同。

师:说得棒。

生2:文中的“徐行”与图片不一样。

师:很好。关注到“徐行”,说说“徐”的意思。

生2:“徐”是很慢的意思,雨中漫步的感觉。图中词人驾着马在疾行,与文中“轻胜马”的意思不一致。

师:对,雨中漫步,优哉游哉。你还发现了“轻胜马”,比马更轻捷。

生3:文中的“竹杖”没有了,“芒鞋”也换成了长靴。

师:观察细致。持“竹杖”、穿“芒鞋”、着“一蓑”,行走在风雨之中,还胜过骑马扬鞭。

一个引入图片媒介的活动,将文本与画面巧妙地连接起来,燃起了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致,调动了学生的体验,启发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很好地满足了学生趣味学习的情感需要。

满足兴趣需要的活动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画思维导图、游览线路图、想象画面图来感知古诗的意境,制作人物名片、简历来带领学生知人论世,用为古诗配合适音乐的任务来激发学生对古诗情感的揣摩等,活动指向古诗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体验来理解诗文,挖掘古诗的内在之趣。

二、基于“技巧”的能力需要

古诗鉴赏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典雅的古诗情韵、丰厚的文化积淀,提升欣赏品位和审美能力。

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缺乏方法技巧指导的课堂,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充分的落实,无法满足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展的能力需要。

从应对考试的短期目标来看,读诗技巧的提炼也显得格外需要。通过调查,有相当多考前复习不到位的学生面对考查的课内古诗,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模糊的记忆、不确定的认知,“就诗论诗”的课堂没有让孩子们对古诗留下入心的印象。此时,学生若能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的赏析能力,便能应对眼前的不确定,通过思考分析,轻松地领略到古诗的情味及韵味,完胜于考场。

《定风波》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设计任务来带领学生咀嚼文本,理解诗词要表达的生活态度,同时习得赏析诗词的技巧。

在学生整体感知词意后,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意象对意境进行感知。

任务:请结合小序和上下片的内容说说词中风雨的特点。注意品味修饰语,咀嚼文本,用“我从文中‘___________看出这是一场___________的雨/风”的格式分享你的发现。

学生细读文本,自行圈画出意象,并说出意象的特点。学生能从“料峭”“微寒”“皆狼狈”“萧瑟”等词,归纳出意象“风”微寒、“雨”急骤的特点,感知到雨骤风狂的意境。

任务:请圈画出词人的行为动作词语和表情感态度的词语,细读词句,试着理解词人的情感态度。

学生在给插画找错误的活动中已经关注到“徐行”“吟啸”等动词,再引导大家关注“独不觉”“任”“莫听”“何妨”“谁怕”等表示行为动作或情感态度的词语,来深入地读词。

生1:“莫听”是让人不要去注意那风雨声,专心走路就可以了。“何妨”表示一种建议,词人很悠然的,高歌慢行,一点都不畏惧风雨。

生2:“谁怕”告诉大家“我不怕这风雨中的困难,这算不了什么”。

生3:“任”字太有型了,整个蓑衣在烟雨中又怎么样,照样从容地过我的生活,一辈子都这样。

在学生对情感有了一些认识后,此时再引入苏轼的生平介绍、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教学生深度理解关键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思。明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黄州三载后写下该词,并了解了苏轼一生的起起落落,学生不难理解词人顺境不骄、逆境不惧的这种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梳理小结整个过程,给学生提炼出读本诗的技巧有三:抓住意象感知意境,关注表行为动作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揣摩情感,再利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明晰主题。这种“技巧”的能力需要在这课堂上来获得。

三、基于“整合”的知识需要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科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的整合科学,教一门学科就是在教一种整合的认知结构”。初三古诗教学也应立足全学段,进行梳理整合,实现优化教学的目的。

对于本市初三学生而言,部编版六本教材中几十首古诗都要复习,仅仅学习新授的古诗还不能满足其知识需要。如能在新授古诗和旧学的古诗中建立相关的联结点,为学生理清思路,进行整合梳理,相信复习会事半功倍。

基于学生复习的知识需要,在新授《定风波》的同时,可以以“风雨”为意象,帮助学生整合含有相同“风雨”意象的诗句,比较异同,进行积累识记。

也可以以“仕途失意”为主题,将部编版教材所学过的古诗中所涉及的类似主题的古诗篇目进行归类,整合出学习清单,供学生复习。于是结合新课所授的讀诗技巧,将“法”迁移至复习环节,设计活动任务如下:

任务:请用学习《定风波》的读诗技巧去复习以下初中所学过的“仕途失意类”古诗词。

学生由新授课所获之“渔”,延伸到旧知复习中去,教师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给予了明确的方向,满足了学生的知识需要。

“学的需要”即学情的体现,是我们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必须观测的起点,情感、能力、知识等各方面都值得关注。设计优秀的活动任务指向诗词内涵激发兴趣,传授合适的读诗技巧提高能力,整合现有的教材资源帮助复习,希望初三的古诗课堂能够更加灵动、有效。

作品 明意境 抓关键词(动作\情感态度词等) 作品情感

意象 意境特点

《长沙过贾谊宅》 秋草、寒林、寂寂江山 萧条冷落、荒寒孤寂 惟留、独寻、空见、悲、寂寂、怜 对贾谊的凭吊、痛惜,被贬的悲愤,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疏桐、孤鸿影、寒枝、沙洲 孤寂 独往来、惊起、有恨、不肯栖、寂寞、冷 高洁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卜算子·咏梅》 断桥、风和雨、群芳、泥、尘 荒凉凄清 寂寞、独自愁、无意、一任 梅花自喻,歌咏高洁。

《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千帆、病树、万木 欣欣向荣 怀旧、过、歌一曲、长精神 阔达的胸襟,积极进取的精神

《行路难》 冰塞川、雪满山 艰难重重 停杯、拔剑、茫然、安在、

会有时、济沧海 怀才不遇的愤慨,充满乐观的豪迈。

《秋词》 晴空、鹤、碧霄 壮丽开阔 胜春朝、排、引诗情 奋发向上的精神,豁达乐观的情怀。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马 雄阔、苍凉 夕贬、欲为、肯将、何在、不前、好收 节操高尚,内心郁愤,前途未卜的感伤。

《登幽州台歌》 天地、涕 辽阔苍茫 不见、独怆然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

《使至塞上》 单车、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雄奇壮丽、凄凉苍茫 出汉塞、归、入胡天、孤、逢 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惆怅抑郁心情

参考文献

[1]赵心昉.知情合一 美趣并重——关于初三古诗教学定位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6).

[2]刘静.基于学习需要的地理问题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曾知英,女,1985年生,江西宜黄人,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整合技巧兴趣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