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不济的华夏牌

2021-04-06 03:34老忻
照相机 2021年2期
关键词:测光卡口照相机

老忻

我还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商业部从日本组织进口了一些中低端的照相机,以丰富国内的市场供应。首批进口的有柯尼卡和富士卡带机载小闪光灯的傻瓜型35mm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雅西卡Mat-124G型中画幅双镜头反光照相机,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有理光CR-5型、理光CR-10型、雅西卡FX-3型三款。在商店里,理光CR-5型相机带55mm F2.2标准镜头售价是430元人民币,理光CR-10型套机售价860元,雅西卡FX-3型相机带50mm F2标准镜头的售价为650元,而雅西卡Mat-124G型中画幅双反照相机的售价是600元人民币。

当年我在商场里关注过雅西卡的这两款进口照相机,曾动过购买的念头,两台若都买,则手里的银子不足,终未下决心。又过了几年,市场上进口的照相机品种较多了,手里的资金也比较充足了,就买了玛米亚C330型可换镜头组的双反照相机和带标准镜头的尼康FM2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而没看上眼的雅西卡FX-3型单反照相机竟然与日后的一些国产单反照相机扯上了关系呢。

1982年,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与哈尔滨电表仪器厂联合试制了凤凰牌JG303M型带TTL内测光的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采用的是纵走式机械焦平面钢片快门,但此机终未能定型生产。后来该厂在1985年引进了日本雅西卡FX-3型单反照相机的生产技术,并演绎出了一堆各种卡口的凤凰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与日本雅西卡FX-3型照相机有瓜葛的还有位于中原山区的国营云光仪器厂(保密代码:358厂)仿试制的华夏牌带TTL内测光功能的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其虽与雅西卡FX-3型照相机酷似,但不是引进的技术,是除了快门部件之仿制品,而且有全金属外壳的机型。

国营云光仪器厂,这个保密代码三五八厂的军工企业是依据毛泽东同志1964年初夏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提出的要在中国大陆腹地山区尽快建立起三线地区战略大后方的方针布局成立的。

当时朝鲜战争结束十余年,东南亚地区又爆发了武装冲突,中国大陆也面临着外来的战争威胁。为了应对这一复杂的局势,国家建委牵头召开了一、二线地区重要设施和企业战略转移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分散在山区隐蔽好。会后提出了动员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去三线!随后几百万建设三线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开赴大西南山区,一大批的企业、科研单位人员、物资和设备也向三线地区搬迁转移。

1966年3月,国家建委和第五机械工业部选择在豫西的伏牛山一带建立些军工光学企业,其中靠近镇平县的第二光学仪器厂定名叫国营云光仪器厂,保密代码是358。

在中国大陆与前苏联之间爆发的珍宝岛武装冲突平息之后,和平建设时期军工企业获得的生产任务也比较少了。军工企业开始考虑民用产品的生产来补充商品匮乏的市场供应。其中的国营云光仪器厂在国家计委和第五机械工业部的安排下,于1974年初成立了以一款日本雅西卡相机为参照、试制电子镜间快门35mm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技术组,试制成的样品相机取名叫珠江H801型。后因珠江H801型照相机的电子镜间快门故障率太高,该厂又于1980年底试制了一款纯机械的35mm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称作百灵803型;该款照相机在1981年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定名叫百灵821型。百灵821型照相机在1983年夏季又更名为华夏821型了,至此中国大陆的市场上出现了华夏牌照相机了。

国营云光仪器厂(358厂)自小批量试制珠江H801型照相机以来,主要制造的都是35mm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可参阅《照相机》2018年第6期相关文章介绍)。1985年,该厂决定要制造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其考虑仿制的机型是日本的雅西卡FX-3型有内测光的单反照相机。该厂买来雅西卡FX-3型单反照相机进行拆解并对各零部件进行测绘,可以说当年除了仿制不了日本的COPAL纵走式机械焦平面钢片快门之外,其它的零部件均能仿制成功。

1987年的秋季,位于伏牛山区的三五八厂试制装配出了带内测光的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機的样机,快门是外购的成品部件,此时外购的快门规格与雅西卡FX-3型一样,快门速度档位为B、1~1/1000s。这台样品机的上、下盖是银白色的金属电镀件,机身主体是铝合金部件,外观乍一看感觉挺像雅西卡FX-7型单反照相机,雅西卡FX-7型单反照相机的上盖是银白色喷漆塑料件壳体。而此时该厂已更名为中国兵器工业部华夏照相机总公司了。

1987年底,华夏照相机总公司(三五八厂)根据自身生产工艺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信息(山沟沟里的企业信息总是迟来的),再次对仿制雅西卡FX-3型相机的技术细节进行修改调整,主要是把外购进口日本COPAL纵走式机械焦平面钢片快门的技术指标确定在B、1~1/2000s的规格上,这样在市场上就不落伍了。初期重新试制装配的样品机仍然是金属的上下盖,有银白色镀铬的(图1)和镀黑镍的上下盖壳体,试装成的样品照相机定名为华夏851型。

1989年,该厂开始小批量的试制这种华夏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把冲压工艺较复杂的金属相机上盖壳改为用黑色塑料注塑成型部件了,但是照相机的底盖依然用了华夏851型留下的银色金属镀铬件,结果整机看上去显得不伦不类的。由于是未定型的厂内试制品,仅在上壳表面用丝网漏印出白色的DC标记就得了,后来在上盖凹填白色的DC型号标记(图2)。

国营云光仪器厂我没有去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与销售军工产品的燕兴公司一些工作人员较熟悉,也间接的了解了该厂照相机产品之情况,后来还买到台试制的华夏851型样品照相机。

从华夏851型试制照相机上我们可以看到,第二批试制的样品照相机虽然最高快门速度达到了1/2000s,但它的操作系统结构仍然是按照雅西卡FX-3型仿制的,与雅西卡FX-3 SUPER 2000型并不一样。看一下华夏851型单反照相机的背面,其TTL内测光启动按钮是与雅西卡的FX-3型完全一样设置在相机背面的上盖处(图3),而雅西卡FX-3 SUPER 2000型照相机的测光开关是设计在快门按钮上的。

华夏851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卡口与雅西卡FX-3型一样,是Y/C卡口,可换装此种卡口的摄影镜头。该款相机采用从国外进口的COPAL纵走式钢片快门部件,具有B、1~1/2000s可调节的快门速度,X闪光最高同步速度为1/125s;有机械式自拍器,可延迟8~14秒钟启动快门。

在取景五棱镜部位设有SPD硅光敏二极管作像场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胶卷感光度设定范围在ISO12~1600;照相机的底部设有为测光系统供电的电池仓,内装两枚1.5伏的钮扣电池,在由有机材料注塑成的裂像+微棱镜圆的环带透镜取景调焦屏侧边用三枚LED显示测光状态。

从外观上来看,华夏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表面做工粗糙,但该机的最大优点是把雅西卡FX-3型单反照相机容易出故障的光圈传动拨钩由塑料件改成金属件了,不易磨损了,相机还配有黑色人造革套。

华夏851型单反照相机只生产了一种50mm F1.8的标准摄影镜头,该款镜头采用5组6片的光学结构,镜片的表面镀有单层光线增透膜,光圈调节范围F1.8~F16,调焦范围0.5~∞。这枚标准摄影镜头在最大光圈时,焦点处的影像分辨率还行(图4),焦外虚化过渡效果欠佳;近摄像场不平整拍摄平面内容四角发虚(图5)。图6是用F1.8光圈拍摄的外景人像,焦外二线性散焦现象明显,焦点处影像的分辨率还不错。

华夏牌Y/C卡口的50mm F1.8单层镀膜标准摄影镜头由于没用彩色反转片试拍,不好对色彩还原性能作评论。该镜头的反差不太大(图7),在阳光下拍摄的照片色彩饱和度还算可以(图8),但是高光和暗部影像层次的再现一般。

华夏牌单反照相机的配套摄影镜头虽然仅做了一种规格,军工系统的其它企业倒是制有Y/C卡口的摄影镜头。图9就是曾用Y/C卡口的珠江牌105mm F2.5单层镀膜中焦镜头拍摄的人像合影,这枚中焦摄影镜头在大光圈时分辨率不高,缩小光圈拍摄的影像非常锐利,只是色彩还原一般般吧。

1990年,华夏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正式小规模的批量生产了,其底盖也由金属件改成了黑色塑料注塑的壳体了。初期定型样品草印上DC851或DC-851照相机的型号,后来量产中大都只标了个DC字母(图10),没有851的字样了。

华夏牌各种类型的照相机出厂时原配的都是圆形背带吊环,我嫌它不好用就给换成了三角形背带吊环了。

在华夏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刚正式投入小批量生产之时,该厂为了日后发展之需决定从山区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城市地区,经考察决定迁往河南省信阳市附近。迁址后该厂又再度生产华夏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但此时中国大陆市场上照相机的品种已经很丰富了,华夏牌单反照相机已没有什么市场竞争优势了。迁址后的企业亦更名叫作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此时企业已不再把照相机作为重心产品了。随后华夏牌照相机的故事也就曲终幕谢了,它没能像凤凰牌单反照相机那样輝煌过。按说这华夏牌单反照相机也是有些产量的,可不知是啥原因,在二手市场上极少见到这种照相机,偶有出让的价格也不低。

如今手拿着台华夏851型单反照相机也想不出该拍点啥子好,冬天又来临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肆虐一年多了,现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冬日的天空有雾霾,人们的心里还笼罩着疫情的阴霾。春节临近了,要做好疫情的防控,少外出聚集(图11),平安的度过这个寒冬……

猜你喜欢
测光卡口照相机
《照相机》杂志摄影月赛
柳堡防疫卡口党旗飘
小猫的照相机
最广的变焦镜头
L卡口“马拉松”联盟的前世今生
摄影信箱
技术橱窗 科技一点不枯燥
本月话题机内测光系统
自制照相机
数码相机的测光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