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反思问题,搭建家校深度合作德育平台

2021-04-06 14:23许贤苏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付出辛苦,更需要的是学生家长的一致协同。然而,在实际小学教学中,家校沟通合作相对处于较浅层面,家校合作内容也很少涉及学生的道德品行的培养问题。基于在小学生中开展有效道德教育的紧迫性,以及当前家校沟通德育方面存在的显著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多年小学教育工作者,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平台,助推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方面真正达成深度合作,真正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有效提升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反思问题;家校深度合作;德育平台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塑造其良好的道德认知,对其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社会大环境复杂,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以及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缺失,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各种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道德素养较差,很容易产生或者做出一些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诸如小学生校园中出现的校园暴力现象、学生自我伤害甚至轻生等现象。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如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发挥合力,强化对学生的有效指引与道德教育,给学生人生前进路上打开一盏明亮的“指路灯”。以下针对家校合作德育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交流沟通渠道进行简要论述。

一、家校合作视域下小学生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反思

1.学校与家长的地位不对等问题

针对学生的德育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这样一个观念误区“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靠学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学校老师的角度来看,不少老师认为自身的德育教育应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家长应充分配合自己的德育教育方案。给学生家长提出的要求主要围绕着学校德育如何有效开展,而真正针对家庭德育的辅导相对较少。从家长本身来说,虽然近些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有所提升,但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对自身承担的德育教育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家庭德育可有可无”,在这种错位观念的引导下,家长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与行为举止。

2.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难以实现有效衔接

通常来讲,很大一部分教师主要是从学校教育视角展开德育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知。开展的一些德育教育活动主要是局限于本校和课堂之内。例如,学校展开德育教育的方式,一是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二是围绕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其中,这些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家庭德育相结合的相对较少。再有,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存在对抗性,例如我们一再倡导节约粮食不浪费的良好生活习惯,但有不少家庭对此问题不重视,家庭生活消费铺张浪费、不节制,这无形中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一些错误认识。有的學生家长在对其指出错误时,不以为然,并提出相左的意见观念,很容易让学生在正确道德认知形成上产生困惑,无所适从。

二、家校深度合作平台有效构建的具体策略

基于以上所提家校合作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德育教育的正确认识,让学生家长与学校教师真正达成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一致性意见,真正促进相互之间的深度对话,共同应对与解决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1.实现协调沟通、合作,共同提升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德育教育认知

我们的教师要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重,要充分尊重并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不能在进行德育教育活动时仅仅要求学生家长去配合自己的工作,而应该向更高层面发展。例如,学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家长组织家长委员会,让学生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合力作用,向学校德育教育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此一来,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上进行平等的对话,能够极大地促进家校合作沟通的深度发展。

2.建立家校合作及时沟通平台,为德育教育有效展开提供保证

为了真正解决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之间的割裂问题,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师与学生家长有着长期、紧密的联通关系。而家校合作及时沟通平台,诸如通过微信或者其他一些及时沟通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学校进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反映给教师。这样一来,学生家长不仅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有着更全面的理解,学校教师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动态,还能对家长的一些德育教育手段提出建议和意见,实现双方的有效联通与互动。通过双方的及时沟通,对学生存在的不良思想动态进行预警,对已发生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纠正。积极号召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如与学生一道参加一些道德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家校合作的深入、紧密,促进学校教师和家长相互理解。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校合作实现深度合作发展

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和一些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邀请一些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家长参与进来,以使德育教育内容更好地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同时也极大地促使学生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借助学生家长资源展开德育教育活动,例如在进行良好行为举止主题的道德教育主题讲座活动时,可以邀请家长来为学生做亲身示范。比如,邀请银行从业的家长来为学生示范如何接待客户;邀请在政府机关服务的人员为学生们展示如何服务群众;邀请从事旅游行业的学生家长,为学生展示接待游客的礼貌用语。把学生家长资源与学校的教育资源相结合,实现德育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是构建家校深度合作平台的一个有效举措。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与学校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失的力量。本文从当前小学德育家校合作中的突出问题入手,提出构建有效家校合作平台的具体举措。通过构建家校合作平等沟通方式、建立及时互动沟通平台、将学生家长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进行紧密结合三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使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达成一致,促进相互之间的联通、配合,最终实现塑造小学生良好的品德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秀芹.探究小学数学教师以家校合作组织德育活动的方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48.

[2]戴建江.家校的合力  心育的桥梁——由搭建“家长班”说起[J].读写算,2020(23):147-148.

[3]杨文章.小学家校合作创新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为例[J].教育革新,2020(07):4.

[4]丁志洁.关注德育成长,密切家校合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浅谈[J].家长,2020(17):31-33.

[5]蔡勤.架设互动桥梁,铺家校共育路——探寻家校协同教育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77.

许贤苏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佛山科技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佛山市首批名校长、南海区首席校长。